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386节(2 / 2)

加入书签

京城中宫宴的准备工作,自然交给福全和常宁这两个宗室老人。

剩下的小阿哥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连刚入学没多久的小胤禵也逃不过。

小胤禵难过极了。

他只是一个刚启蒙的孩子,为什么就要承担这么重的政务了?他的小脑袋瓜子根本没办法运转这么快!

小胤禵抱住脑袋:“我会早衰,一定会早衰。”

胤祹和胤祥拍着弟弟的肩膀:“习惯就好。太子哥哥和大哥都是这么过来的。”

小胤禵含着一泡眼泪:“都是汗阿玛的错。”

胤祹和胤祥心道,谁不是呢。

还好康熙也大概认为大过年的,自己在欧洲逍遥不太好。

胤礽终于接到了康熙的圣旨——提后宫妃嫔的份位的圣旨。

康熙信中道,他在欧洲手写圣旨封胤祺为贝子,其他阿哥们年纪尚小,不好封爵,便赏赐他们各自的额娘。

已经封妃的妃嫔加三个月俸禄;有皇子存活的妃嫔们若还未到贵人,一并诏封为贵人;若生有已经出嫁的公主的妃嫔未到贵人,也诏封为贵人;安嫔虽未晋升,但待遇上升到妃嫔。

胤礽猜测,待六弟封爵时,安嫔就能终于升上妃位了。

在原本历史中,有许多妃嫔这时候应该已经晋升了。

但这一世的康熙太过忙碌,在后宫又无特别想要晋升之人,所以便一直忽视了后宫的份位——原本历史中几次低位妃嫔晋升,都是跟着佟皇贵妃、温僖贵妃、小佟贵妃等来的。

几个生母份位很低的阿哥们听到自家额娘晋升的消息,各个眉开眼笑,干活的劲头都足了不少。

特别是胤祐。因为他天生残疾,带累出身较好、当时也颇为受宠的戴佳氏几乎被打入了冷宫,虽有贵人待遇,但一直是庶妃。

现在这戴贵人,终于坐实了。

胤礽见阿哥们很开心,反正康熙也不在宫中,就放阿哥们在过年这几天休憩时陪着自己的生母。

为了让妃嫔们别因为康熙不在而寂寞,他又以太后的名义,请了戏班子和模仿外国的话剧社轮流在京中唱戏演戏。

妃嫔们每日聚在一起笑呵呵,半点没有因为康熙不在而忧愁。

康熙的策略的确非常厉害。只是后宫晋升了一批低位嫔妃,热闹就掩盖了康熙“南巡”还不带重臣的不自在。

现在朝中一些大臣又开始想要依附其他阿哥了。

投靠太子是锦上添花,甚至太子这锦上已经不需要花了。

他们倒不是真想谋逆,只是看皇上和太子的态度,对诸位皇子非常好,皇子们将来势力肯定很大。他们跟着皇子,就和在朝中找更厉害的重臣依附一样。

而且,后宫低位妃嫔逐渐晋升,年幼的阿哥们逐渐长大,或许……或许太子将来位置仍旧有变呢?

就算皇上真的很放心太子,不可能猜忌太子。但太子曾经重伤过……对吧?

活不过皇帝的太子比比皆是,小阿哥们也不一定完全没有机会。

总之,他们先投靠。最低是投靠一个有实权的宗室,最高说不定能撞上一个从龙之功。

因现在留在京城中的小阿哥们都还没有出宫建府,他们无法直接接触到小阿哥们,小阿哥们的母族就各个收到了许多礼物。

母族的概念更大。

不是只有父母姐妹兄弟这个小家庭是母族,同一个宗族都能算母族。这么多人,总会有一两个打着皇子旗号为非作歹的人。

一时间,胤礽收到许多对外戚的弹劾。

他看着折子上的诛心之语,不由疲惫。

这些弹劾又多少是真正正义的愤慨,又有多少是试探他对皇子的态度?

或许还有挑拨离间的成分吧。

无论杀多少人,无论灭多少族,只要坐在这个位置上,这些尔虞我诈都不会消失。

前段时间大臣们忙了起来,他耳根清净了不少。临近年节,再多的活都得停下来休息。

康熙不在,胤礽原本准备的一些改革,也只能暂时搁置一旁,等康熙回来商量。

胤礽仍旧很忙,大臣们却是闲了起来。一闲起来,他们就要内斗,还要挑拨他和皇子们内斗。

“汗阿玛,您什么时候回来。”胤礽看着桌案上的折子,自言自语。

以前康熙在的时候,虽然也无时无刻有算计,但胤礽处理这些算计的时候,并不是很疲惫。

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做决定的是康熙的缘故。

胤礽虽给出了意见,但拍板的是康熙,承担最大责任的也是康熙,胤礽心理压力小了许多。而且有康熙为他把关,他就知道自己做的是错是对。如果两人意见不统一,还能一起商量。

出谋划策和做决定是两回事,他多谋,康熙擅断。其实擅断的人远远比多谋的人厉害,更能当一个领导者。

胤礽试图把弟弟们和大臣们都叫在一起商量。

商量完之后,他心中的压力也丝毫没有缓解。

因为最终,还是得由他来做决定。现在没有康熙对他说“好”还是“不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