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高门宠媳 第34节(1 / 2)
看来这两位族里来的堂姐妹,日子也不太好过。
少年郎看女孩儿总容易有种偏颇的感性,又因同是庶出,难免眼见即所知,对李妙和李娟暗生同情。
李妙浅浅地笑。
李娟则依到谢氏跟前,送上自己做的针线,“我做得不如阿姐好,就不给四叔父和堂兄们带到外头用啦。这个抹额是给四叔母的,这个娟帕我绣了两张一样样的,英歌一张,我一张,四叔母,好看吗?”
谢氏瞥了眼笑容慈和的李子昌,暗翻白眼道,“娟姐儿有心了。”
李英歌笑着收了帕子。
李娟再次示好,且恰到好处,她也不会刻意为难李娟。
这段日子清风院的事她也有所耳闻,除了刘婆子照旧活跃在府里各处的下人堆外,李妙和李娟一改刚来时的逢迎做派,关起门来安安静静过日子,连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个丫鬟也极少放出去走动。
有刘婆子对比,府里对李妙和李娟的风评,渐渐从看笑话转成了同情,暗传刘婆子威风得很,仗着背后有刘氏,没少对李妙和李娟的行事指手画脚。
不管真假,至少李妙和李娟“乖”了不少。
李英歌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所以在之后的家宴上,李妙顺着李子昌和儿子提起的京中闲话,问起献俘的事时,李英歌只冷眼旁观。
果然李子昌并不打算让家人去凑这个热闹。
当天他作为阁老之一,是要进宫领宴议事的,犯不着再让家人去给大皇子捧这个场。
李妙就收起好奇神色,问起京中过年的风俗来。
李娟在一旁凑趣,两桌席面一时笑语喧阗。
次日小年日的京中献俘是如何盛况,李府众人无缘亲眼目睹,倒是之后就传来了萧寒潜领兵部官员相迎,进宫领宴议事后,就被启阳帝留宿宫中,住在他为出宫前在东五所的住处里,等过了年再回乾王府。
这点倒和前世有些出入。
前世大皇子确实抢了萧寒潜的风头,萧寒潜也确实领了迎人的差事,但没有留宿宫中这一茬。
李英歌苦恼的是,她给萧寒潜做好的东西要怎么在进宫前交给他?
听常青说,汪曲和小福全儿也跟着进宫了。
强迫症就是这点不好。
李英歌直到进宫前夜,才只得放弃提前送东西的打算,命常青将东西包好,明天好随身带着,再找机会交给萧寒潜。
临近熄灯时分时,李妙却突然独身来访。
大半夜的总不好直接赶人。
李英歌裹着大氅,将李妙请进了东跨院待客的堂屋。
李妙一改之前的未语泪先流,十分干脆的温声道,“英歌明天要随四叔母进宫吧?你打算带哪个丫鬟去?”
李英歌挑眉,“妙堂姐怎么关心起这事了?”
李妙抿了抿嘴,无意识地扭着手中娟帕道,“你能不能带上我?”
☆、第50章 三副护膝
李英歌怀疑自己听错了,不然就是李妙脑袋短路了。
这没头没脑的说的是什么鬼!
李英歌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奇,用一种看着无理取闹的孩子般的目光,打量着李妙道,“妙堂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又是这样!
又是这种长辈教训小辈的随意作态!
李妙想不通李英歌一个小屁孩,竟让她莫名生出无力感,她稳住心神,脸颊适时浮上两团浅浅地红晕,略带茫然的答道,“我想弥补之前对你的失礼之处。要是能进宫开开眼界,以后行事也不会给你和四叔母丢脸了。说句托大的话,娟儿几乎是我照顾着长大的。
常福和常缘和我差不多大,但到底是丫鬟,换我陪你进宫,我会像照顾娟儿一样看顾好你的。我换上丫鬟的服饰,谁会去注意我呢?”
她没提常青,因为她觉得常青粗苯,不过是仗着是萧寒潜送的,才能得东跨院重用。
她不再垂眼抹泪,大大的杏眼直视人的时候很像李娟,即无辜又娇怯。
李英歌看着这样的李妙,依旧生不出好感。
但她两世为人,年岁叠加确实是拿李妙当小辈看,闻言就耐着性子告诉李妙,“你太想当然了。连娘要带哪个丫鬟都要事先向宫中报备的。我已经将常青的名字报了上去,万没有偷换人的道理。
要是被人知道妙堂姐顶着丫鬟的身份混进宫中,就不是给我和娘丢脸这么简单。
你在这里异想天开,却是给李府招祸,你要是不服,我这就陪你走一趟正院,亲口请教请教娘。”
李妙脸色涨得通红,羞恼之色溢于言表,她委屈的摇头,红着眼解开脱下的大氅,将半裹在大氅里的小包袱直直塞给李英歌,略显慌张道,“是我想岔了,你就当我没说过,别告诉四叔母了。这是我刚做好的护膝。”
她示意李英歌打开小包袱,做低伏小道,“本以为我能陪你进宫,明天一早就服侍你和四叔母穿戴上护膝,听说宫中除夕宴少不得跪拜磕头,既然不可行,你就代四叔母收下吧,也算成全我的心意。”
这是做了两手准备?
李英歌没有依言打开包袱看。
无巧不成书,她给萧寒潜做的小东西正是护膝,自然也给谢氏和自己各准备了一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