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人心思变(1 / 2)

加入书签

金陵城,人心浮动。

晋国接连落败,前线各地接连被秦国攻占,消息在金陵城传开,无数人心下惶惶不安。

甚至,许多官员都思考着未来的去路。

看如今局势,晋国前途难料。

所以目前的情况,无法判断晋国未来会怎么样。和官场上的动荡一样,晋国地方上的商业也大受影响,许多商人担心金陵遇到战事,所以主动撤离。

金陵城的商业,有些萧条。

唯独不受影响的,则是秦淮河上的画舫,以及河边青楼,仍是热闹喧嚣,人满为患。

司马冲也知道人心浮动,只是他没有办法。为了打持久战,司马冲已经把军队从前线撤回,把粮食都囤积在城内,就是要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拖住秦军。

朝廷虽说物资充裕,只是城内的物价开始攀升。粮价从之前的八文钱一斤,上涨到了二十文钱一斤,生活在城内的百姓,压力愈发沉重。

百姓艰难,却不曾影响到谢家这样的大家族。

各大家族粮仓中,有无数的粮食。

谢家内,后院池塘。

谢崇正在钓鱼。

已经进入二月,天气暖和了起来,初春的暖阳照耀,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谢崇微眯着眼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他钓鱼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谢玄走到一旁坐下,轻声道:“父亲。”

谢崇睁开眼,缓缓道:“你现在署理政务,事务繁忙,不去朝廷主持大局,跑到老夫这里来做什么?”

谢玄神色发苦,叹息道:“父亲,儿子是来请您出山的。顾尚书身亡后,陛下虽说大事咨询父亲,请父亲决断,可是具体的朝廷政务,是让我负责。”

“我有这个心,却没有这个能力。局势艰难,我耗尽心力,难以支撑。”

“朝廷中许多官员也在呼吁,请父亲再度主持朝政。”

“有父亲在,才有主心骨。”

“晋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这一次挡不住秦国的进攻,晋国就要崩塌了。”

谢玄说道:“请父亲以国事为重,再度入朝为官。”

谢崇捋着颌下的胡须,摇头道:“即便老夫进入朝廷,那也改变不了什么。秦国大势已成,兵锋过处,晋国很难抵挡。如今要力挽狂澜,唯有秦国自身内部出=问题,否则秦国大势碾压,没有人能挡住。”

谢玄叹息道:“父亲,真的挡不住了吗?”

谢崇面色冷肃,继续道:“秦国和晋国相比较,秦国昔年曾经是西方的蛮夷,只知道拼杀斗狠。可是秦国改革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国上下一心,势要灭掉晋国,人心可用。”

“现在的晋国呢?”

“九江郡顾家,归顺了秦国,成为秦国的一部分。”

“最新消息,庐江陆家也归顺了秦国。你也知道陆巡,这人很厉害,甚至远超顾喜。他都投降了,可见局势的糜烂。”

“顾家的顾春秋,被任命为刺史,陆巡成为秦国的吏部侍郎。这两个变化,都是秦国故意为之。晋国的世家大族见状,都会纷纷归顺,因为都知道归顺了秦国有好处。”

谢崇眸子清亮,继续道;“还有一点,秦国的军队战斗力,一直就超过晋国。原本晋国的军队,就不够强。如士气跌落,人心晃动,军队更是没了斗志。”

“晋国,更是挡不住。”

“既如此,还怎么挡呢?”

“即便老夫上任,那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这是不以个人的能力、威望为转移的。”

“如果没有陛下擅自挑衅秦国,没有晋国偷袭齐国,使得齐国削弱,晋国丢了名声,也就不至于是现在这样,人心、大义等都丢失。”

谢崇摇了摇头,说道:“你如果怜悯你的父亲,就别出头让老夫去做事。”

谢玄神色发苦。

父亲的判断,一向没有出错,当初攻打秦国,父亲就反对,后续晋国的诸多策略,谢崇都有不赞同。

只是,谢崇没有提出来。

谢玄想了想,郑重道;“父亲,当真没救了吗?”

“没救了。”

谢崇笃定回答,正色道:“我已经说过,秦国是大势已成,不可能被阻拦。各大家族投降蔚然成风,就会带动晋国更多的世家大族的投降。”

“晋国一直是皇室和世家大族共存亡,有世家大族的支撑,才有司马家的兴盛,才有晋国的兴盛。”

“陛下的做法,打断了这一切。陛下要集权,要削弱世家,可是太急于求成,又不顾天下大局一盘棋,导致局势崩了,彻底失控了。”

“现在,没有解决的办法。”

“人心向背,没有人支持,陛下还怎么抵挡呢?”

谢崇眼神幽深,说道:“打仗是一门大学问,打情报,打后勤,可是任何的一切,都是人去做,都依靠人来支撑,所以打的终究是人心。”

“恰是如此,会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果。”

“没了人心支持,就无法成事。”

“如果陛下能凝聚人心,即便秦国如狼似虎,可是人心一统,晋国要粮食有粮食,要武器有武器,就不惧秦国攻伐。现在人心都散了,即便有物资有粮食,也一样挡不住。”

“当然,你说是否有办法,我也说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秦国发生内乱,发生动荡。”

“唯有如此,才有机会。”

“可是秦国上下一心,能动荡吗?”

“死去的赢九霄,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继位的赢玉乾,延续着赢九霄的国策,不折腾,不擅权,更不铺张浪费,一心扑在国事上。”

“这样的秦国,如何不成事呢?”

“文臣,呕心沥血,不贪不昧;武将,浴血杀敌,生死无畏。百姓,笃信朝廷,安居乐业。甚至于前线的林丰,又是百年一遇的统帅之才,改革之才,有他统辖,秦国固若金汤。”

“秦国不成事,天理何在?”

谢崇看向谢玄,再度道:“你,清楚吗?”

“儿子清楚了。”

谢玄神色发苦。

他越发觉得真是没救了,因为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谢玄面色严肃,开口道:“父亲,儿子知道了。事已至此,我还是会竭尽全力,死战到底。”

谢崇点头道:“去吧。”

谢玄准备离去,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侍从进入,走到了谢崇的身旁,禀报道:“老爷,宫中传旨,请您和公子入宫去议事。”

“知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