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懂的都懂(1 / 2)

加入书签

八月时,成都府恢复了昔日平静。

鬼市中巡监常驻,监幽卫也时常来查看状况,一段时间后,不少跑阴骱山试水的商户也悄无声息回来。

由于丹药依旧紧缺,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二三流宗门炼制的补气丸,迅速填补了青城峨眉留出来的市场。

有需求就有供应,有缺口就有填补。

大幽暂时销声匿迹,百姓口中所谈渐渐变了另外两桩事。

第一件事是“有道慈善赈金”。

浮云道人以自己所养猫儿的名义,私下救济此前被大幽导致生活艰难的贫苦人家。

不久前,监幽卫衙门张贴告示。

公告中写明:“有道慈善赈金”为监幽卫舍人吴奇私人发起,此次救济金总额二十贯钱,拨付给了五十二户人家,每一户人均获得五百钱资助,剩余不足部分,由监幽卫补足。

下面还详细罗列受资助的所有人姓名,所住坊区。

此事一出,百姓们立即联想到吴奇此前斩幽除魔事迹,浮云道人之名更是被人熟知。

第二件被津津乐道的,则是一本神秘册子《鉴妖谈》。

最初,《鉴妖谈》仅流传于读书人的私密小圈子,但所谈都是些外界不为所知的黑话。

外人问起,他们就一脸讳莫如深,说懂的都懂。

什么红狐女,什么熊妖必死,什么宅中之鼠,什么竹救不了人,什么人人都是马妖……

外界人士听得莫名其妙,读书人之间却乐在其中,一个个讨论激烈。

后来,不少人终于买到了那传言中的《鉴妖谈》。

一翻开,嗬,原来是春宫图!只是带着艳情故事的春宫图罢了。

不过故事本身简单明了,倒不拗口,哪怕转述也不用引经据典,书上五个故事都流传了出来。

如此一来,更多平民百姓就懂了。

此前儒生们所讨论,的确就是《鉴妖谈》上的五篇故事,分别对应《狐妖阿绫》、《熊妖之怒》、《宅中之鼠》、《竹下人》以及《马妖小记》。

故事朗朗上口,跌宕起伏又不乏刺激,一时间阴阳学士之名不胫而走。

……

益州别驾府邸。

管家一路匆匆走到花园,对亭里正看书饮茶的中年文士道:“大人,已查清楚了。”

他恭恭敬敬道:“如今千机书坊换了主人,被浮云观道士陈皋买下,在衙门留了官契。《鉴妖谈》由陈皋雇阴阳学士所写,佐以图画,以街头小厮售卖,如今在鬼市有售。”

“《鉴妖谈》在整个成都府至少售出了两百册,彭州治所九陇县、蜀州治所晋原县、汉州治所雒县、嘉州治所龙游县皆已卖出几十册。”

“此前买家还是儒士,现在不少说书人、货郎、商人也买……可算得近几年剑南道最炙手可热的自制书籍。”

管家一脸担忧:“此事必然会被朝廷得知,万一国子监的博士们进言,或许会对大人考课不利。”

“无妨。”

坐在亭中的中年轻声道:“此书虽有露骨靡靡之词,但那不过是皮相。书中所写之骨,却是红尘之难。”

他合上手中书册,放于桌上。

硬纸封面上写有三字:「鉴妖谈」。

“狐妖,讲的是小妖生存之难;熊妖,说的是地方豪强的跋扈与危害;鼠,强调不可以貌取人;竹,谈的却是世俗与偏见。”

中年文士面带笑意:“最后一篇马妖,最为有趣辛辣,却是读书人自嘲,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越读越是觉得醇香如酒。”

“如此文章,多一些有何不可?”

“我大唐如今春秋鼎盛,读书人也不可闭门自我,开拓眼界,另辟蹊径,才能开儒门之新风气。”

管家只能心头唉了一声。

大人又犯书生气了。

哪怕已经为官多年,如今贵为四品实权官员的成都府别驾,却还是有那股子读书人的锐气和执拗。

朱忻城喝了一杯茶:“我已将《鉴妖谈》寄给了还在长安自省的刺史大人。”

管家绷不住了:“大人糊涂啊!”

刺史陈季友还在长安被训和反省,寄这本淫靡书册过去,不是给他口实机会么?大人这真是太离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