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老夫,十万十(2 / 2)

加入书签

看完医馆里暂时仅有的一个病人,李可明才笑着问道。

“记得。”

苏烨肯定的点点头。

话声刚起,一个病人走了进来。

“来吧。”

李可明笑着示意道。

苏烨直接上前,开始给病者把脉。

来的都是得了老年慢性病的老病号,知道李可明在教学,所以也都没多问。

“是沉脉。”

苏烨把完脉,说道。

“不错。”

李可明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恩?“

苏烨疑惑的看向他,你没把脉你怎么知道是对的?

李可明见状,笑了笑说道“望诊可知。”

苏烨恍然,眼神中闪过一丝佩服。

稍许,第二个病人来。

“实脉。”

苏烨再次把脉。

“对。”

李可明满意而又惊讶的点点头,连对两个了。

然后是第三个。

“洪脉。”

看到苏烨全部把对,在一旁抓药的李馨儿忍不住惊讶了。

还以为上次是吹牛呢,没想到真都记住了啊!

“不错,不错。”

给第三个病人看完病,李可明看向苏烨满意的笑着说道“不过,四诊除了把脉之外,还包括望、闻、问。”

“问诊很简单,你了解大部分的病症,就能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闻则用的少,属于锦上添花之事。”

“从现在开始,我教你望诊。”

旁边。

李馨儿闻言,刚才还写满了惊疑的脸,忍不住又惊讶了起来。

自己老爹是不是太心急了?

这教学速度也太快了。

哪里有刚学一天就直接进入望诊的?

李可明却没觉得很快,主要是刚才苏烨全都把对脉象,把他惊住了。

本来还想继续脉象教导的他,立刻决定加快教学速度。

因材施教,对于有天赋的人自然不能以教常人的方法教导。

而且面对眼前这个古籍底子太厚,记忆里那么好,手感也那么好的家伙,要是还学得不快那就是他水平不行了。

“望诊就是医者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现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的方法。”

“望诊的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

“现代将望诊分为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

“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而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

李可明说道“今天主要教你舌诊,面诊会顺带着教了。”

说完,问道“《望诊遵经》看过没?会背?”

“看过,会背。”

苏烨点点头。

“《临证验舌法》呢?”

“也会背。”

“那就好,有底子就好办。”

李可明了然的笑了。

这时,一个中年男人走医馆,气色很差。

“继续。”

看到有病人来,李可明示意苏烨先把脉,他再把。

苏烨点头,等病人坐下,伸手去把脉。

“脉象沉细无力,弱脉。”

苏烨把完脉,松开手说道。

“不错。”

李可明点点头,然后亲自上手给病人把脉四诊。

“你什么地方不舒服?”

“头晕头疼,而且鼻塞还咳嗽,最近感觉四肢乏力酸痛,胃感觉很胀,有时候感觉喘不来气。”

中年人说道“输液输了半个月,但是一直都没好。”

“咳嗽有痰?”

“有,白色的。”

“好,张嘴让我看看舌头。”

李可明示意,病人张口。

“气短、鼻塞,看舌苔淡白。”

李可明看了一眼病人舌苔,对苏烨说道“你看下,记住这种苔相就是舌苔淡白。”

苏烨立刻看去,记下了舌苔的样子。

脑海,记忆宫殿里。

直接出现了一张舌苔淡白的图片,保存下来。

同时,一本古籍飘浮出来打开,其中的内容和苏烨所看到的一切正好可以进行对比。

“那么,你告诉我,舌苔淡白意味着什么?”

李可明突然出声,笑着看着苏烨。

“表证、寒证,一般为风寒。”

苏烨应声答道。

闻言,李可明满意的点点头,果然看书多没白看,基础知识还是知道的。

然后快速辩证,开方,嘱咐注意事项。

又一个病人来。

“这是舌淡,颜色比例红少白多,甚或纯白无红色的舌质成为舌淡。”

苏烨记下。

第三个,第四个……

就这样。

每来一个病人,李可明都会让苏烨练习脉诊,并教导辨别各种不同的舌苔。

一直到两个小时候后医馆下班。

苏烨已经认了七八种不同的舌苔,在李可明的教导下也大体的知道了舌苔怎么看。

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李可明对苏烨说道“其他的舌相就要依靠平时的累积了。”

正当三人收拾着,准备关门的时候。

一个形象很干练年轻人瘸着腿走了进来,很有礼貌的问道“你好大夫,请问下班了吗?”

“你骨折了?”

李可明皱眉问道。

对方点点头,问道“能治吗?”

李可明一看,当即赶忙说道“我这治不了你必须赶紧去医院,需不需要给你叫救护车?”

年轻人摇摇头,道了声谢,一瘸一拐的就要离开。

“等下。”

苏烨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