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步跨(2 / 2)

加入书签

胡杨完全没有要去搞房地产的意思。所谓圈地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预留空间。胡杨太知道城市规划的意义,同时他也很知道这方面我们的城市做得有多糟糕。

二十多年之后,有一个词会经常在夏秋时节出现在媒体上,这个词就是内涝。

内涝waterlogging在百度百科里解释: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而导致内涝产生最直接原因,就是城市建设缺少规划。

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有问题,那其他像饮用系统、燃气系统还有北方的供暖系统也不会好太多。这很能直观的体现出这个城市的规划水平。

所谓规划也可以直白的说成,远见或者是长期发展的眼光。不能只看眼下一两年,也不能是三五年,至少十年以上。

去过很多国家的胡杨必须公允的说,城市规划上我们做的真的不够好。

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发展的太快了,快到很多事根本来不及仔细的想好就要做决定。这可能也算是高速发展的代价之一吧。

但这个代价胡杨不愿意付,至少在丹东不行。

丹东不适合发展重工业,却是一个发展轻工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好地方。沿江、沿海、沿边的特点只要利用得好,必然会成为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八十年代的丹东辖区面积不小,有三区四县,但城区的面积很小,只是集中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医院、车站还有文化宫这些每个城市都要有的东西。谈不上有什么繁华景象。

真正人们聚集的地方,还是各个工厂自己的小生活圈。所以市区胡杨基本没有兴趣,他主要考察的就是这些市区周边地方。

项凌江在丹东待了几个月,对这里的情况已经非常了解。这几天他们一直在交换意见。

现在华夏科技在丹东的振安区有一家华夏农机。全部占地面积大约有五亩左右。

丹东是属于典型丘陵地区。虽然不像著名的山城重庆那样,几乎没有什么平地。但平坦的土地都是被一些小山脉分成一块块的。

而接下来他们不会走远,依然在这里向西继续延伸,直到西面那条小山脉下面,大约有十几亩地。都已经被项凌江以工厂扩建的名义租了下来。

这个过程并没有费什么周折,现在的政策是鼓励私营企业发展的。

两人把城市的三个区绕了一圈,中午之前回到火车站接人。李西平和儿子的火车,12点05分到站。

前一次见李西平大约也就是一周前的事。这才几天的时间,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有了变化。可见境遇和心情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见到胡杨亲自接站,可让李西平感动了一把。不仅是因为胡杨现在是他老板,更因为这几天来他搞的东西。

胡杨在离开北京之前,给了李西平一份关于工业陶瓷的资料,其中不仅提及了三氧化二铝陶瓷、氧化锆陶瓷、氮化铝陶瓷和还有李西平只听说过的碳化硅陶瓷。

这些资料对李西平来说,可不仅是开了眼界那么简单,说是醍醐灌顶都不为过。仅仅一遍粗读,就解决了好几个这些年研究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料给他提供很多新的思路。完全是为他以后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五所那个绝缘瓷瓶已经不是问题,最多一个礼拜就能解决。如果不是胡杨特别交代了一个任务。李西平都恨不得抱着材料在实验室里住上几个礼拜不出来。他都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对工作这么有热情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都说搞技术的人本身都不好搞。原因很简单,搞技术的人都服技术比他们牛的人。而想搞他们的人,一般都是不懂技术的人。最怕的就是外行人领导内行。

在这方面胡杨就一直都有强烈的危机感。遇到真正的专业人士,每每都要做足了准备。既不能让人感觉自己是个外行小白,又不能弄的太专业,生怕之后解释不清楚这些知识的来源。

这次胡杨给李西平留下的任务是氧化锆的热喷涂陶瓷涂层。国内知道这方面知识的人都很少,研究也都基本只停留在讨论上。因为这项技术基础之一的纳米技术,是七十年代才刚刚出现的新东西。

胡杨这次就是准备让李西平提前把这部分搞出来。以胡杨的最基本要求来说,难点主要是压力设备、燃料和原料上。

热喷涂用的氧化锆要达到超微细粉体,也就是小于10μm的纳米粉体等级。这个制备水平暂时国内做不到,所以氧化锆原料需要进口。

压力容器和燃料那块就要组织人攻关了,但相对而言难度并不大。因为胡杨这次要求并不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