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幸运或者不幸(1 / 2)

加入书签

看出了大家想法的胡杨,也是颇为无奈。

只好耐心解释道:“其实,有个很少人知道的秘密。就是这袁大头银元,当初制造的时候,可不只是银元。最初版的袁大头,可是金币!”

“袁大头”,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十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根据这一规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因为袁大头银币在1921年到解放,一直在都在流通。所以,人们根深蒂固地以为,袁大头就是银币。这也是为何那之前三个人一口咬定这是哑洋的原因。

其不知,在出奇制造的时候,是有一部分金币的……

胡杨说玩,夏宗流立马一拍脑门,说道:“诶呦!这事儿我怎么给忘了?”说完,后悔不跌地连连摇头。

胡杨笑道:“夏老,您不是忘了。而是,袁大头的假币泛滥,真的都很难找了,何况是金币呢?对吗?”

夏宗流点头。“没错!当时,我就想的是,这哑洋做的手艺太一般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老板要价也不合理,就没仔细看……哎!”

胡杨点头:“没错,这就是人家造假的目的。”胡杨拿起一个“哑洋”说道:“金币远比银币的体积小。所以,有心人在金币上用铝和铅包裹在了外面。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说着,胡杨手指捏住哑洋的边角,内力到处“啪”的一声!

生生将铝和铅混合的表层掰下来一角!

里面顿时露出了金灿灿的弧形圆边儿……

“真的是金币!”

人们的惊呼声中,不断在手中传看起来,口中难免发出啧啧称奇的赞叹声……

好半天之后,华少强问道:“这些金币价值多少?”

胡杨想了想,说道:“其实,一般来说,正品的银币也就几百块。即便是珍藏纪念版的,最贵也就五六万而已。正如夏老所说,那老板要价就不专业……”

至于,为何老板会这么要价。那是因为这些东西,他认为是真品。自己挖出来的,当然很自信了。

这样的事情,胡杨家里其实也经历过。

在动荡年代,胡杨的奶奶就将一些金银首饰和一些袁大头砌在了墙里面。即便是挨饿的时候,也是咬牙挺下来了。

因为,那个时代,即便是变卖了,也换不回几顿饱饭。

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胡杨的奶奶才将那些东西拿出来。变卖了之后,盖了新房……

不过,如今看来,还是赔了。如果那些东西留到现在。很可能一只玉簪子,就能买个海景房了……

胡杨的话还在继续……

“这样,也是给大家带”入了歧途。也是苏大小姐跟这些东西有缘。我才侥幸拿到了。在我看来,‘八年版’的袁大头银元,因为数量稀少,都能卖到五六万的价格。这些模板类的金币,数量不足八年版的百分之一。按着古玩界越是稀少就于是值钱的理念。即便不考虑本身的质地,单看收藏和考古价值,就是近百万的价值吧?您二老说呢?”

夏宗流点头,说道:“没错!按着熟练的稀缺程度,一般来说,袁大头金币的价格在一百六十万到二百六十万之间。这要完全除去上面的伪装才能看出来了。不过,不管怎么说,苏大小姐,您是赚大了!这顿饭,请的不赔啊!”

苏婉莹早已笑得两眼微眯,她倒不是在乎这些钱。她在乎的是,胡杨帮找到的这些金币的稀缺。

有钱人家对于钱币的收藏室很在意的。尤其是稀缺的钱币。

这是华夏人骨子里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认为收藏钱币,而且是稀世钱币,对整个家族的财运有莫大的好处……

“胡杨,我敬你一杯,谢谢诶!”

胡杨笑着笑着举起手中的酒杯,跟苏婉莹碰了一下。

苏婉莹毕竟是大家出身,不会冷落了在座的其他人……

“也非常感激大家的陪同,没有你们,我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的。”

“哪里?哪里?”

“我们还要谢谢你和胡杨,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惊奇呢。”

……

花花轿子人抬人的戏码,在不断上演中。

唯有华少强一脸正经地说道:“认识胡杨的人,要么会非常幸运,要么,就会非常倒霉!我算是见识到了。很幸运,我是那个幸运的!呵呵呵……”

华少强的话,让大家纷纷大笑起来。

唯有苏婉莹的脸上笑容有些尴尬……

‘按你的说法,我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自然,没人知道苏婉莹内心的想法。

带大家都干了杯中酒之后,胡杨说道:“几百万的事情,苏大小姐自然不会太放在心上。不过,其实呢,重头戏是那一堆瓷片。”

“哈?”

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觉得,苏婉莹如果愿意,将手中的袁大头金币随便拿出去几枚送人。

收到的人都会高兴地不得了了。毕竟是极其少见的民国金币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