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支招(1 / 2)

加入书签

转眼就到了五一,圩镇最忙的时候,周宅来了一位令周想意外的客人,“宋遂?”

眼前男人已经步入中年,身上气质日渐冷峻,早已不复当年的青涩。

“周姑娘,”宋遂露出微笑,眼角冷硬消失,“我来求助周姑娘来了。”

“嗯?”周想惊讶,宋遂所带的建筑公司,和他父亲的房产公司,是淮县的两大钱袋子,还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

“是这样的,”见周想疑惑,宋遂解释道:“我被调去了旅游局,周姑娘的溪山养生园,已经被县旅游局申报为淮县旅游文化新标杆,市旅游局已经批下,同时还鼓励淮县多发展旅游业,淮县属于水乡,曾经在民国时期是客货运输的重要枢纽。”

宋遂这话一出,周想便猜到其中原因了,笑问:“你父亲有没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没有,”宋遂摇头,“他还非常高兴说淮县旅游业要在我手中发展起来了,最近一个月,我的头都快秃了。”

既然为了溪山,县里和宋经理做了这么大的改变,她便帮帮淮县和宋经理吧!

“提起淮县,必定第一想到淮河,老年人总会感慨的在他们那个年代,有个非常拥挤热闹的轮船码头,中年人的记忆里是小时候去靠近轮船码头的街道,买冰棍和糖块米花团的甜蜜,青年人最多是在爷爷奶奶的唠叨中经常听到轮船码头四个字,其余一概不进耳,小朋友们就更别提了。”

简述了老中青少四代人对淮河印象,周想眼神仿佛看到了自己蹒跚会走时,被挑水的堂姐们带去淮河边,看到货仓与码头之间,那零星的几个来回扛包挑担的苦力,

“宋遂,你若想利用淮河,那就只有恢复当年轮船码头的热闹情景,码头、货仓和轮船,这三样也不需要完全返古,毕竟那时候条件太差,忆苦思甜是老年人的最爱,可中青少才是消费主力,

就按照电影电视里那种大型轮船码头建造,最好比夏季的涨水位高出一些,或者,你弄个可升降的码头,根据水位来升降,

码头到河堤的那条斜坡路,两边设立摊位,先利诱后收费,

至于轮船,自然是做成精美的客船,收费游淮河,

河西岸也可根据游淮河的计划,改动那边的风景,哪怕只是栽种一些观赏性的柳树,也比种不出多少水稻的沼泽地美丽。”

宋遂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周想给的建议,见她不说了,抬起头催促,“还有呢?”

“你自己不会动脑子吗?既然大家都知道码头是民国时期最热闹的,你不会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弄些民国服饰的男女模特走秀啊?”

“对对对,”宋遂连连点头,手下不停,嘴上也不停,“还有呢?”

“没了,”周想没好气的道:“我刚说了让你自己动脑,淮县的旅游唯有水才有操作空间,所以码头就是淮县的独特风景线。”

说到水,周想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一件事情来,“宋遂,淮县与珠城的边界的小镇三铺,是不是有一座桃花山?据说上面有个小小的桃花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