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欧盟需要停战(1 / 2)

加入书签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大明因为穿越者的原因,科技飞速进步,生产力巨大提升后,其经济模式也开始了剧变。

以前,大明的财政收入从来都是以农业税为主,占比高达八成甚至更多。而现在,已经跌到了三成以下。蒸汽机的出现,不过七八年的时间,就培育出了一个新兴的工商阶层——后世的教科书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蒸汽机,诚非虚言。

经济上的巨大改变,自然会引起政治的改变。从上而下,叫改革。从下而上,叫革命。作为现任皇帝,朱由栋当然希望这场变革是改革而不是革命。

所以,大明朝的政改是必须的。而在此之前,实地调研也是必须要做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在这一点上,菲利普比朱由栋有优势一些。中央集权制确实对穿越者实现独裁有好处,但也会导致改革变得艰难。而西班牙国内松散的邦联体制,虽说让菲利普要聚合全欧力量办事难度大了很多。但真要说到整改,菲利普比朱由栋要轻松多了:朱由栋是要在已有的东西上去动刀,而菲利普是在没有的地方新添置东西。

这就是文化不同,带来的政体不同吧。

不过,当朱由栋已经开始琢磨着对政体进行大改的时候,菲利普却还来不及对这些东西进行思考。因为,此时欧盟与奥斯曼的战争,陷入了焦灼。

耶路撒冷战役失败后,有生力量遭到重大损失的欧盟不得已改变战略: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而其攻击的重点,就是亚历山大。其目的,是拿下这里后,利用尼罗河下游的粮仓补益欧盟的粮食——小冰河气候是公平的,对处于高纬度的欧洲影响更大。

虽说菲利普此时有‘天璇’的天赋对抗天灾,但,无论如何,欧洲此时的粮食产量也就是刚刚够吃。而且欧洲和大明一样,随着工厂越建越多,也越来越明显的出现农夫进入工厂,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的情况。所以,为了维持如此大规模的军队,以及为这些军队服务的民夫,欧盟也需要一个稳定、优质的粮食产地进补。

然而,哪怕是重点进攻,仍然很不顺利。

1625年12月,在经过长达八个月的战斗后,欧盟联军终于摧毁了亚历山大城西面的三道防线,并用重炮轰击亚历山大城墙,顺利将其击垮。

然而,就在南线指挥官腓特烈大松一口气,觉得可以对菲利普有所交代的时候。进入城内的欧盟士兵,却在各种街头巷尾,遭到了无情的射杀!

坚韧的奥斯曼俄罗斯裔指挥官鲍里斯,打定了主意要在这里战死,所以选择了城破后继续巷战!

惨烈的巷战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整个亚历山大城都化为了废墟,欧盟联军已经控制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区,但残余的奥斯曼士兵就是死战到底,决不投降。

“尊敬的陛下,由于多年前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对征服地的异教徒展开过多次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这样的屠杀是如此的惨烈,以至于几百年后,仍然深深的烙印在此地人民的脑海之中。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劝降,怎样保证,只要对方的指挥官还想抵抗,他只需要稍稍动员,就能让他麾下的士兵继续奋战。

对这样的局面,我深感无力。近三个月来,我们在巷战中大约击毙了对方七千多士兵,但我们的损失已经上万。在我看来,如果要用纯粹的军事手段解决剩下的敌人,估计还需要三个月,再付出上万人的代价,才有可能实现。

为此,我祈求您,在联盟层面,与奥斯曼人进行沟通,进行谈判解决这里的问题。毕竟,联盟还有三万多俘虏在奥斯曼人的手里,我本人并不想将这里的敌人全歼。那既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士兵的生命,也会导致我们的俘虏失去生还的希望......”

“哎,我的首相,参谋长阁下,你们怎么看腓特烈的这封信?”

1626年4月5日,已经将总指挥部前移到克里特岛上的菲利普,在看完南线指挥官腓特烈的这封亲笔信后,深感事关重大,马上召集以奥斯瓦列斯和蒂利为首的文武,进行战略会议。

“陛下。”总参谋长蒂利起身:“在说这件事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向您汇报北线的战况。”

“北线?北线怎么了?我不是让他们坚守萨格勒布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