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小叔子的掌心娇 第151节(2 / 2)

加入书签

淑妃脸色看起来极差,却强自镇定。“若依你的法子,将毒压制在双腿处,日后可能研制出解药将其根除?”

苏瑾玥犹豫了一下,答道:“难说。这名为相思的毒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它的配方极其复杂,药材的先后顺序稍有差错,便会生成新的毒素。只有先拿到相思的配方,才能对症下药,替娘娘解毒。”

淑妃没想到这毒居然如此的厉害,不由得升起一阵后怕。

若是再晚一些察觉,岂不是死的不明不白?

想到这里,淑妃不由得捏紧了手指。镂空的护甲深深的陷入掌心,隐隐见了血。

项嬷嬷瞧见,慌忙的去掰淑妃的手指。“娘娘,您这又是何苦!”

淑妃呆愣的坐在榻上,充耳不闻,好半天回不了神。她费尽心思,背着骂名才有今日的地位,眼看着就能更进一步,成为这后宫之中最为尊贵的女人!

她不想死,也不能死!没有她帮着出谋划策,赵王又怎么斗得过崔氏母子!

可是,用双腿换取性命无虞,她又极其不甘。她在这后宫之中立足,靠的不是圣上的恩宠,而是母凭子贵!因为赵王的关系,圣上才爱屋及乌对她颇为敬重。若她成了不良于行的瘸子,圣上又岂会再多看她一眼?

淑妃权衡左右,百般纠结。

苏瑾玥也不急着催促,看着淑妃在痛苦中徘徊挣扎,她觉得异常痛快。这个女人,害了那么多人的性命,她死有余辜!

不过,就这么毒死也太便宜她了!

苏瑾玥要让她尝尝,被人嘲笑,众叛亲离,痛不欲生的滋味儿!

“娘娘,天下之大,一定能找到医术精湛的神医替您医治的!”项嬷嬷还在苦口婆心的劝着。

淑妃不愧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并没有被这个致命的打击给击垮,渐渐镇定了下来。“齐王妃,若本宫不用你的法子来医治,还能活多久?”

苏瑾玥抿了抿唇。“多则半年,少则月余。”

“什么?!”项嬷嬷惊呼一声。

“闭嘴!”淑妃冷下脸来,低喝一声。

项嬷嬷吓了一跳,继而慌忙的低下头去。“是奴婢失言了,娘娘恕罪!”

淑妃正烦着呢,哪里有空搭理她,抬手示意她出去。

项嬷嬷看了看淑妃,又看了看齐王妃,最终还是选择安静的退了出去。

“这里也没有外人了,你就告诉本宫,你有几成把握能将这毒压制下去。”淑妃阴沉沉的问道,早已不复先前温柔的模样。

苏瑾玥面色犹豫。“五成。”

“好,那就由你替本宫医治。”淑妃仿佛下定了决心,果断的如是说道。

回府的路上,苏瑾玥心情极好。

“娇娇真是只小狐狸!”萧子墨握着她的手,一边替她取暖一边打趣道。

如今的天儿是越来越冷了,即便是抱着汤婆子,周身依然满是寒意。苏瑾玥自入冬之后,就一直手脚冰凉,被萧子墨温暖的手掌包裹着,暖意融融,竟舍不得将手抽回来。

“她这叫罪有应得!”苏瑾玥困顿的打了个呵欠,靠在他的肩上说道。

“辛苦娘子了!”萧子墨趁势将她揽入怀中,以便她能够躺得更舒服。即便是苏瑾玥不说,他也知道她冒险给淑妃下毒,全都是为了他。

苏瑾玥的想法是,淑妃是害死姜氏的幕后黑手,凭什么她在坏事做尽以后能活得好好儿的?即便她害的人与她无关,她也会这么做的!

前世,她莫名其妙的死在贴身丫鬟的手上。如今回想起来,能有那个本事买通她的丫鬟,并且有理由除掉她的,似乎就只剩下淑妃。

苏瑾瑗那时候已经是皇后,且怀着龙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又岂会将她这么个不起眼的,从未受过晋王待见的人放在眼里?即便是要她死,方法也有很多种,栽赃,赐毒酒白绫,哪一样不比收买丫鬟行刺来得容易?

所以,苏瑾玥才断定,那幕后主使,定然不是苏瑾玥这个睚眦必报的女人!

至于崔贵妃,哦,不,那时候的她已经贵为太后。又岂会跟她这么个连宠幸都没有过的无名之辈过意不去?

算来算去,便只剩下一人,那便是擅长伪装,惯会借刀杀人的淑妃。

她收买丫鬟刺杀她,并不是跟她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想要挑拨帝后之间的关系,制造皇后娘娘容不下其他妃嫔的假象。

苏瑾玥虽不得宠,可好歹也是国公府嫡女。是以,新帝登基后,只是将苏瑾玥囚禁在皇宫的偏院之中,并未将其处死。新帝刚登基不久,自然需要朝臣们的支持。那时,成国公已然是国丈,位高权重,苏承宁又屡建奇功,统领着御林军,实力不容小觑。

这两人一文一武,隐隐有百官之首的架势,新帝又如何会冒着失去这些支柱的风险,去得罪他们?他立了苏瑾瑗为后,有一多半的原因是因为苏家的从龙之功。

他不能让功臣心寒啊!

苏瑾玥再怎么说也是成国公的长女,她若是死在了后宫,苏家人会怎么想?新帝脑子再不清醒,也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苏瑾玥思来想去,觉得淑妃最为可疑!帝后失和,国本动摇,被贬去荆州的赵王便可以趁乱而起,重新夺回属于他的东西!

第286章 美食日常

苏瑾玥自答应了替淑妃诊治,便时常进宫请安。往永宁宫走得勤了,少不得要惹人起疑。莫非,齐王与晋王生了嫌隙,打算投靠赵王?

至于嫌隙来自何处,大伙儿不由得想起与齐王妃有着杀母之仇的崔氏。这崔贵妃与那崔氏可是同宗,想来也一并恨上了。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晋王与赵王本就势不两立,形同水火,齐王与晋王闹得不愉快,倒向赵王这一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时之间,好些跟成国公府有来往,或是有意亲近齐王府的人家,纷纷打了退堂鼓,生怕被晋王得知受到牵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