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美人替身不干了 第200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世上,有时候,活着比死了更痛苦,对沈清然来说,死亡反而是种解脱。

但,商君凛不会允许他轻易解脱。

顾太医收到了提前归京的圣旨,他这段时间在临县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不知道,京城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位公公,为何陛下会让我提前回京?”顾太医接了旨,有些茫然。

来宣旨的太监知道顾太医因为贵君很得陛下看重,低声提点了几句:“陛下宣顾太医回去,自然是看重顾太医的医术,贵君那边也希望您能快点回去。”

顾太医明了,想来是因为贵君的事,当初他请旨要来的时候,陛下就不肯松口,所幸这边的事已经走上正轨,即使他离开,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与其他大夫交接好后,顾太医被人带出了临县。

“不知我可否去与家人说一声。”顾太医掀开车帘,问。

“顾太医说的是想见顾将军吧,顾将军就在前面等您。”

时间紧迫,留给顾太医和顾淮的时间不多,顾太医简单与顾淮说了几句话,便重新踏上了回京的路。

顾淮站在路边,遥遥望着马车远去。

“将军,人抓到了。”下属见马车走远,才走过来汇报。

他们在这待了这么多天,总算通过抽丝剥茧抓出了真正的可疑人物,要不是顾淮得到了消息要来见顾太医一面,他们这会已经在审问了。

顾淮转身:“早点解决,我们也好早点回京。”

路上花了十来天时间,回京后,顾太医只来得及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就被宣进了宫。

“匆忙将顾太医叫回来,辛苦了。”沈郁倚在软榻上,轻声道。

他这段时间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即使有姬无妄给的药暂时压制,“戒引”对他造成的影响依然在日渐增加。

“贵君怎么……”只需一眼,顾太医就知道商君凛为何急着要他回京了,沈郁面色苍白,比他第一次见到时,更为虚弱,像是生了一场大病,生机正在逐步流失。

商君凛坐在另一边,他扶着沈郁起身,让青年靠在他身上:“先给阿郁看看。”

顾太医上前,为沈郁诊脉。

眉头渐渐蹙起。

半晌后,他松开手:“贵君的脉象很奇怪,生机流失的很严重,却找不到病因……”

顾太医说了一堆自己的发现,总结起来,和其他太医说的差不多。

“贵君身体的具体情况,朕让人详细告诉你,孟常,带顾太医去见姬无妄。”

因为不知道沈郁突然虚弱的原因,顾太医不敢贸然用药。

“朕已经在着手安排了,再过两天,我们就启程去姬氏族地。”商君凛握住沈郁手腕,轻轻摩挲。

他不可能看着沈郁一天天虚弱下去,什么都不做,私下里,他找姬无妄谈过,能不能在皇宫为沈郁祛除“戒引”。

“一定要去姬氏族地吗?”空寂宫殿里,商君凛的声音不辨喜怒。

“是,只有在那里,能彻底祛除‘戒引’,我原本以为,我带来的药能压制住‘戒引’,没想到只是能让人不陷入昏睡,并不能阻止‘戒引’运转,甚至,因为沈清然手里药的作用,本该在小郁弱冠后才出现的情况,被提前诱发了。”

“我知道你心中不愿,可时间不等人,你必须尽早做决定。”

“朕知道了。”

从回忆中抽离,商君凛眸中各种情绪翻滚,最终归于沉寂。

沈郁倦怠地睁开眼:“陛下跟我一同去,大桓没关系吗?”

“有丞相他们在,不会出事,”商君凛抬起沈郁下巴,对上他的眼睛,“朕刚登基那会常年在外征战,朝中还不如现在太平,都没出什么事,别担心。”

“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动身?”沈郁问。

到了现在,沈郁和商君凛都知道,这一趟姬氏族地之行,势在必行。

第221章

“再等几天,等抓住那个试图对你动手的人再说,我们对姬氏的情况一无所知,太被动了。”

“确实,”沈郁只是身体疲倦,脑子没受到影响,他抬手,拨开下巴上的手,“这个姬家,太隐秘了。”

不说其他,单说那块玉牌,大桓几乎找不出能做出那样精密设计的人,那天之后,沈郁曾试图拆开玉牌,看看里面的构造,但用尽办法都拆不开,要想强行拆开,只有将之毁掉这一个办法。

沈郁只是对里面的构造感兴趣,并没有想把它毁掉的打算,只能放弃。

即使再隐秘,有心想查,还是能查出不少东西的。

姬家存在的历史很悠久,最活跃的时期是在大桓成立之前的乱世,姬家人行事神秘,而且会一些寻常人难以解释的技能,与巫术一类相似,得到很多人追捧的同时,也受到很多人忌惮。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姬家犯了众怒,被围剿,那一战,死了很多人,双方损失惨重,活下来的姬家人不得不遁入山林,修养生息。

自这件事后,几乎寻不到姬家的消息,直到商家那位先祖因意外误入姬家族地,并在里面住了三天。

“姬家是因为什么受到围剿的?”沈郁将手中的密信放下,不解。

“这件事到现在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觉得,是姬家和当时的一位王族同时喜欢上了一名女子,因此大打出手,也有人说是因为姬家暗害了不少家族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各种说法都有。”商君凛坐姿端正,自觉给沈郁当人形靠枕。

“姬家会救你们商家的那位先祖,说明他们对外人的抵触不算大。”若不然,也不至于专门救人。

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还受了伤,只要狠心点,不管不问,这个人能活下来的几率很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