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二个原因(2 / 2)

加入书签

张山说完后用笔圈点了进入别墅区入口的地方,道:“这是进入别墅区的入口,入口处24小时有人值班,就算是深夜,这一左一右两个岗亭当中也有4名保安把守,而且这4名保安也不是普通的保安,全部都是退伍的青壮年士兵。进入这里的人不但要报出别墅主人的身份,还要进行实名制登记,而且这里只是其中的一处,还有这个地方。”

张山又拿起笔圈起山路的一个拐角处,道:“这里是一个路灯,路灯上面有一个监控摄像头,只不过这个摄像头连接的不只是交管部门内网的电脑,还连接着白石山别墅区的物业,也就是说,通过这条山路上下山的人和车辆,白石山的物业监控室内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并且会记录下所有来往人的车牌号,而且别墅的铁门外面,24小时都有人巡逻,平均30分钟一岗,不论刮风下雪还是白天黑夜,这里都有人巡逻。驻扎在这里的安保人员就不低于30人,30个人保护10户人家,几乎是3:1的比例了,你觉得在这样的安保措施下,外人能轻易的混进来吗?”

慕云扫视着平面结构图上密密麻麻的摄像头,最终赞同了张山的看法,因为这里安保措施极好的缘故,别墅的主人家基本上都不安装监控摄像头,这就造成了案发现场监控死角的缺失,给案件侦破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张山闭上眼睛,开始回忆在案发现场中所看到的所有细节。

躺在地上的白南,右侧后脑上钝器打伤的伤口。

案发现场被清理干净的红酒瓶碎片和红酒印记。

从白南身上搜到的那把钥匙。

还有案发当晚,所有进入白南的家中参加酒会的访客登记人名单……

挡酒的孙助理,醉酒的白云飞,二次返回现场的白君凯,哭泣哀伤的报警人白紫云,神秘失踪的保姆李云霞,所有和本案当中有关联的人的图像,就如同过电影一样的在张山的脑海中不断闪烁着,他紧紧地皱眉闭眼,试图从这些人的供词和举止当中寻找到一些突破口!

首先,被害人白南死亡的姿势是趴在地面上的,这样的姿势代表了凶手是在背后偷袭的,能够在这样的时间点进入白南的别墅,一定是跟白南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把后背交给对方是一种有安全感的信任的表现,就好比当兵打仗上战场,血海厮杀的士兵始终要目视敌方,而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后背交给敌人,就算交,也只可能把自己的身后交给跟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这就是信任!

而白南混迹商场几十载,防范心理自然要比普通人重,酒会散场后,能够留在酒会现场的人无非两种,要么就是保姆或者清扫现场的工作人员,要么就是跟白南关系很近的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而白南尸体死亡时的姿势也表示,凶手是从背后出其不意对白南进行的偷袭,这一点也很关键。虽然这个举动看起来十分轻微,但是却侧面的反映了犯罪嫌疑人的几种心理。

什么样子的凶手会在杀人的时候选择偷袭呢?

第一种凶手,嫌麻烦的凶手,他担心自己杀人过程过于繁琐,担心被害人的剧烈的反抗,为了避免麻烦,就出其不意的从身后进行偷袭一击毙命,这样犯罪嫌疑人省事儿,被害人也能减缓一些痛苦,一般来说,这样的杀人凶手办事儿比较麻利,相对来说更为专业一些,就像前阵子破获的周国生案,周国生就属于这样的人。他在杀安亚红、崔光虎以及任雪和孩子时,都是趁着这几名被害人防范意识缺失的时候痛下杀手的,这就让被害人一点还手的余地都没有了。

第二种凶手,是胆子小的凶手。这种选择偷袭的凶手多半是心理阴暗,又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凶手,这种人为人小心谨慎,生怕作案的环节中出现任何纰漏,为了避免被害人的殊死反抗导致作案的失败,他们会选择采取这种极端又安全的方式偷袭凶手,力求一击毙命,而很明显,本案当中的凶手显然不符合第二种凶手的心理特征,因为本案当中的被害人是一名70岁的老头,哪怕是赤手空拳的正面冲突,凶手也不至于害怕什么。

第三种凶手,也就是最后一种,这种凶手不符合以上两种凶手的所有特征,之所以选择偷袭的目的,是害怕跟被害人产生正面冲突!而害怕和受害人产生正面冲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惧怕,而是源自于自己的良心!这种凶手多半是和被害人关系很好,甚至经常受到被害人的恩惠,在行凶过程中良心发现,说白了,就是无颜面对被害人!这种人多半都是熟人作案,举一个比较真实的例子,但这例子可能扯的有点远,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熟悉的人都知道,三国当中的蜀国猛将张飞醉酒后被属下偷袭,割掉了人头。像凶手的这种偷袭行为,就明显符合第三种凶手的特征。有人会说了,张飞当年是三国猛将,战斗力不俗,他的属下选择在他醉酒时偷袭不应该是害怕张飞暴起将二人反杀吗,怎么就成了作案时良心发现了呢?大家的考虑固然没错,但是要结合现实情境来看,醉酒时的张飞站都站不稳,和本案当中被害人白南的身体状况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几个人会害怕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子,更没有人会害怕一个站都站不稳的醉汉,而那两名士兵选择用至阳的方式偷袭,原因就是张飞是他的将领,自己杀他是以下犯上,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他害怕自己的真面目被张飞看到从而良心上存在自责,所以才会在张飞在昏睡的时候对张飞痛下杀手!

那么结合本案的具体细节来看,很显然,凶手行为符合第三种凶手的思维逻辑,也就是说,本案是熟人作案,而且这个人还不是一般的熟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