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33节(2 / 2)

加入书签

房檐下,萧内官一边用拂尘弹去身上的落雪,一边说道:“今年的天可忒不正经,才九月里就下起了雪。”

“说的正是,这雪本该还要再晚两个月的。”裴少淮应道,又问,“萧内官冒雪过来一趟,可是陛下有何急事?”

“陛下宣裴大人到御书房觐见。”

裴少淮想与皇帝谈“雪”,不知皇帝想与他谈些什么。

皇帝与他谈起了玉冲县——父亲首就职的地方,而后道:“六年两任玉冲县,修河救田种胡麻,南下太仓又六年……你父亲十二年的仕途,为民所做的事,抵得过旁人数十载。”

裴少淮看到皇帝赞赏之余,面露惋惜之色,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果然,皇帝接下来说道:“大庆需要更多如你父亲一般的官员,岁末考满之后,朕欲特诏裴知州归京,往国子监教授监生历事学问,寓学于行……伯渊,你以为如何?”

裴少淮心明,如非父亲主动提及,皇帝日理万机,岂会突然想起这一茬事、做这样的安排?

“特诏”是给父亲的荣宠。

不难想明白父亲为何会做这样的决定,裴少淮心绪复杂。

“父行在前,子随其后,微臣日后亦愿将所学所知,与天下同道者共商共享。”在裴少淮眼里,父亲不是为他让路了,而是身先垂范,在往更远的地方去走。

他尊重父亲的选择,他日,也愿意如父亲这样选择。

“善。”一事了,皇帝又问起另一事,他说道,“伯渊,近来朝堂上又起党派流言,寒门清流结派,此事当真否?”

说的是“清流党”。

此清流中,多属农门、寒门子弟,他们不辞辛苦,一路科考,终得入朝为官的机会。

本是因“清流”而备受赞许的一群人,如今却在朝中成了众矢之的。无他,只因清流之首徐知意隐隐有要入阁的苗头,有人故意混淆视听、往他身上泼脏水罢了。

至于皇帝的发问,意不在是真是假。

真假自可找人去查,何须问裴少淮的看法?

遂裴少淮应道:“回陛下,清流便是清流,涓涓细水涌成流,乃是自然而来,岂可用‘结党营私’之‘党’与之相配?”

第141章

岁草枯荣总有时,日月往复若循环。一物落败便有一物兴起,于清流们而言,眼下确实是个好时机。

裴少淮能明白皇帝的心思,心里有意要用徐知意,却又不得不慎重有加。首辅、次辅接连下台,皇帝要重新制衡朝中群臣。

非疑心,乃慎重也。

裴少淮恪守言官职责,又谏言道:“泰山大人曾提点微臣,九品中正已废数百年,寒族英才如草泽,出身虽微亦有鸿鹄之志,故与人相交时,论才论道唯独不论出身。微臣以为,皇恩如雨露,草泽必欣欣而向。”

未曾直言支持徐大人,但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杨爱卿真有此言?”

“微臣惶恐,不敢欺君。”

皇帝没了顾虑,脸上神情松快了几分,道:“朕省得了。”

裴少淮从御书房出来,来时的细雪下成了中雪,殿外梧桐叶与雪花相伴而落,他才想起方才忘了与皇上论“早雪”了,此时已有其他官员进了御书房,裴少淮只得暂且作罢,日后再找机会奏言。

怕的不是一年寒冬早,怕的是年年寒冬早。

裴少淮正打算迈步离开,却闻萧内官的声音:“裴大人且慢。”

萧内官从御书房出来,递上一把褐黄色的纸伞,说道:“陛下听闻王大人说雪下大了,命老奴送把伞出来。”

裴少淮接过纸伞,道:“有劳萧内官替我谢陛下关心。”这才撑伞离去。

迈步雪中,黑缎官靴留下一串串脚印,很快又被新雪掩去。

行至半途,裴少淮想起座师张令义为铸造战船大炮之事,曾两次邀他去军器局,皆因其他事耽搁了。趁着今日六科事少,裴少淮遂折道去了兵部。

这一待便是一整日,回府比平日晚了一个时辰。

……

雪夜天黑早,裴少淮到家时天已全暗,他在偏房里暖了身子、换下官服,又匆匆吃了晚膳,才往正房走准备看儿子女儿。

小南和小风才一个多月大,大部分时候都在安静困觉。大抵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习惯,每日入夜掌灯这个时辰,两个娃娃皆醒着,格外精神,等着父亲回来同他们“商量说话”。

走在檐廊下,裴少淮听到时月在屋里哄孩子,孩子咿咿呀呀闹着,又加快了两步。

“官人回来啦。”

裴少淮边走边搓热双手,伸手去接孩子,道:“月儿,让我来哄吧,你先歇息歇息。”

是小风在咿咿呀呀闹,裴少淮刚接过手,打算“训斥”她几句,结果小丫头立马安分了许多,亮着眼睛,小嘴在吹泡泡。

哥哥小南原躺在榻上,安安静静的,听闻父亲的声音,也望了过来,两只小拳挥舞着。

裴少淮娴熟一手搂抱一个,轻轻晃动手肘哄他们,言道:“今日爹爹回来晚了,你们俩到了困觉的时辰,我们长话短说,若有‘要事’,留到明晚再商量可好?”说得煞有介事。

两个小娃娃虽想多玩闹一会儿,但没扛住困意,不多一会儿便沉沉睡去,裴少淮轻轻将他们置于榻上,得以脱手。

他注意到,榻上一旁叠放着各式的小衣服、虎头帽和小软靴,每一样都很精致细腻。

“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