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4)(1 / 2)

加入书签

但更多的,是走着走着,突然一座牌楼就撞到了眼前,它的旁边甚至可能只是一块荒地。

和旁边光秃秃的景象比起来,这雕龙画凤,造型精美,刻着御赐恩荣之类皇家专用词汇的石质牌楼,就显得特别触目惊心。

有一种壮阔又凄凉的美感。

这是徽州的特产。

挨了状告的罗老爷和郭员外,这回没心思给万达介绍了,邱子晋倒是开始侃侃而谈了起来。

这牌楼就是一家一族的荣耀。你不要觉得他们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出现在各地。其实那里都是堪舆过后的风水宝地,据说可以保佑子孙代代繁盛,永葆无虞。对宗族来说,一个牌坊重要的程度,不亚于祖坟。

明代的徽州,除了钱多,文人多,牌坊多,还有一多,就是风水先生多。

徽州的人笃信风水的程度,只要从每年结案的卷宗中就可以窥一斑而识全豹。

当地居民打官司,十有八,九是谁占了谁家的好风水,谁破了谁家的好坟头。

为了风水,宗族和村子之间反目成仇几近常事。这也是来此地做官的县令和州府老爷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麻烦的程度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超越了税收和教育方面。毕竟这两项是他们的长处,而风水这种事情真的只有天知道。

邱子晋指着前面蜿蜒的道路上,连续排着的一群牌坊道。

你看这些牌楼,有的是为了表彰功名,有的是为了嘉奖孝义,不过更多的,是宣传贞烈。

贞烈?

万达眉头一皱,一种不好的预感袭上心头。

徽州是朱老夫子的故乡,所以盛行程朱理学。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大人听说过么?

学渣似懂非懂地点了点脑袋。

女子不像男子,可以通过读书为家族光耀门楣。但是她们可以通过另外一个方法比如教养出一个有出息的儿子。

杨休羡接着说道。

就像是邱子晋的母亲一样,据说去年陛下就派人下了旨,允许邱家在家门口建造百岁恩荣牌坊,表彰邱母教子有方。

还有一种,就是为死去的丈夫守节。

众人来到一座高大的贞洁牌坊前头,一起抬头,看着上面刻着的牌坊由来,和表彰的烈女的名字。

十八岁开始守寡,一直到六十岁离开人世。这位钱夫人的儿子,因为母亲的贞洁,向州府上表,州府再向京内的礼部上表。最后得到了这座用来夸耀门楣的牌楼。

邱子晋指着上面记录的故事说道。

那这里那么多贞洁牌坊,都是这样来的么?

好像对寡妇有些不友好啊?

身为现代人,万达生理性地觉得有些反感。

这样太慢了。等一座牌坊要等至少四十年,要是这位女子寿数够长,说不定要五、六十年。

杨休羡上前一步,沉痛地说道,我刚才一路上看了一遍。有很多女子都是丧夫不久后就自杀殉葬的。为此,她们的夫家得到了旌表。

殉葬?先帝都已经取消了殉葬制度,民间的女子为何要殉节?

万达从不知道温婉的江南人居然有如此烈性的一面,不由得大吃一惊。

就是不知道是自愿,还是被自愿的。

邱子晋冷笑。

你知道丁老爷的状子上,告罗县令什么么?

他难道逼妇人自杀殉葬?

万达被自己这个想法惊到了。

这倒不至于。

邱子晋摇了摇头,根据丁老爷所说,他的母亲曾经因为为夫守节四十年,得到了一座贞洁牌坊。

而这座牌坊,最近被罗老爷派人给拆了。

邱子晋转身,看着畏缩不前的罗县令。

理由是,县内有另外一家为他们刚去世不满两年的儿媳妇请了旌表,已经被朝廷许可。而那座牌坊,就是属于郭家的。

郭家在竖牌坊的时候,把原先丁老太太的牌坊给拆了。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皇长子未来如何,我目前还不能剧透。各位先等等。

豆知识:明朝历代科举考试,最多录取的一次是在,永乐二年,一共录取472人;最少一科是在洪武二十四年,31人。

明朝一共举办了89科会试,一共录取24866人(此数字可能不准确),平均每科276.5人。

在洪武朝考科举的考生太可怜了,除了二十四年,赶上年全国最低录取率。万一不幸在洪武三十年考试,还会赶上了南北榜之争,死了一大片读书人不说。所有南方考生的考试成绩都被取消了(江苏考生设身处地体会一下考上了会死的悲哀)

第56章 无妻无子

万达等人拒绝了当地士绅的邀请,当晚宿在官府的驿站。

罗县令和那位郭员外,暂时不能离开县衙。

邱子晋要求他们明天一早和自己一起出发,往丁家庄考证去。

万达则当即派了四个锦衣卫,分别贴身监视他们两人。又派了一队人,立即前往郭家和丁家,防止这段时间内,两家人马上下活动。

这里毕竟是繁华的黄山白岳之地,加上日下还处在春日,虽然是小小驿站,但也是干净整洁。院子里头一片绿植,透着融融暖意,算是打理的还不错。

万达双手背在后头,看着兵士们将行李一件件地搬了进去,转头望着外头。只见青山绿水间,夹杂着白墙黛瓦,身在其内,宛如侧身画中。

可怜的小邱同学,大好春光,只能被困在屋子里处理案子。

放下行李,万达就和杨休羡换下官服,穿上寻常的春衣,出门闲逛去了。

至于高会,自然要贴身保护邱青天的安全。

谁知道驿站里,会不会又突然冲出来一个要告御状的人呢。他毕竟是几十年都难得光临一回的八府巡按呐。

此地果然是烟雨江南,四月芳菲。

青石小路上走过的寻常百姓的穿着,皆是朴实中不失素雅。路上放学的小童们,行动举着皆有孔孟遗风。偶尔有女子经过,见到陌生的男子,急忙低下头,只露出一段雪白的粉颈,踩着轻盈的步伐渐渐远去。

站在这如梦似花的江南小巷,闻着空气中不知名的花树的香味,万达感觉自己的骨头都有些酥了。

难怪当皇帝的都喜欢有事没事,下江南来耍耍。

万达记得清朝的那个乾隆爷,就是小燕子她爹,就下了七次还是八次江南。

明朝皇帝里,好像也有一个叫正,正什么皇帝来的?

万达敲了敲脑袋,怎么想都想不出来。

好吧,也不知道这个正什么皇帝的什么时候才出现呢,何必操这个心。

万达眯起眼睛,感受着和暖的春风,心想徽州已经是如此了,真不知道扬州更是缠绵成什么样子。

万大人那么喜欢,不如以后就定居江南如何?

杨休羡见他坐在茶寮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江南美人们,一副飘飘欲仙的表情,好笑地问道。

嘿嘿,说起这个吧也不是不可以。

万达转过脑袋,对着杨休羡半真半假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