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章舰队下(1 / 2)
水军主将徐泾带着杨怀仁等人登船参观,从战船作战到水军将士的生活等细节都介绍的非常清楚。
杨怀仁记得以前曾经听说长时间在海上的水手很容易的败血症,是因为长期离开陆地,水手的饮食极其不平衡所造成的。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缺乏维生素的摄入。
可实际上大宋海船上的船工水手们,却极少得这种病,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因为大宋的海商商船,航行的时候离陆地并不远,基本每过几天就会靠岸补给,所以不存在长期生活在船上导致没有蔬菜水果吃的情况。
第二则是在一些大型的海船上,也有一套自己的生态系统。
造船厂打造战船的时候,就行到了正规的战船将来可能会远洋作战,在海上航行的周期比普通的货船要长,将士们必然会面临食物摄入不平衡的情况。
所以在战船上也会专门打造一个种植蔬菜以及养殖家畜的区域,土壤是从陆地上挑选的上好的肥沃泥土,种植上一些高产又容易活的蔬菜,可以解决船上人员的吃菜问题。
与此同时也有专门的舱室,是用来养猪、养羊或者养家禽的,这样水手出海是可以经常迟到新鲜的肉食和鸡蛋的。
尽管不可能和在陆地上一样的丰富,但有了这样的设施,基本能满足船员对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而且一支成熟的庞大舰队里,也不都是战船,也有专门负责后勤补给的船只,专门就是用来装载粮秣,以及种植蔬菜和养殖家畜家禽的。
这样的后勤船只虽然不如战船体型庞大,但空间利用非常合理,可以装载的后勤物资非常可观。
杨怀仁察看过了之后,也是觉得船上能种菜养猪非常新鲜,但这样的设计早就在大宋的船只制造时就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规定,所以配套非常完善。
再比如说淡水问题。船上又巨大的水仓,而且还有一个非常精妙的雨水收集系统。
海上风雨不定,特别是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即便到了冬春两季西北季风盛行的时候,海上也从来不缺雨水。
海上下了雨,雨水打在油帆布制作的船帆上,自然会流下来,这样的雨水不会被浪费,而是会流入下帆漕中,然后被收集。
甲板和后世的马路一样,是中间略高,两边略低的,可能肉眼不太容易发觉,但落在甲板上的雨水会很自然的留到甲板四周。
甲板和侧板的连接处,设计有收集雨水的孔漕,然后经过了简单的过滤净化之后,被收集到水仓之中。
水仓中的雨水一般用来洗漱,饮用水还有单独的水仓储存。如果遇上长期不能靠岸的情况,雨水也可以用来饮用,暂时解决饮水还是不成问题的。
杨怀仁见识了这些,感到惊讶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的工匠们的经验和智慧,他们的设计真的非常巧妙,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实际上都是非常科学和合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