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热卖和新书出版(2 / 2)

加入书签

回家吧,就要面对自家委屈巴巴的小媳妇。不回家吧,估计李丽质能抑郁了。

为此他一度想让长孙无垢提前发动计划,上书朝廷把推迟年龄的议案给确定下来。

得知事情真相的长孙无垢差点没笑死,但坚决拒绝了他的提议。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习惯不是说变就变的。必须先在民间营造出足够的讨论,才能拿到朝堂上来说。

她的计划是利用遍布全国的医疗体系慢慢告诉外界,低龄产子的危险性。等知道的人多了引起恐慌和重视之后,她在联络京中的贵妇人壮大声势,最终一举改变这个陋习。

前不久她刚开始实施第一阶段的计划,估计还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酝酿才能带动话题,此时还不是上书的时候。

岳山还能咋办,只能忍着呗。

男人,难啊。

不过很快他就没功夫操心这些事情了——华夏文明出版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印刷,《华夏文明》已经囤积了可观的数量,岳山直接动用皇商行的力量把这本书铺遍大唐。

而且价格前所未有的便宜,一本只需要二十文钱,真真是只收了成本费,一文钱不赚。

之前就已经炒作起来的巨大热度,全国无死角铺货,超级便宜的价格,让这本书瞬间成为大唐最畅销的书籍。要是有畅销排行榜,它的销量能比得过同时期四书五经的总销量。

几乎所有的文人都会买一本,亲眼看看到底是什么内容,敢用华夏文明为书名。

结果自然不出意料,这本书的内容瞬间就引起了轰动。

这本书让大家明白了华夏文明的概念,知道了华夏文明代表的是什么东西。不管认不认同这本书里的内容,华夏文明这个称呼得到了一致认可。

无数人开始以华夏文明传承者自居。

即便是旧学派也没有反对这个概念,只是抨击岳山的书乃是一家之言,无法代表华夏文明的真谛,甚至其中有很多曲解杜撰之处。

新学派则兴奋的高呼他们才是华夏文明的真正传承者,也代表着华夏文明的未来。

两排再次打的不可开交。

华夏文明的出版再次引起了文学界站队行为。

少数还抱着纯血汉人血统论的南方世家公开谴责岳山杜撰历史,那些异族怎么会和他们同根同源?别特么瞎扯淡了。

北方世家虽然并不完全认同他们的话,但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逻辑,还是出声支持。

甚至一些原本对新学有好感,却坚持纯血论的人,也站出来反对。

他们连手抨击,确实给华夏文明的传播带来了不便。

然而很快支持岳山的那些人就站了出来。

之前一直就有强调,华夏文明不是以血统论形成的集体,而是来自于文化认同。孔夫子就说过出则夷狄入则华夏这样的话。

所以对于岳山书中所写的,大唐周边的异族都是从中原文明分离出去的支脉大家同宗同源,他们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在这一点上支持岳山的人反而更多,尤其是本身就是出自异族的读书人不管之前是不是支持新学,这次都拼命的为他鼓吹。

甚至一些经常和异族联姻或者本身就是出自异族的世家豪强,也一改之前的态度,开始支持岳山。

这也是岳山没有想到的,一部华夏文明居然引起了世家的再一次分裂,完全是意外之喜。

争论自然需要一个战场,刚刚创办的渭水学报就借此机会异军突起。

王绩还是很有眼光和魄力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华夏文明一出必然会引起文学界的混战,提前招兵买马扩建了渭水学报的编辑部。

在华夏文明刚刚出版的时候,他就已经约了几十位支持岳山的大儒写文章,印刷组的人连天加夜印刷了五万份。

这本书刚刚引起轰动,五万份报纸就通过各种途径出现在了全国最繁华的州县和城市。

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很好买,大城市的书店都有卖。稀缺的是名家的注释,这才是真正值钱的学问。

平时万金难求的名家注释,现在一次出现几十篇,一份还只需要十文钱。读书人争相购买,很快就抢购一空。

渭水学报一举成为天下知。

因为这一期上刊登的全是鼓吹华夏文明的文章,确确实实影响到了不少读书人的想法,一时间让岳山的处境变少了不好。

某些本应该是旧学派固有地盘的地方,一度让支持岳山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这可把那些反对派给气坏了,这不是作弊吗?

他们也想办一份类似的报纸,可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别的不说,成本就承受不起。

渭水学报利用蜡印技术,字体弄的非常小,只有黄豆大小,却非常清晰。所以几十篇文章一张报纸正反面就印完了。

成本被压到了最低,十文钱一张都有的赚。

可蜡印技术别人不会啊,他们想办报纸就只能搞手抄本或者雕版印刷。可不论是手抄还是雕版印刷的字体都比较大,几十篇文章用一本书才能装的下。

那价格就太高了,一般人根本就买不起,除非他们赔钱赚干。

赔点钱他们倒是无所谓,只要能打击岳山抢夺话语权,主要问题是销量。你把书弄出来卖给谁去?

渭水学报可是借助了官方和皇商行两家的力量才把报纸送到全国大部分地方,这些世家在当地能量确实很大,但出了这一亩三分地就不行了。

最可虑的是,人家既然能出第一期报纸就能出第二期第三期,反正成本低,我可以随便出。你们敢随便赔本出书吗?

就在他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好消息的消息。

渭水学报居然在夹缝里写了一份约稿启事,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支持哪个学派,都可以给他们投稿。只要作品质量合格,且不违反大唐律法,他们都会免费帮忙刊载。

那些反对岳山的人将信将疑,渭水学报,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他们真的会刊登反对岳山的文章?

大多数人都不信,但还是有少数人决定试一试。

十天后新一期渭水学报发行,大家无不惊讶的发现,上面真的刊登了驳斥岳山的文章。

而且渭水学报还玩了个骚的,报纸的一面印的全是支持岳山的文章,另一面印的全是反驳他的文章。

各自二十篇,非常的公平。

不光是那些反对派惊讶,就连支持岳山的人也非常不解。渭水学报不是渭水书院创办的吗?这是想干啥?造反吗?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想,渭水学报始终坚持这个做法,每一期都是一面全是支持岳山的文章,一面反对的文章。

见渭水学报真的不偏不倚,那些反对华夏文明的人才算是放下心来,纷纷往报社投稿。

有些人为了方便投稿和及时看到最新一期的报纸,搬到了京城居住。也算是小小的拉动了一下京城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

因为渭水学报‘煽风点火’,关于华夏文明的争论越来越大,渐渐的只要有读书人的地方必然有关于这本书的话题。

那些反对派并没有意识到,随着这场争论,华夏文明的内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他们更没有意识到,看似不偏不倚的渭水学报,却让支持岳山的声音进入了他们固有的领地。

让那些以前只能‘听’他们声音的读书人‘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他们再也无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堵住’大家的耳朵。

旧学派以家族、姻亲、学问等交织而成的那张大网,被渭水学报给撕开了一道几乎无法弥补的裂口。

新学的思想随着这场争论,正式渗透入他们固有的领地,生根发芽。

很快佛道两家入场,所有道观寺庙都开始宣扬华夏文明的内容。

如果说之前的书籍、白纸只给读书人看的话,佛道两家则是把这本书的知识传递给了亿万底层百姓。

比起地位崇高的读书人和高高在上的世家老爷们,百姓更愿意相信和尚道士。

况且他们本来就大字不识一个,也没读过书,心中没有固有的成见,反而更能接受这本书的内容。

而岳山写这本书的时候采用了半叙述半讲故事的形式,即便百姓们不理解这本书的思想,也能记住里面的故事。

原来我们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原来我们的祖先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原来道教是这么来的,原来佛教也是我华夏文明的一份子而不是外来宗教……

反对华夏文明这本书的世家和普通读书人还没有意识到,就在他们打满鸡血和支持岳山的那些人大嘴仗的时候,岳山已经借助佛道两家的力量抄了他们的家底儿。

就在这吵吵闹闹中时间进入了九月份,这天岳山正例行在六扇门坐班。到了下午的时候,一名力士连滚带爬的跑进来告诉了他一个惊天的大消息:

太上皇驾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