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国除3(1 / 2)
安市城被攻破之后李世民率军进宫平壤,岳山并没有分着一起去。不只是他,包括长孙无忌、马周等文官几乎都没有去。
李世民带着一群文官过来本意是帮他处理公务的。
李承乾只是监国,一般事情都可以自己处理,特大事情必须要送到李世民这里来请示才行,甚至朝堂每天发生的事情也要总结送到前线给他过目。
这么多事情李世民不可能自己处理完,一般都是长孙无忌等人先分好类,再一一报送给他。
但这是他们原本的工作,现在情况有变……谁也没想到此战会如此顺利,高句丽马上就要灭了。
武将负责打仗,这后续管理和统治工作就需要文官来了。
如何处置战后的高句丽,就成了当前他们的首要工作。
“这十五个部族约六十万人都已经同意迁往内地,他们让出来的地方刚好可以安置我大唐百姓。”长孙无忌道。
“殿下在两湖道推行的大杂居小聚居实乃良策,此法能大大加快各族融入我大唐。最多两三代人,这些小部族就将成为唐人。”马周赞道。
岳山只是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他没有对外说大杂居小聚居是他告诉李承乾的,没那个必要。他不缺这一点功绩,也不缺这点荣誉。
反而是李承乾更加需要,让给他也无所谓。
大唐对高句丽统治的第一步就是移民,一边把高句丽人往内陆迁徙,一边尽量多的把大唐百姓往高句丽迁移。
让两国的人彻底融合在一起,最后变成同胞,变成唐人。
“收缴高句丽人编写的所有书籍,推行中原书籍,把《华夏文明》和中原王朝史列为必读之书。”
听到这个提议,长孙无忌和马周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诧异的看向他。
马周迟疑的道:“这……恐怕不好吧,会被后人骂的。”
其他人也纷纷劝他三思。
禁绝另外一个国家存在过的历史……连秦始皇都没这么干过,在华夏文明史上堪称第一次。不管是谁,干这种事情绝对会被骂。
岳山早就料到别人会不同意,于是道:“没关系,这件事情你们不用管,我自己处理,到时候你们让下面的人配合我就行了。”
听说他自己负责,大家顿时松了口气就不再多说什么,反正只要不让他们去做这件事情就行。
长孙无忌始终没有发言,他一直在思考岳山为什么这么做。但左思右想都捉摸不透其中有什么玄机,最终只能归结于岳山飘了。
对岳山自己往坑里跳的行为他内心深处还是很开心的。
共事的时间越长两人在政见上的分歧就越大,其中还牵扯到了权力的争夺。
政见上,长孙无忌是标准的老牌贵族思想,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身后名和家族的利益。
岳山呢,说句给自己贴金的话,他的目的是为了华夏文明更加繁荣昌盛,为了让百姓过的更好。
这种思想的差别,体现在治理国家上分歧就非常大了。
比如这次征讨高句丽,长孙无忌就一直要求征用数十万民夫运送物资,确保不会因为后勤问题导致战争失败。
可他完全就没有考虑过这么做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灾难。在他看来百姓多的是,死就死了。
而岳山是坚持反对肆意征用劳役的,就算征用也要慎用,尽量保证民夫的人身安全之类的。
因此两人没少争执,后来岳山灵机一动想到用移民充当民夫的点子,这件事情才算解决。
两人在权力方面也存在争斗,主要是长孙无忌往岳山的势力范围掺沙子。
比如棣州,许多官员都是他安插过去的人。比如大理寺为首的司法体系,他也拉拢培养了许多懂法的人进入提刑司。
双方争夺最激烈的还要属科举体系。
学政体系和科举体系都是做官的途径,却都掌握在岳山手里,他这个宰辅兼吏部尚书自然很不爽。
学政体系还好说,在推广新学打击山东文化士族上他们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没有争抢的必要。
关键是科举体系,必须要掌握在政事堂和礼部手里,不能让岳山这个外人插手。
所以这几年他一直利用吏部尚书的身份往科举系统里安插人手。
他的做法自然遭到了孔颖达的反抗,你安插人手是吧?行,脏活累活背黑锅的活儿全给他们干去。不干?那就光明正大的把你踢走。
长孙无忌几次都恨不得直接把孔颖达给踢走,然而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不会允许他这么做,应该说皇帝才是最擅长掺沙子的人……你们这些朝堂核心重臣相互争权夺利才是他最乐意见到的。
不过长孙无忌也不傻,他很清楚自己和岳山是有分歧,但共同利益更多。
所以双方竞争的烈度一直都保持在大家都能接受的范围内,不会真的成死仇。通俗点说叫争而不斗。
甚至可以说,如果对方遇到了致命危机,他们绝对是第一个出手相救的人。
这就是岳山娶李丽质带来的最大好处之一,要是没有这桩婚事,长孙无忌的手段会比现在黑十倍百倍,直接下死手都不是不可能。
想想历史上的刘洎,就是因为和长孙无忌政见不合,又不懂得妥协,就被长孙无忌联合褚遂良给整死了。
岳山的政治智慧远不如刘洎,要是没有这层亲戚关系没有共同利益,长孙无忌早就开始布局收拾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