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1 / 2)
欧阳通拜师王绩之后就搬进了渭水书院学习——为了维护书院凭成绩入学的规定,他并不是书院正式学生,只是跟随王绩学习顺便去听听别的老师讲课。
后续还是要参加入学考试的,一日考不上一日就不能以书院学生自居。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走个过场,但有这个过场和没这个过场是两回事儿。
欧阳询也说话算话,把家中珍藏的书籍和自己的心得全部送给了文字研究院。
岳山马上就组织人手进行誊抄校对,下一步就是制作雕版大规模印刷。誊抄结束后他准备把原本还给欧阳询,却被告知不用了,都送给书院了。
他就觉得这事情有些异常,这些东西可是一个家族的底蕴,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
让人去打听得到了一个很让人无奈的答案。
后继无人。
欧阳询有四个儿子,三个年纪大的资质平庸,甚至可以说有点不肖。他还活着都有人敢打这批书的主意想拿去卖钱,等他死了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
唯一有天赋的欧阳通年纪太小还是续弦所生,无力和三个兄长争夺家产,想守也守不住。
原本欧阳询都已经认命了,反正事情都这样了烦心也没用。还不如看开点,等他死后这些儿子爱咋咋滴,反正他也看不到了。
谁知道幼子欧阳通入了岳山的眼并拜入大儒王绩的门下,情况自然就不同了,他要为欧阳家的传承,为幼子做长远打算了。
把藏书捐给文字研究院,一来可以保护这些书,二来给欧阳通积累一点人情资本。
这还不算完,把书捐掉之后他又把四个儿子叫到一起给他们分家,并邀请了交好的名宿做见证。
所有家产都给了三个年纪大的儿子,给幼子欧阳通就留了一所小院和一间长安城内偏远角落的铺面。
并且强调从此兄弟四人各走一边永不向干。
四个儿子还没说什么,交好的朋友先大惊失色先劝了起来。
你这个做父亲的不教导他们兄友弟恭就算了,怎么还主动让他们断绝往来呢?以后让他们兄弟如何相处啊。
可是欧阳询铁了心要这么做,谁劝都没用,最终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三个兄长高高兴兴的把家产瓜分了,各自过起了梦寐以求的日子。
欧阳通带着母亲徐氏搬到了小院里居住,那间铺面也有徐氏亲自经营,卖点针头线脑给人缝缝补补,日子紧巴巴的也算过得去。
欧阳询自己也不愁没人养,他还是朝廷男爵退休的太子率更令,只要他活着就是一宝,三个儿子都抢着要养活他。
只是根据风俗他还是住在了长子家中,由长子养老送终。
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岳山感慨万千,这就是人间真实啊。
欧阳通不愧是十三岁就孤身一人躲过灭族之祸仅以身免,之后又靠着能力一步步爬到今天这个位置。
期间统兵打过仗,又当过文臣为天子牧民,是个文武全才之人。别看年龄大了脑子却一点都不糊涂,关键时刻能下的了决心做出取舍。
欧阳通看似在分家的时候吃了大亏,却也跳出了家族的枷锁从此海阔凭鱼跃。
王绩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准备把欧阳通母子接到书院居住,不过被岳山阻止了。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对他的一种磨砺和锻炼,今日的清贫将来会变成最宝贵的财富。”
“欧阳率更如此安排自有他的深意,你贸然出手只会打破他的计划。”
王绩不是那种不听劝的人,当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从此对欧阳通的教导更加认真,要求也更加严格。
……
且说回甲骨文之事。
王绩一口气邀请了三十几位书法大家、史学家和金石方面的高手。
这些人一开始并不是很相信什么殷商古文现世这样的理由,之前从未听说过殷商甲骨文,突然冒出来确实很值得怀疑。
但出于对王绩和岳山的信任还是来了。
亲眼见到甲骨,确认上面的痕迹不是伪造之后,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比起初次见到甲骨的王绩和欧阳询也还不到哪去。
有了这三十多位名宿的加入,甲骨文破解工作终于展开。
“以前我们认为文字的发展是先有金文,再有篆文,再有隶书,乃至楷书、行书、草书。”
“但这里面有个违背常理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金文不可能一诞生就是如此的完美。那么在金文之前文字是什么样子的?”
“以前我们没有谁研究过这个问题,以为文字一诞生就是金文那样。现在这个理论可以推翻了,或者说需要修改了,甲骨文才是文字的起源。”
“文字注重形、音、意,甲骨文应该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研究的方向就是这三方面。”
“首先确定它字形,甲骨在土里埋藏了几千年,必然会遭到破坏,我们要想办法排除万难确定字形。”
“然后是字意……华夏文字发展是有顺序的,从甲骨文演变成金文,演变成篆文,到隶书,楷书。我要要找到那个字的演变过程,最终确定他的意思。”
“最后就是字音,这个才是最难的。几千年的发展文字都有过几次大的改变。口音的变化更大,谁也不知道几千年前的古人的口音是什么样子,只能慢慢揣摩找规律……”
“单个的文字是最难以破译的,最好能找到它的原篇,在整篇文章里才是最好破译的……”
岳山把前世自己知道的破解甲骨文的一些方法和要求告诉了众人,在取得一致意见之后,研究工作展开。
本来这些人都做好了从零开始攻坚的准备,但真正开始工作才知道,岳山已经提供了几百字的译本。
虽然很惊讶他是怎么破解的,但一句神仙子弟就解释了一切。
虽然这个身份给岳山带来了许多隐患,但有时候是真的好用。一切异常都归于神仙就可以了,没人会多说什么,也没人会怀疑。
有了这几百字的译本做参考,破译的速度快了许多,起码跳过了最开始的一无所知全靠猜这个阶段。
工作刚开展没多久,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样本太少。
虽然医学院已经全力搜罗流传在外的甲骨,但数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多,至今为止才收集了不足一百块。
这么点数量无法满足研究的需求,迫切需要更多的样本,于是挖掘遗迹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
但遗迹的挖掘并不是那么简单,考古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岳山对这方面没有任何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