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百日涪城大会(1 / 2)
听说刘备去了益州,孙权发觉上当了,气愤异常。
孙权认为刘备之前欺骗了他,口口声声不忍心看他进攻刘璋,现在却自己先下了手,典型的两面派做法。不过,客观地说孙权生这个气没有必要,更没有道理,刘备是应邀前去益州的,现在并没有表明抢夺益州的意图,而即使是那样,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道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孙权不管,反正觉得上当了,很生气。
一怒之下,孙权做出决定把妹妹接回江东。现在两国交恶,经常互相召回大使,孙权的做法可以理解为这个。孙权直接派大船来接人,孙妹妹这时应该住在公安,诸葛亮、赵云在此留守,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孙妹妹要回娘家,诸葛亮、赵云都不好阻拦,也没办法说去益州请示完刘备再放行。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领导的家务事。
最后只得让孙妹妹走,可孙妹妹玩起了阴的,不仅自己走,还要把刘备4岁的幼子刘禅一起带走。刘禅不是孙妹妹所生,他的母亲是已故的甘夫人,孙妹妹可能比较喜欢这个孩子,平时就由她带着。趁众人不备,孙妹妹把刘禅抱到了船上,眼看就要带往江东了。刘禅要是这么丢了,诸葛亮肯定没法跟刘备交代,幸好赵云和张飞及时得到消息,马上带兵从陆路赶到前面,勒兵截江,把刘禅抢了回来。
孙妹妹的举动,一种理解是出于爱孩子的心理,虽然她跟刘备结了婚,但还没有孩子,跟刘禅待了一段时间,有了如母子一般的感情,走的时候没多想,就带上了;另一种理解是孙权的安排,刘禅不是普通的孩子,是刘备唯一的血脉,弄到江东就是人质,以后跟刘备讨价还价,这就是最好的筹码。
分析起来,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但赵云等人反应及时,避免了这次危机。这是赵云第二次救幼主,刘备走时特意任命赵云为后方警备司令(留营司马),做出这样的安排就是针对孙妹妹的。刘备早就觉得这个新夫人一向无法无天,自己在的时候尚且骄横不法,如果自己不在,恐怕没人能约束住,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刘备认为赵云平时比较威严,能压得了阵,所以让他掌管内务。
刘备率领大军沿长江西进,越过益州最东部的门户鱼复就进入到了刘璋的地盘。鱼复又称白帝城,这个名字大家都不会陌生,它附近有个要塞叫江关,是扼守三峡东口的据点。
大军进入江关,现在三峡已经出了“平湖”,成为著名的风景区,但在当时这里是极险的水道,两岸也罕有人烟。刘备率大军乘船,先后过朐忍、临江、平都、枳县等地,来到益州东部最大的城池江州。
江州,今称重庆,是益州刺史部所辖巴郡的治所。巴郡太守名叫严颜,是益州本地人,也是反对刘备入蜀的益州人士之一,多次劝说刘璋,刘璋不听。听说刘备真的来了益州,严颜不禁捶胸长叹:“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把老虎放出来保卫自己。在严颜看来,这就是引刘备来益州的后果,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大政方针取决于刘璋,严颜不能不执行,只得放刘备过去。
刘备继续前进,如果仍然一路向西的话,下一站就是成都。不过之前刘璋跟他有过约定,荆州的人马不去成都,而是去成都北面的涪城。涪城不是今天的涪陵,而是绵阳,距成都120公里,是成都北面的门户。听说刘备如约而至,还带来数万精兵,刘璋很高兴。他亲自赴涪城与刘备相会,为显示对刘备的欢迎,刘璋是率领3万多步骑去的涪城,一路上车乘帐幔,精光曜日,很威风。
到了涪城,双方相见,无比亲热,刘璋下令就地摆下盛宴,给刘备及其手下将士们接风洗尘。这是一场超级大酒宴,参加的人数多达数万,刘璋不仅跟刘备喝,还和刘备手下的将士喝,一口气喝了上百天。刘璋还下令拨给刘备一批物资,包括米20万斛,马千匹,战车千乘,以及缯絮锦帛等,作为替自己攻打张鲁的一部分报酬。
刘璋还以益州牧的身份表奏刘备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此前刘备有左将军、荆州牧的头衔,一个是朝廷给的,一个是孙权表奏的,现在又添了两个,其中大司马在三公之上,司隶校尉相当于州牧。作为回报,刘备也表奏刘璋为镇西将军,兼任益州牧。
这不是空头人情那么简单,也许包含着双方的某种约定,从刘璋方面说,你帮我打了汉中,让我的益州牧实至名归,我就支持你向外发展,攻取司隶校尉部。之前介绍过,司隶校尉部是东汉十三个州之一,也简称司州,洛阳就在其中,长安也归司隶校尉部管辖,曹操设雍州刺史部后长安划了过去,尽管如此,司隶校尉部仍有天下第一州之称,目前基本都是曹操控制的地盘。
刘璋其实对刘备还谈不上完全放心,否则就不带着3万人马来涪城喝酒了。在刘备这边,的确也有人劝他趁机下手,一举解决了刘璋。
第一个劝他的是法正,他转达的是张松的意思。张松还在成都,他让法正悄悄告诉刘备,如果在涪城动手大事可成。应该说,这的确是个机会,刘备如果出其不意动手的话,拿下刘璋没有太大悬念,张松趁机在成都起事,之后协助刘备占领成都,益州本来就派系重重,地方势力纷纷坐大,到时候各地不战可定。然而,对这个建议刘备拒绝了,他对法正说:“这是大事,不能太仓促。”
第二个劝刘备的是庞统,他也觉得现在动手胜算很大:“借着这个机会,正好把刘璋抓起来,那就免去用兵之劳而可坐拥一州了!”对庞统的建议,刘备同样给予拒绝:“才入益州,恩信未立,不能这么做。”
刘备拒绝法正和张松,给出的理由是不能太仓促,应该说这个理由相当笼统,而后面说给庞统的才是他的心里话。作为一个战略家,刘备关心的并不是夺取一州的地盘,他在乎人心。现在益州百姓都知道他是受邀而来,刘璋又如此盛情厚义,他对益州没有任何建树,却趁机发动政变,即使得手,也会让益州百姓心寒。
取地盘易,取人心难,益州迟早要取,但必须到了火候再说,不能操之过急。
欢娱百余日,刘璋回了成都。
按双方约定,刘备将率所部加上刘璋增拨的兵马向北进攻汉中。有史书称此时刘备的总兵力超过3万人,不过结合前文分析,刘备来益州时自己就带了“数万人”,法正、张松又带“数千人”给他,刘璋又为刘备增兵,其兵力远远不止这3万。
手握重兵,如果现在向成都杀个回马枪,刘备仍有胜算,但他仍不着急。刘备率部由涪城向北进发,一直到了葭萌,才不走了。
葭萌,广汉郡辖下的一个县,在古嘉陵江上,介于今四川省剑阁与广元之间,现称昭化古城,分布着众多三国遗迹,是保存较好的三国古城遗址之一。
葭萌的地势很有特点,它依托着嘉陵江和牛头山,当时嘉陵江被称为西汉水,以与流经襄阳、由夏口注入长江的汉水相区分。西汉水宛转曲折,将牛头山包围,从高处俯瞰,山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葭萌就处在“太极眼”上。离葭萌不远有一处白水关,是益州北御张鲁的最后一道防线,刘璋在此设白水军督,相当于边防军区,所辖各部称为白水军。白水军督名叫杨怀,副手叫高沛,刘璋下令,他们都归刘备指挥。
刘璋希望刘备能抢在曹操之前拿下汉中,解除益州的北部之忧。但刘备不着急,到了葭萌就在这里住了下来,不提北进的事。
刘备来葭萌是建安十六年(211)12月,离开这里的时候已是次年的年底,也就是说,他在此一住就是一年。这一年里,刘备没有向北方用过一次兵,对外他只做了一件事: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刘璋父子治蜀,精力都耗在了上层斗争方面,对于百姓关心不够,刘备兵精粮足,不用管别的事,要收买人心那还不容易,况且对刘备来说,这些正是他的强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