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得出现奇迹才行(2 / 2)

加入书签

老凌跟他家里人的关系不怎么好,只有安雅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

部队虽然会安排的有人过来照顾,但是他不放心,他要一直守在老凌的身边,随时跟他唠叨些话。

说不定等到下一秒,老凌就会被他叨得睁开眼,没好气地嫌弃一声“啰嗦”,还会送他一个大白眼……

见自己的话成功安抚住了洪星,年长医生默默转回头,看向依旧无知无觉的凌彦山。

能打的药都已经打了,现在还一直吊着水,可是伤者的生命指征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线,随时都存在往下掉的危险。

一旦各项指征往下掉……

他虽然安慰洪星说病人自己的意志力和信念也很重要,可是那都是一些情况并不算危急的病患。

像这位凌同志这样伤得重的,要真想抢救成功,估计得出现医学上的奇迹才行……

中午12点,运输机在军用机场降落,天空飘飘扬扬地下起了雪;如果再晚一点,估计这天气就没办法这么平稳地降落了。

几乎是一打开舱门,安雅就顶着风雪跑了过去,却在靠近担架的时候,生生刹住了脚,给后面赶上来的医护人员让开了路,自己只敢站在一边紧紧盯着被连着担架一起扛下来的凌彦山。

凌彦山脸上和身上的血污早就被清洗干净了,看起来没有刚被找回来时那么凄惨。

不过头脸上刮擦的伤口一时半会儿地也痊愈不了,原本硬朗的脸上好几处青紫,嘴唇却因为失去血色淡得发白。

安雅紧紧咬住了嘴唇,看向两边交接的医生。

托那封手信的功劳,直接过来接机的是安雅点名要请的协和和军总的两位全国有名的医生,赵斌教授和张航教授。

如今的华国医学,在重症医学科上还只有雏形,这两位教授,正是之后建立了华国重症医学科体系的大拿。

两人在重症血流动动力学、重症呼吸、重症心脏、重症肾脏、重症感染、重症超声、重症神经、重症凝血、重症营养代谢及重症护理等多个领域,都堪称是翘楚。

跟一路陪护过来的医生简单交谈了几句,赵斌和张航立即让自己的团队将凌彦山接手了过来:

“病人可能已经深度昏迷有15个小时以上了,除了大量失血,还存在脑内伤的可能,我们需要详细的ct影像资料。”

陪护过来的年轻护士立即把一个牛皮纸大袋子递了过去:“两位教授,这是病人之前做的各项检查,包括ct的结果都在里面。”

赵斌的一位学生把袋子接了过去:“这个我们只能作为参考。”

赵斌一边撑着伞跟着担架急走,一边回过头温声解释了一句:

“不是说不相信你们的检查结果,而是通过我们这边的仪器,能够让我们更精准也更熟悉一些病人的情况……”

安雅小跑着紧紧跟在担架旁边,一边竖着耳朵仔细聆听赵斌的话,一边紧张地盯着凌彦山。

有一片雪花穿过大家撑起的雨伞的间隙,飘落到了凌彦山没有吊水的那只手上。

安雅一眼瞧见,急忙插空伸手过去,轻轻将那片雪花从他手上扫去,握着他的手往棉被里塞了塞,重新把棉被扎紧。

一直紧跟在旁边的洪星突然叫了起来:“刚才我看到老凌的眼皮颤了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