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李招娣虽然时常在三姐妹前,念叨着外婆家的不容易,可是明眼人都能瞧得见李家男人在干活方面,几乎是没付出什么劳力。
刘大丫虽然觉得不应该这么想,可是却真心认为自家被称作懒汉的四叔,都还比她的那一些小舅舅们强上许多。
至少,四叔想偷懒的时候,可还有刘三婆子在后头盯着,就是躲懒也有限度。
不像李家的男人,就连喝一口水都还得由家里的女人捧到跟前。
李家是远近驰名的穷困人家,自然是事出有因。
也因为李家男人的不重用,老李氏也就把三不五时地往女婿家来打秋风,刘大丫就见过好几次,李招娣偷塞钱粮给娘家的景象。
俗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
这外婆一家子,旁人都知道是填不满的窟窿。
刘大丫是一个普通农家长大的姑娘,不懂得太多的大道理,但隐约明白李招娣这样一味贴补娘家的行为,似乎是不太可取。
然而,这做人晚辈的,是没资格对长辈指手划脚,尤其是未出嫁的小姑娘,更是得谨言慎行,不然很容易就坏了名声。
刘大丫的眉宇轻轻捻起,或许是心上压了事情,小姑娘逐渐长开的姣好脸蛋就不禁带上一点愁绪。
本就是含苞待放的鲜花年纪,刘大丫哪怕身着不起眼的粗布衣裙,但她得天独厚的温柔气质,及袅娜纤巧的体态,加上虽然略黑,但仍然看得出比李招娣更胜一筹的秀美脸蛋。
几乎不用特意伪装,刘大丫就无端给人一种惹人怜爱的感觉,这可比李招娣的装模作样强上无数倍。
以农家女来说,刘大丫的样貌无疑算是出挑的。
刘三丫的眼神里忍不住充斥着嫉妒的情绪。
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她用略显粗糙的掌心摸了摸自己还是一团孩子气的脸颊。
大房的三姐妹中,刘三丫的长相无疑是最不出采的。
当然,刘三丫也不算丑,至少有中上美人的水平,比起二房的两个堂姐妹,刘三丫还算是好看的。
不过,人就是容易不满足。
刘大丫没注意到刘三丫一时嫉妒兼怜悯的眼神,她反倒注意到方才妹妹鬼祟的样子,于是像是想起问道:“对了,妳刚才溜去哪里?”
刘三丫的眼睛咕溜地转,仿佛正在考虑是实话实说的好,还是随口找一个理由。
刘大丫瞧她故作精怪的怪样,忍不住轻敲她一记:“做什么样子,也不怕让其它人见了笑话。”
家里的客人是走了大半,可是各房的亲戚却都还没走光,刘大丫看着二妹一副还没长大的作态,眉心的愁态立即散掉大半,甚至感到有些好笑。
当然,刘三丫比从前更加活泼的模样,刘大丫见了只有欢喜的份。她毕竟是一个好大姐,刘三丫的这种变化,在农村生活其实是一件好事。
若是只会像是一个闷葫芦似的,某一方面,其实也代表着容易被人欺负上门。
十三岁的姑娘家能够帮家里做很多的事情,李招娣先前自觉没帮刘家生一个大胖儿子,很多家务活几乎还不用别人分配,这人就自己全揽上身。偏偏李招娣又只有一个人,一大摊的家务活自然还是得找人帮忙,于是最大的闺女刘大丫,就得时常帮衬自己的母亲。
应该说,大房的三个姑娘,无论是不是情愿,都早已被李招娣训练出勤快的性子。
只是刘大丫是一个心善又有责任感的好大姐,为了让自己的两个妹妹松快一些,她做得家务活几乎就占了大半以上。
因为不一定能每分每秒盯着妹妹,这小姑娘以前就时常担心自己的妹妹,会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受人欺负。
还好二妹转了性子,现在肯定不会再随意地受人欺负!
孰不知,这头刘大丫对妹妹的性格有想法,那一头的刘三丫也对这大姐的性格也有其它的想法。
不想到还好,刘三丫猛然忆及起大姐一早似乎还勤奋地为其它婶婶做事,一阵不舒服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在刘三丫心里,这些叔叔及婶婶就是蚂蝗,只会扒在大房身上吸血,什么打断骨头连成筋,刘三丫是半点也感受不到。
上辈子,她婆家出事时,几乎是求爷爷告奶奶,可就没有一家愿意帮助她,明明只要借一下钱,她男人就不会出事,可这一些叔婶却各个都冷眼旁观,甚至冷嘲热讽。
每次想到这里,刘三丫都气红了双眼。
刘三丫却也不想一想,她这借钱并不是一次两次,正所谓事不过三。更别说,刘三丫不只借一次钱而已,来来往往总共有五次,而且她还次次不还钱!
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谁能把钱这么给她糟蹋?
尤其,借钱的原因还是因为赌钱,刘家能让刘三丫借上五次,旁人都得说一声仁至义尽。
当然,自私的人想得永远是自己,刘三丫早在娘家不借钱,就早已把先前的恩惠给忘了一乾二净。
刘三丫只留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她男人再不成器,也是她孩子的亲爹,这些亲人怎么能那么没良心,让她孩子年纪轻轻就没了爹!
总归一句,刘三丫是打从心底恨上了娘家。
重来一回,刘三丫也确实地付诸行动。
以前李招娣就常在孩子的耳边叨念,要不是他们大房这么任劳任怨,其它几房怎么可能有好日子过?
刘三丫最初是没放在心上,可是午夜梦回,对于亲娘说得话倒是愈来愈觉得有道理。
四房都是一堆光说不做的懒货,二房也是说得比做得多,三房也就只有三叔一个劳动力,五叔更别提了,打小就只会读书。
有记忆以来,干活最少的莫过于五叔。
刘三婆子时常对几房洗脑,刘家要摆脱泥腿子的困境,全家就只能靠五叔。
刘三丫打死都不会再信这种鬼话。
五叔的书读得好不好,刘三丫并不清楚,但是私心里却认为一切都是刘三婆子的夸大其辞,否则五叔不会一到科考,就有祸事缠身。
想到这里,刘三丫就有一些不屑:“早不早,晚不晚,偏到了科考才出事,这是把谁当傻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