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吃嫩草(1 / 2)
王小芸说道:“你们也真是不容易,就算考个秀才,都要考三场,而不是一次就能定下,对人真是太折磨了。”
柳文升笑笑,说道:
“若真算起来,根本就不止考三场了。
就单单说这童生试,要过的第一场’县试‘,就要考五场,一天一场,就这第一场都要刷下些许人来,剩下来的每一场都要淘汰掉一些人。
五场下来,每个县城留下的也不过几十人。这几十人过了这次考试还不算,还要考接下来的府试。
府试要去府城考,考生也都是过了本次县试各县的考生。
府试也不是一场就过,也是需要考过三次才罢。
跟县试一样,每一场都要淘汰掉一批人,最后三场全过,留下来能中的,才有这童生的身份。
这童生,也是大部分读书人的终点了。
很多人,考中了童生,此生却是再也考不取秀才了。
当然,中了童生,以后就都是童生身份,如果再考秀才,只需要参加每次的府试就可,这县试和府试就无需再考了。
这县试和府试若是有哪一场没能过,下一次的科考,则需重头再考,所以,也是相当磨人心性。“
王小芸想不到,考个秀才,甚至是童生,都要经历这么多重重考验,怪不得古代的读书人就算是个秀才,都是读书人莫大的荣誉了。
这层层考试下来,跟现代的高考无异。
考中童生,就是上了普通本科。
而考中秀才,则就是上了985啊。
像柳文升这样能取得廪生身份,还是案首身份的,岂不是就是北大清华的尖子了?
王小芸越想越兴奋,好像自己嫁了个学霸一样,特别的崇拜柳文升了。
这次,王小芸是实实在在的心服口服外加敬重有加,夸赞道:”相公果然是人中龙凤,能在这残酷的层层考验中脱颖而出,想必举人也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了。“
柳文升的案首身份相当于现代高考中的各省状元身份了,他再考举人,也就类似于清华北大的学生考研究生吧。
虽然王小芸知道古今的对比没什么意义,可是一叶知秋,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
柳文升虽然知道王小芸说的也没差,可是自己没去考过,怎么也不能就这么确定能够考上的。中间的变数也总是有的。
比如,一不小心卷子上滴了一滴墨水污了卷子,这个考生的这次科举就算是终结了。
考场上,除了各种不可预知的客观情况以外,就连考生的体能都是一大考验。
甚至有很多明明平时学识优秀的学子,就败在了这体力不支上。
毕竟,连考九天,有不少考生是中途被差役们给抬出来的。
历史上甚至发生过几起考生因为紧张过度,体力不支,最终死在考场的惨案。
柳文升没有回答王小芸的话,因为他自己也没有万全的把握能考中举人。
他虽自信自己的才学,可也早就抱着落榜几次的准备的。
他还小,到明年科举时,也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
望眼本朝乃至历代科举,三十岁之前能中举的人数都是寥寥,何况他才十几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