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南北议和,罢兵停战上(2 / 2)

加入书签

也是在警告士颂,最好在交州老实待着,不要觊觎荆州的土地、更不要胡乱挑衅,否则士祉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了。

“哈哈--皇叔言之有理,如今奸雄窃权、天子蒙尘,天下九州动荡不安,士家既然身为臣子,更应该为君父分忧,为国家效力才是!

萧逸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纵然百越蛮荒之人,也知其凶悍之名,近日的襄阳大战,萧逸大败江东人马,很快就会挥师南下了,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皇叔捏一把冷汗!

士家联络百越部落,集结了八万精兵,就驻扎在边界上,愿意助皇叔一臂之力,与萧逸决一死战!”

士颂还是笑嘻嘻的,不但自认为汉家臣子,还提出了助战的要求,看起来正大光明,其实是包藏祸心。

萧逸趁大胜之余威,随时可能挥师南下,如果士家出兵相助,倒是一个不错的盟友,问题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出兵肯定要报酬的!

届时割取土地是其次,一个‘勾结蛮夷’的罪名,刘备一方可承担不起呀,那会受天下人唾弃的,尤其蛮兵穷凶极恶,一旦放他们进来,荆州百姓就要遭殃了。

可是直言拒绝吧,又怕士家人恼羞成怒,直接杀奔荆州来了,届时北有萧逸、南有蛮兵,刘备腹背受敌之下,恐怕招架不住呀?

“六公子一路鞍马劳顿,想来是饥肠辘辘了,本皇叔已经备下酒宴,为公子接风洗尘,等吃饱喝足之后,咱们再详细商议国事--请!”

“还是先谈大事吧,吃饭饮酒不着急,本公子身体扛得--将军轻点、轻点呀!”

…………

刘备何等狡猾呢,立刻用个缓兵计,想把士颂给稳住了,再与几位谋士商议对策,最好不让士家出兵、也不得罪他们!

士颂也不是傻子,知道一鼓作气的道理,死活要先谈国事,而且仗着身强体壮,把几名来劝说的侍从,推搡的东倒西歪!

结果赵云迈步过来,一只手攥住了士颂脖领子,犹如成人提鸡雏一般,硬给拽到后面去了,亲自陪他‘喝酒吃肉’……而士颂带的侍卫,也被人监视起来了。

接下来,刘备与三大谋士,开始商议对策了,对这些蛮夷之人,是敌是友、是战是和?

“大汉江山社稷,乃是高皇帝百战开创的,历代先皇无论愚贤,皆坚守祖宗基业,一寸一分不让蛮夷,望皇叔引以为鉴!”

“蛮兵虽然悍勇,却不通兵家之道,胜则劫掠财物,败则一哄而散,属下愿领一支人马镇守边界,必不让其迈进一步!”

“可以先扣留士颂,作为人质控制士燮,若是蛮兵敢犯荆州,就先斩其子祭旗,再与其决一死战!”

……………………

三大谋士才高性傲,在谋划上往往有冲突,这次却出奇的一致,反对与士家结盟、更反对蛮兵入境,还要与之决一死战!

腹背受敌的危险,他们当然一清二楚了,可是大汉几百年以来,一直开疆拓土、鞭挞异族,骨子里高傲至极,别说和蛮夷结盟了,就是平起平坐,也是一种莫大侮辱呢!

而抗击异族的英雄,则被人们推崇备至,汉武帝成为千古一帝,卫青、霍去病名垂青史,就是因为他们北伐匈奴,为汉家赢得了尊严!

不见诸侯们书写檄文,痛骂曹操罪状之时,却很少提及萧逸吗,因为他败匈奴、屠胡羯、灭氐人……开拓西域之地,又夺回河套平原,有大功于江山社稷,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诸位不必担心,我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岂能与蛮夷勾结,败坏了祖宗的名望呢?”

“士燮老贼不出兵也就罢了,百越蛮兵敢进荆州一步,本皇叔亲统大军讨之,纵然是血溅沙场、马革裹尸,也要保我大汉金瓯无缺!”

当初士家游说孙权、曹操,都被二人严词拒绝了,就连士祉也下落不明,十有八九遭了毒手,十有八九是萧逸干的!

刘备一向以曹、孙、萧为敌,处处都要比较着,人家都是硬骨头,自己岂能失了气节,这股心气决不能输!

可是南北夹攻、腹背受敌,刘备军真心招架不住,如何想一个办法,稳住南、北其中一方,再与另一方决战,胜算可就大多了!

就在众人愁眉不展,没有应对计策之时,亲兵们前来禀告,府门外又来了一位使者--郭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