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食盐的战争八(1 / 2)
突利可汗要求追加交易物资的密信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李世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发雷霆,相反对与突利可汗的表现了然于胸:‘哼!果然不出本王所料,如果阿史那什钵苾不坐地起价那就不是蛮夷了。不过,真正要提防的是图例手下那支名为御风者的卫队,如果这支卫队被其他敌对势力所用,那么本王恐怕会死无全尸了。’一想到长孙无忌信中说道,那卫队中只是两个功夫最差的人就能相互配合,将一头体型巨大的公牛连皮带肉的刮的干净,一丝不剩。想到这里。李世民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来人啊!通知柴绍大人,让柴绍大人依照长孙大人信上所说,追加两倍的物资,由柴大人亲自押送,送往突厥。”
“是!”青盐成功从突厥运回,对于关中一带的盐荒有了一些缓解,但是,根本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百姓们的日子还是很苦,穷苦人家食用淡盐的情况还有很多,一位隐居在长安郊外的老人对着长安城说道:
“该是我出山的时候了。”
青盐运回长安后,李渊嘉奖了李世民几句,但是李渊知道,突厥人是不会放手的,随时可能再次卡住李唐的脖子,只有重新得到巴蜀的井盐和山东江淮的海盐才能彻底解决。最近这几天,不但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在想办法,李渊也在静静的思考着。并且在宫门外面张贴皇榜,悬赏万两白银求良策。
“皇上,皇上!”李渊正在思考着,李渊身边的贴身太监残月公公在李渊身边轻轻的喊道:
“什么事情?没有看到朕在思考吗?”
“是!奴才该死,只是奴才看到皇上为了解决关中盐荒这样殚精竭虑,奴才看到眼里,心里不知道有多疼,今天正好有个人在宫外面说他可以帮陛下解惑,所以奴才已经把那个人领了过来,陛下如果不开心的话,奴才这就去把他赶走。”残月公公正要前去,李渊叫住残月公公:
“回来,朕说过让你把那个人赶走了吗?把那个人给朕叫进来,让朕看看!”残月公公答应道:
“是!陛下有旨,宣!”残月公公将那个人喊了进来,那个人低着头,躬着身子走了进来。
“臣参见陛下!”李渊听他的声音觉得耳熟:
“嗯!看你走路的姿势,看的出来你是做过官的,抬起投来。”
“是!”当那个人抬起头来后,李渊大惊一声:
“时文兄,是你!”来的人名叫萧瑀,出生于后梁帝王之家,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萧詧,是后梁宣帝,父亲名岿,是后梁明帝,萧瑀九岁那年,被封为新安郡王,姐姐是隋朝晋王杨广的妃,后跟随其姐进入长安。作为皇子萧瑀在父母的呵护、在无比优越的皇城江陵成长,他九岁被封为新安郡王,开皇七年,萧瑀随兄长萧琮入隋,之后便定居长安。后来,萧瑀以皇后之弟的缘故,被前隋皇帝杨广委以机要事务,官至内史侍郎,独孤皇后还把她娘家兄弟的一个女孩嫁给了萧瑀,使萧瑀跟隋皇室更增加了一层关系。换句话说,跟李渊也有了亲戚关系。后来杨广雁门被围时,形势十分危急。萧瑀劝谏炀帝,赦免高句丽的罪过,可突厥大军撤走后,隋炀帝又懊悔听取萧瑀公开宣布赦免高丽的建议,当即免去萧瑀内史侍郎之职,贬任河池(今陕西凤县东北)太守,并且要萧瑀立即赴任。所以后来杨广巡幸江都,萧瑀没有跟随。后来杨广江都罹难,萧瑀发现天下即将大乱,便挂印辞官,隐居在骊山脚下。当发现李渊张贴的解决盐荒的榜文后,萧瑀觉得自己还会在仕途上有一次绿色曙光,所以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求见李渊。
“来来来!时文兄,自从当年长安一别,我们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今天我们不谈朝政,就谈私交。”
“是!陛下。”李渊热情的招待着萧瑀,不断的为萧瑀敬酒,并不是李渊对萧瑀有多少亲戚之情,而是因为,当初前隋皇帝杨广对李渊有所怀疑,为了抱住自己和妻子子女的性命,李渊对萧皇后和萧瑀送了不少的金钱财物。如今,李渊已经贵为天子,而萧瑀现在无官无爵的,身份地位的反差使李渊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而萧瑀知道李渊的心思,一个劲的奉承着李渊,只要是李渊敬过来的酒就拼命的喝,直到把自己喝的酩酊大醉,李渊才放过萧瑀。到了第二天,萧瑀酒醒后,残月公公站在他的身边:
“先生酒醒了。”
“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皇宫啊!”
“啊!”萧瑀一听说这里是皇宫,马上将自己的头发散开,对残月公公说:
“请公公带罪民前去参见皇帝陛下,罪民想向皇帝陛下请罪。”残月公公点点头,将萧瑀带到了李渊的面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