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 / 2)
眼下还不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楼梯间隐约传来脚步声,夹杂着三五句交谈,颜珞笙唯恐“微服出巡”的宣王殿下给人撞个正着,忙后退一步让他进来。
室内漆黑,她借着从窗棂透入的月光,点起方才熄灭的灯。
“殿下,您失约了。”
她话音淡淡,可不知为何,姜义恒竟从中听出些许委屈的意味。
回想开门那一瞬间,她神色凝重,几乎是夺路而出,他心中大致有了猜测,温声解释道:“抱歉,沈岷的人姗姗来迟,我必须当着他们的面做完整场戏。”
颜珞笙上下打量他一番,确认并无异状,终于明白“遇刺”是他为了对付青奚国君而自导自演,顿时好气又好笑。
昨晚藏着掖着不说,让她白在这担惊受怕了大半天。
她面无表情道:“以殿下的演技,定能轻松骗过任何人。”
“阿音,我就当你在夸我了。”姜义恒微微一笑,想起昨晚她与颜玖竹说话时眼中一闪而过的低落,看来她也被他的演技骗了过去,而且……还很在意。
他忽然心情大好,近些天谋划和谈事宜、与沈岷尔虞我诈的疲惫在顷刻间一扫而空,但表面却未显露,只轻声道:“我不能赴沈岷的鸿门宴,也不能让旁人知晓我接下来的行动,倘若以遇刺为理由,对外宣称闭关静养,一切便可顺理成章。昨天没告诉你,是因为怕你听了,当晚就会离开泸州。”
顿了顿:“阿音,我和玖竹也要去王城,不知可否与你们同行?”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说完垂下眼帘,仿佛在等候她的宣判。
纤长的眼睫遮住了眼底的情绪。
颜珞笙心里百味陈杂。眼前的少年未至弱冠,就担起出使青奚的重任,他在人前运筹帷幄无所不能,到她这,反而锋芒尽收,言行举止都写满了拘谨。
她放在心尖上的人,本该永远意气风发,却被她亲手折了一身骄傲。
寂静中,她不答反问:“殿下去王城是为何事?”
姜义恒觉察到她的态度有所松动,心想,这次算是赌对了。
诸多前车之鉴摆在那,他来邀月阁时,本已做好人去楼空的准备,谁知她竟会信守承诺。他思索再三,当是自己让她用玉佩换盘缠,她反而心软了一回。
既然如此,以退为进不失为良策。
他的视线落在桌上:“建昭七年八月,我祖母病重,阿娘请命到骊山行宫侍疾,近五个月未曾在人前露面,直至次年元月,她现身洛阳,接着就被关进了冷宫。后来我才知道,她消失的那段时间是去了青奚,归程途中还遭到沈岷截杀,险些丧命。”
颜珞笙一怔,抬头看向他。
“六叔和八叔曾是阿娘的护卫,阿娘出嫁后,他们不便跟去定南王府,就留在了青奚。十年前,阿娘走投无路之际向他们求助,由他们护送着逃离青奚,回到洛阳。”
说到此处,姜义恒略微一停,适才缓缓道:“他们原本有二十人,都是青奚百里挑一的精锐,但最终,仅剩六叔和八叔活了下来。”
“阿娘对她和沈岷之间的恩怨守口如瓶,至于六叔和八叔,接到传信前,甚至不知她回了青奚。他们循着信中线索,在王城附近的纵云山上找到东躲西藏的阿娘,她只说沈岷正在四处搜查她的踪迹,请他们带她快跑。”
他的话音依旧风平浪静,眼中却是无边无际的夜色:“今年三月,我见到沈公,提及往事,他坦言,阿娘逃离纵云山后,沈岷下令封锁边境、沿途追捕,他才得知阿娘竟然来过。于是他暗中掩护阿娘脱身,也因此遭到沈岷报复,多年不得重用,只能领个使臣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苦差。”
他叹了口气:“十年前,沈公作为位高权重的宰辅,尚且被蒙在鼓里,可见从头到尾,知情者寥寥无几,或许仅有阿娘、沈岷和我父亲三人。直觉告诉我,阿娘回京次日就被打入冷宫,必定与此事有关,我来青奚,就是为了查明真相。”
话音落下,屋内归于沉寂。颜珞笙有些意外,如此重要的事,姜义恒竟对她毫无保留。
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目的与她不谋而合。
她企图抢先拿到镯子,是为了阻止父亲干涉皇后废立,但如果父亲发现其他证据,同样可以坐实沈皇后的罪名,那么她所做的一切都得白费。
除非弄清当年发生之事,再设法从根源上打消父亲的念头。
姜义恒掌握的信息远胜于她,与他联手,定能事半功倍,但……
“殿下为何要与臣女同行?”
“经历了昨天的事,玖竹对你放心不下。”姜义恒答道,“还有……”
他摇摇头:“都是他的意思。”
这话简直欲盖弥彰,颜珞笙心想,但见他如此谨小慎微,也不忍戳穿。
罢了,只要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执意娶她,或动辄对她表露心迹,之后的路途有他和兄长为伴,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我,”姜义恒又道,“你若不介意,我可以帮你完成它。”
他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一叠纸张,放在了她的书稿旁边。
行云流水的字迹,记录着使团途经各州,除他自己的所见所感,还包括不少从当地刺史口中打听到的内容。
提纲挈领、纵览全局,与她琐碎详细的叙事形成了完美互补。
颜珞笙心念微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