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2 / 2)

加入书签

五皇子等两个哥哥说完了,这才道,“父皇,您一路劳累,儿臣才刚让人给父皇备了晚膳,父皇进一些吧。”

皇帝点头,“你们都留在这里陪朕一起吃。”

皇帝带着三个儿子一起吃晚饭,看到一桌子菜,他命人把其中两样送去昭阳宫,并给皇后传话,明日再去昭阳宫。

等送菜的人走了,爷儿四个坐在一起吃饭,五皇子这些日子天天照顾皇帝饮食,很自然地给他盛汤夹菜,两个哥哥看的目瞪口呆。

三皇子机灵些,“五弟这回在阵前真勇猛,为兄佩服。”

四皇子也跟着嚷嚷,“老五你可真是有本事,我原来以为你是耗子胆,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大。”

五皇子淡然一笑,“三哥四哥过奖了,我都是跟着父皇一起出动,没有父皇指点,我哪里敢一个人上阵前。”

三皇子隐隐听说了父皇阵前写了白绫诏书的事情,心里都忍不住打鼓,难道父皇准备立老五了?老五在西北经营了那么久,听说和韩世梁之间还勾勾搭搭的,五叔也喜欢他,这回和父皇一起出生入死,怕是入了父皇的心了。

三皇子有些焦虑,老大老二没了,按例也该轮到自己了,凭空冒出个老五,还是个强劲敌手,不好办呐。

四皇子就乖觉多了,他已经认命,除非天上掉馅饼,不然这皇位可能真落不到他头上。不管你们谁上位,只要别跟老二似的苛待我就行。

皇帝看出了儿子们之间的暗流涌动,垂下眼帘吃饭,一个字都没说。

等吃过了饭,皇帝刚把儿子们打发走,老母亲和兄弟又来了。

李太后虽然生气儿子,见到儿子不能动的腿,又哭了一场,“你说说你,好好的跑出去做什么,以后不许出去了,让我们多担心呐。”

皇帝安慰老母亲,“母后,儿臣尚好,让母后担忧了。”

母子两个说了几句暖心的话,李太后问过了皇帝的腿,又忍不住嘱咐他,“你年纪不小了,这回又受了伤,等处理完了北边的事情,你好生歇一歇,朝廷也不是大事小事都离不开你。”

皇帝点头,“儿臣多谢母后教导。”

刘文谦插了一句嘴,“皇兄,长乐她们还好不好?”

皇帝回答的不具体,“怀瑜在西北堪大用,孩子们会受些惊吓,想来无大碍。”

刘文谦这才放下心来。

皇帝累狠了,李太后看了出来,又带着刘文谦走了,让人送他出宫,给了许多赏赐。

刘文谦急匆匆回了家,一进门就闻到了饭菜香。

今日诚王府解禁,郑太太亲自带着两个老仆去采买了许多吃食回来,做了一桌子清淡的菜。

刘文谦在李太后宫里只喝了粥,见到一桌子菜,肚子又忍不住咕噜咕噜起来,“大哥大嫂这些日子跟着我受苦了。”

三个人一起坐了下来,也不分男女,高高兴兴吃了顿像样的晚饭,郑太太怕郑老爷伤了肠胃,只允许他吃一点荤菜,还是清炖的。

诚王府那些在外的仆人们听说王府解禁,又纷纷找了回来。刘文谦留下了一些忠心的,至于中途和别人家眉来眼去过的,一概不要。他一个人在家里,不需要那么多下人。

皇帝的回归,让京城迅速稳定了下来。

他一边盯着北边战事,一边开始处理家事,连发几道圣旨。

第一,先太子不尊诏令,废除太子位,赐白绫;第二,周家与太子岳家谋反,诛九族;第三,封高淑妃为贵妃,升四皇子为亲王。三皇子本就是亲王,封无可封,干脆封他娘做个贵妃算了。

太子收到白绫后,要求面圣,皇帝答应了他。

深更半夜,二皇子又到了勤政殿。

他多喜欢这个地方啊,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又做了几个月皇帝,对这里十分熟悉,许多地方的布置还根据他的喜好进行过改动。

二皇子也没行礼,直接坐在了皇帝身边铺着明黄色软垫的小凳子上,“父皇,儿臣来和父皇辞行。”

皇帝正低头看折子,听见这话,抬起了头。

他看着这个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儿子,心里百感交集。从二皇子出身开始,因为母亲受宠,他在兄弟们中间就很耀眼。又因为聪慧,多少年来一直和嫡长子分庭抗礼。很多时候,他甚至比大皇子都更得大家看重。大皇子没去守皇陵之前,大家看了二皇子,都忍住不感叹一声,这要是嫡长子多好啊。

是啊,那时候连皇帝自己都遗憾,这要是嫡长子多好啊。

有了这个遗憾,他就动了心思,想尽了一切办法,把他变成了嫡子。

可谁也没想到,他的结局是这样。

二皇子见到了老父亲眼里的悲痛,反倒笑了,“父皇,您不必难过。儿臣做过皇子,做过太子,做过皇帝,这辈子也不算白活。儿臣要走了,想和父皇说几句知心话。”

皇帝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感情,“你说。”

二皇子问他,“父皇,儿臣想听真心话,在您心里,儿臣是不是比大哥强一些?”

皇帝没有承认,“你们兄弟,各有优劣。”

二皇子咳嗽了两声,“父皇,儿臣去后,母妃会受到牵连吗?”

皇帝回道,“罪不及出嫁女。”

二皇子点头,“儿臣知道了,多谢父皇,儿臣还想告诉父皇一个消息。”

皇帝把双手搭在了腿上,“你说。”

二皇子忽然笑得露出了一口白牙,“父皇,您知道那石头是谁放的吗?儿臣知道。”

皇帝忽然大怒,“住口!”

二皇子笑了,笑着笑着又咳嗽了起来,“父皇您看,人心不是规矩可以管住的。皇兄守皇陵守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说他惯爱用妇人手段,可这回这妇人手段却奏效了。一块大石头,让我们父子争了起来。”

皇帝把手里的铜炉一扔,吩咐旁边人,“送他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