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族大兴(1 / 2)

加入书签

修行无岁月,弹指之间巫妖大战已经过去了快五百多年了。这五百多年间人族在没有了巫妖两族的干扰,人族的发展已经恢复到巫妖两族大肆屠戮人族之前的鼎盛时期的状况。

西方之极,极乐世界,菩提宝树摇曳,宝光阵阵,枝端结颗颗璀璨舍利,光明普照。树下自有无数僧侣、比丘尼手握念珠念诵经文,八宝功德池清净纯洁,恍若琉璃,朵朵宝莲花开花落,锦鲤吐泡,灵龟伏波,金沙铺地,一片祥和气象,尽管没有东方道门的物华天宝,也不落一个灵山福地的名声!

大殿之中,接引正端坐在十二色宝光绽放的金莲上向门下弟子讲道,准提在一旁陪同,右手持非金非玉的菩提宝枝,不是甩动,道道七色流光扫过,落下片片花雨。

接引圆光绽放,头顶二十四道白虹腾起,南北贯通,代表大德智慧,诸天之内无与伦比。高坐九品莲台,微开妙口,舌绽法莲,朵朵莲花蕴含无穷智慧、无穷清净、无穷**,坠落在众人头顶,没入天灵盖之中。门下弟子听得是如痴如醉、眉开眼笑,浑身光焰吞吐,显然大有收获。

至于准提圣人,则是手持七宝妙树,周身隐隐约约响起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这些妙音微弱,却是响彻诸佛、菩萨、罗汉耳畔,清晰可辨,闻之舒心。这些无量妙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

忽然准提觉得心中一动,屈指一算,感知到冥冥虚无之处,命运长河再起波澜。在常人不能观照的虚无之中,在三十三天的最高处,有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浩浩荡荡,却是不知道有多长,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宽,只知道它的两端渗入冥冥之中无限遥远的虚空,即便是圣人亦不能观照。

这就是圣人才能观照到的命运长河,上面流淌的每一滴水,都是一个生灵的生命烙印,只要道行高深、法力充足,就可以通过观照这一滴水,看穿这个生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至于观照的深度和广度,则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实力,以及对于法则的掌握程度。

在这条杳杳不知长宽的大河之中,一只神龙摇头摆尾,鳞甲鲜明,纤毫毕现,颔下一颗龙珠,晶莹剔透,绽放万千光彩,盖过日月之无量光辉,珠子中一团紫气盘旋,看上去无量高贵、无量威严、无量智慧、无量法力。

一条神龙浩浩荡荡的命运长河里潜势待发,显而不露,预示着人族将大兴,这是明明白白的天机昭显。

准提知道巫妖大战后,两族退出洪荒,人族气运大涨,需要圣贤出世,引导人族走向大兴。暗道该是伏羲转世的时候,对门下弟子道:“今日讲道就到此,你们下去好生参悟。”

五百多年的时间使得须弥山上的灵气更加的贫乏,整个西方也逐渐的开始显现出贫瘠之态,五百多年来化形而出的生灵少的可怜,这一切都使得一心想要大兴西方的接引很是心忧。

“道兄,你不要太过于心忧了,有你我两人在,我们佛教总是会有大兴的一天的。”看着自己在这片洪荒大地之中的唯一的好友整日总是一脸的疾苦,准提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而且造成现在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自己,准提每每见接引对着那须弥山深思之时总是道。

记得东方世界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

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

下方世界有狮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花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恒河沙数诸佛,遍布三千大千世界,宣讲佛法。

这就是接引准提深藏心底的梦想,誓要将四十八宏愿践行,将西方极乐世界建成一片乐土,有亿万诸佛、菩萨渡化恒河沙数般的生灵,沙门大兴!

“唉!”接引掐动几下手指,演算一下天机,然后叹口气道:“虽说事在人为,可天意难测啊!巫妖量劫过后,当是人道大昌,仙道独领风骚之时,三清势大,想来我等佛门妙法难入东土。”

巫妖大战之后,两族退隐,老子人教传法世间,取无为而治之道,门下虽只玄都大#法师一位弟子,但天下人族,莫不为其教基。阐教教主元始天尊,门下收有十二金仙以及燃灯,云中子,南极仙翁等人,纷纷在世间觅良才佳徒,广传玉虚大道。截教通天教主门人最多,声势最大,碧游宫岁岁有万仙来朝,洪荒盛传。

至此,人族仙途大道兴起,是以玄门教义在洪荒人族中广为流传。西方佛门大教,另开旁门大道,自有妙法三千,也是神妙无双,却只在洪荒西方及靠近西方的地界流传,在人族中流传不广,难怪接引为之忧虑了。

准提遍观三界,望得三界众生,心中缭绕,呵呵一笑,自信满满道:“道兄多虑了,道门贵清虚,不参合俗事,哪有我佛门之慈悲仁爱,广开方便之门,为苍生造福,我佛教大兴只是个时间问题!”

接引满面慈悲道:“众生疾苦,我佛门以慈悲立门,自当救济苍生,不忍其沉沦苦海,无量寿佛!”

准提眼中精光一闪,似乎有万千智慧光芒在其眼中闪逝,手中七宝妙树一刷,对接引笑道:“师兄,天道之下皆有那一线生机,眼下就有个机会。”

接引寿眉一拂,大喜道:“师弟,请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