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改变来得更猛烈吧(2 / 2)
“整流罩分离!”
已经到了外太空,卫星不会再受到气动影响。整流罩也是重量,也成了累赘。进一步减轻重量,加速,加速奔赴目标轨道!
火箭的矢量喷口调整着喷射角度,火箭的飞行方向已经不再是垂直于地表爬升高度,而是从大方向上开始累积水平速度,准备入轨。
而当火箭已经进入外太空之后,发射任务算是已经完成了大半,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由了长安卫星测控中心来进行调度。
如同现在顾松想通过量子技术建立一个自己的航天测控网络一样,现在拥有了自己完整航天器测控网络的,都是航天大国,或者合作紧密的国家联合。
群星计划的第一颗中继卫星已经到达外太空,就需要依赖航天测控系统进行后续的观测和控制。
晋城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大厅里,传来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实时测控数据,还有后续的密集指令。
现在,就等卫星入轨、星箭分离、太阳能帆板展开,顺利完成和其他通信卫星的组网测试了。
随着发射任务接近尾声,简玉书和叶子恒两人的心也逐渐放了下来。
他们相视微微一笑,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
顾松则感觉前路更漫长了。
近距离观看一次真正的发射任务,给他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与试验不同,真正的发射任务,需要调动多么庞大的资源,多少高端的人才?
且不说这几个月以来,在火箭与卫星设计制造的前期过程中耗费了多少。光是这一个月,就在晋城卫星发射中心,也是数百人的团队,为之付出了心血。
吊装、测试、加注燃料……
而此时此刻,更是由分散在全球各处的测控网络,来提供支撑。。。
在大洋深处,有远洋测控船。
在大漠深处,有地面测控站。
在国外,有合作测控站提供数据。
在长安卫星测控中心,则有一支规模同样庞大的队伍,正聚集在测控大厅里,为群星一号的第一颗卫星、也是华国的第一颗中继卫星进行服务。
这就是航天发射。
而且,这还只是发射一颗重量不到4吨的卫星而已,最终也只需要到达距离地表不超过500公里的同步轨道而已。
顾松要做的呢?
主舱体长度达到800米,直径达到100米的行星际“简易”飞船,附带一个直径300米的环形功能舱区,一个直径500米的环形居住舱区。
靠这样的火箭?这样的发射体系?
顾松内心感叹着,哀嚎着,人工智能啊!
人工智能不出来,让他在现在的水平下辛辛苦苦干个五十年,能有希望目标吗?
不能的!
这趟回去之后,要疯狂吸金,要疯狂科研!
谜图手机横空出世,移动互联网和4g提前乱入这条时间线。
现在,让一切改变,来得更猛烈些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