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摸情况(2 / 2)

加入书签

“当年能有多少产量啊,”余平伍笑一笑,“听老一辈人说,当年的产出都是夸大了的数据,不真实。实际产量比较低,甚至都不产出。”

“那是什么原因?”杨政丞说,“品种差、缺肥、不好好种植,还是根本不适合种植?”

余平伍没想过这样的问题,这时候,本身喝酒之后人思维也不是太清晰。

“杨常务,我也不太清楚。听老一辈人说,当年,满山开荒、耕种,但不够吃、没有穿的,这样的条件下,又能够耕作多少地?种地这是技术活,半点也来不了假,功夫不到,自然没有收成。没有收成,就没人肯出力气。我想,当年就这个样子吧。”

“那你们说,是不是这个样子?”杨政丞并不想离开这个话题,转而对孟彬、莫文焘等人说。在孟彬等人看来,杨政丞是不错,但依旧是大城市里来的人,对村里的事情不懂,那很正常。

“杨常务,”孟彬说,这个称呼比称呼经理级别要高一些,“我们也没赶上那种时代,但听老一辈人说过一些。当时没吃的,饿啊,谁还有力气干活?再说,集体生产,谁又肯下死力气去做事情?天天生产队出工,但到田间,出力的人少。这样耕种,自然没有可能有高效益。”

“是的是的,到了田间摆龙门阵,除非有上级领导到村里。当初梯田随造出来,水利也修好了,可产量还是不高。”余平伍说。

“余支书,那你说,如果现在将你们村后的坡地都开垦出来,种地,会有好收成吗?”杨政丞说。

“啊……”余平伍没想过这样的问题,见杨政丞说出这个话,不知如何说。想一想,说,“估计也难。先不说乡镇准不准开垦复耕,目前各家的劳力都不多,种植梯田都吃力了。”

“不会吧。我虽然不懂种植,但我也知道稻谷这种有农忙和农闲。不在农忙时节,大家不是可耕种吗?山里的坡地,适不适合栽植玉米、黄豆、马铃薯这些作物?”

“肯定适合。”余平伍说,“杨常务,云笛这些山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山大坡缓,土深地肥。不过,如今,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太差,又需要大量的劳力,各家也是够吃就不多种植了。宁愿空余一些时间,到城里打工,挣点钱花。”

提到这样的话题,孟彬、石雨和莫文焘等人也是深有感触,都说一些自己听说或见到的奇葩事,作为笑料。问过这些问题,杨政丞至少明白一点,云笛的山地适合种植,那就够了。

至于劳力问题,改用农业机械来做,完全可节省很多劳力。而白泥区的工业园区里,正好有一家专做农业机械的厂家。云笛这边的山坡,非常适合农机操作。

不再深聊这个问题,将话题转向喝酒,气氛非常融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