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2)

加入书签

其实不只是他想知道,连本想着教到头可以款款包袱出府的谭先生也想不大明白,而这分怀疑在他看过高溪午新作出的时文时,变成了绝望。

偏原本还跟他道“中个秀才已是祖上庇佑,不作他想”的高太太,竟也对高溪午生了不切实际的妄想,变得定位有误起来。

高太太说话特别客气,先是亲自前来,一顿夸张地赞叹:“先生大才啊!我家这不长进的孽障就能中举,是谭先生妙手回春,挽腐朽为良材,可谓华佗在世!!”

谭先生全身的汗毛都在立起作警告,一边擦汗一边提醒:“谬赞谬赞,在下不是行医之人…”

坚决不能认!认了就走不掉了!

但高太太全作没听见此话,依旧自顾自往下说:“还得请先生再辛苦数月,给他好生打打底子,备考春闱。”

谭先生脸色十分难看,却出不得府里。纵然锦衣玉食绫罗绸缎相供,却挡不住痛苦的授课之路。

一个不想讲,一个不想听,在每一个相对凄然,互相折磨的课上,谭先生都在怀念故乡自由而又见不到高溪午的月亮。

钟应忱道:“也便是再忍过一年便好。”

“一年?!”

高溪午和府中的谭先生齐齐打了个抖。

“你将这个拿去,记诵过百遍,下笔时便已有些样子了。”

钟应忱终于不再嘲笑他,倒让高溪午起了疑:“你何时这般好心?”

“爱看不看!”

钟应忱毫不在意,将那册子掷给他:“这谢礼已算是还了。”

“谢礼?”高溪午摸摸头,他什么时候做了要让钟应忱感谢的事?

“高兄弟,你来啦?”池小秋过来时一跳一跃,显而易见的好心情,她绕着钟应忱转了个圈:“忱哥儿,我做出来啦!”

这道菜的样式她已经调了成百次的颜色,只为了能将钟应忱画上的那些意境再现到菜里。

钟应忱脸色蓦然柔和,捏了捏她的脸:“好看!”

池小秋停下步子有些疑惑:“你还没看着,怎知道好看?”

钟应忱面不改色:“凡你做的,都是好看的,我怎会不知?”

他点了点池小秋的额间,浑然不顾高溪午呆滞的表情,笑道:“有人看的是菜,可有人看的是人,你猜,我看的是谁?”

高溪午便眼睁睁看着池小秋红了脸,瞥他一眼又回了屋里,呆了半晌,一下子冲过去,扳着钟应忱使劲摇晃起来,大喝一声。

“呔!你是何方妖孽?还我的钟兄弟来!!”

第142章 府中试菜

且说各地少有像柳安镇这般, 不过是办个宴,还要县丞与主簿老爷亲自来定这承宴之人的。

钟应忱早先便跟池小秋说过,文和宴这名字起得四平八稳, 实则是因柳安从百姓到乡绅老爷再至主簿县丞, 都是好饮馔之人, 所以才这般重视这场宴席。

虽说如此,这往上呈选菜色到底也不好在衙中进行, 好在主簿在北桥也有个不大不小的私宅,一大早, 各家便都带着食盒往主簿宅中去。

文和宴不过是在近二十年才慢慢打出了名声, 先时不过是柳安四酒楼在一起轮流承宴,后来渐渐增至六七家,但来来去去也不过都是熟悉面孔。

直到十年前, 观翰楼让个巨贾买了去, 一连从别地招来了五六位大厨,不过三四个月就在曲湖马头边声名鹊起。他们尤嫌不足, 几下里一商量, 便瞄准了文和宴,将看家本事拿了出来。几道菜一出, 放在桌上一看便让人耳目一新,呈菜之时让县丞老爷一眼看中,将那年文和宴交与了他家。

也便是从那一年起,文和宴才为柳安镇士绅分外青睐, 不仅为县丞老爷挣足了面子,也让观翰楼就此越发站稳了脚跟, 且隐隐跃居为群龙之首之势。

原本柳安一流的酒楼食肆各有特色,虽说彼此暗暗较劲, 但总归一张桌子上吃饭,轮流坐着上首,时时拱手相揖让,也算是一团和气。突然闯进一个观翰楼,竟是霸着这位子不让了,反倒是激起了其它几家好胜之心。

文和宴三年一次,是难得的向柳安各个官宦富豪之家展露技艺的机会,富家一宴,值千百金,谁不想争夺客源?越发激得各家都使尽解数,倒让这参宴的人坐收了渔翁之利。

可也不知为何,任千帆竞过,最后稍胜上一筹的,总是观翰楼。

长此以往,别家虽说背后口里发过几回酸,但也服气这有真本事的,几家都在门厅处等候,一见着周大厨带着人进来,都留几分尊敬之色。

“近来店里可好啊?”

“也是许久不见老哥登门,今日又要让小弟长见识了。”

来来回回一顿浮于表面的寒暄,言语推让来去,众人的心思都暗暗落在各人带来的食盒之上,却也没人愿意此时都揭了自己的底的。

这一顿试菜却与平时办的那些厨宴厨赛不同,没人正经守在这,看你怎生选食材挑家伙,技艺如何精妙刀工如何轻快,非要在眼皮底下变成一道道菜。县丞老爷同主簿师爷,每日理一县之政,日子过得繁忙得很,能抽出时间将菜一道道尝了已算是给面子了。

可这无疑让各家得了些先机,又失了些先机。好处便是能集一店里的本事,众手相帮,集思广益,出来的菜怎么也差不了。坏处便是人人都藏得严实,谁也不知别家出的是什么,想捣鼓些手段也做不成。

因此最后文和宴上呈的菜色,便是这店里后厨最大的本事了,若是输了,再也别去怨愤别人,谁让你家底不够厚实,争不过别家呢?

忙忙碌碌大半个月不过就是为这两道菜,临到头谁也没心思说些闲话,但凡开口都是存着别的心思,想探问些消息来的。

周大厨方坐定,就有人笑问他:“老哥可知道,今年同咱们一起试菜的,又多了一家。”

消息早半个月放了出去,谁能不知道?便都点头附和上两句。

“云桥的池家?”

“那个姓池的小丫头?”

有人点头笑道:“咱们这做菜试菜,也讲究个传承,有个像样的后辈,也算是好事。”

“给些机缘,让小辈见见世面,却也不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