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403节(1 / 2)

加入书签

“太好了,我现在就去告诉他们。”

徐静怡说完就出门了。

潘母笑着摇摇头,自家儿媳妇连娃都生两个了,有时候还跟个长不大的孩子似的。

对于儿媳妇,她是一百个满意。

他们家能有如今的生活,还多亏了亲家的接济,说“接济”也许有些难听,但事实确实如此。

更不用说,儿媳妇还生了两个大胖孙子,现在小狮子和小虎子就是她的全部,老潘和小潘都得靠边站。

这儿媳妇娶得太对了。

徐斌俩口子和女儿住在同一个小区,不到五分钟,徐静怡就敲响了娘家的大门。

“静怡,你怎么过来了?小狮子和小虎子呢?”

谭爱芳向女儿身后看了看,结果没发现外孙们。

徐静怡走过来挽住老妈的胳膊:

“他们俩在家呢!咦,爸去哪了?怎么不在家?”

自从外孙出生后,徐斌夫妻俩就把数码店交给了谭邦祥打理,平时也就月底的时候去对对账。

谭邦祥如今是数码店的店长,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把数码店的月利润从五万块钱,提高到了二十万,足足翻了四倍。

“你爸去店里了。”

“店里出了什么事吗?”

谭爱芳摇摇头:“没有,店里刚进了一批新手机,需要你爸亲自签收。”

“新手机?哪来的?”

“你爷爷公司生产的,这是第一批货,先拿过来卖卖看。”

“呃,爷爷公司什么时候可以生产手机了?”徐静怡吃惊道。

“听你爸说,好像只是组装生产,跟那个什么山寨机差不多,具体的我也没听懂。”

第五百零三章 昌明公司的困境

苹果数码店,叶慧居然也来了。

最近这五年,老徐家旳几家公司都在蒸蒸日上,只有一家公司除外,那就是叶慧领导下的昌明公司。

其实这也不奇怪,昌明公司之所以能发展成今天这个规模,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历史机遇。

换句话说,托了政策的福。

而大耀斑爆发至今,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之前大规模上马的植物工厂差不多接近了尾声。

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容安新区种植基地的全面建成。

在这片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生产出来的粮食超过了2000万吨,差不多能养活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

昌明公司本身就是依靠植物工厂的订单起家,如今随着大环境的改善,再加上电子行业的复苏,直接导致公司陷入了困境。

叶慧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当然意识到了眼前的危机,因此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就向徐爸提出了转型建议。

徐爸自然是双手赞成。

本来转型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是原本就制定好的方案,主要是收购一家电子零部件生产厂家,从最基本的做起,一步步向上游发展。

可惜,方案还没开始就夭折了。

因为官方规划的两大电子产业聚集地,一个在琴岛,一个在羊城。

首都这边的定位,主要还是粮食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并不合适发展电子产业。

没办法,叶慧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也就是走另外一条路,直接越过电子零部件,做终端产品。

选来选去,她最终将目光放在了手机上,不是智能机,他们没有相关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只能做最简单的功能机。

经过将近两年的努力,如今终于生产出来了第一批手机。

“谭店长,你们卖了这么多年的手机,你觉得我这批手机好不好卖?”

叶慧直接问道。

谭邦祥看了一眼大姑父。

徐斌没弄懂大侄子的意思,不由得疑惑道:“你看我干嘛?叶总问你话呢,你老实回答就是了。”

“咳,谭店长,有话请直说,不需要有什么顾忌。”

叶慧安抚道。

“那好吧!”谭邦祥点点头,叹气道:“叶总,恕我直言,你们这批手机恐怕不大好卖啊!”

“哦?什么原因?”

“首先,手机牌子是新的,知名度不够;还有就是价格有点小贵,属于那种上不上,下不下的档次,两头不讨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