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治国之策(1 / 2)

加入书签

朝廷里的将军催着要涨军饷,那边司徒玉就找司徒复山商量,把拆掉前朝旧址重新建房的事情一说,司徒复山一听,眉头打了一个死结。

“那地方可是前朝遗址,多年来未有人靠近,要在这地方大兴土木,只怕会招来非议。”司徒复山心有顾虑的说,显然不是很赞同。

其实自古以来,在前朝遗址上大兴土木都是一件忌讳的事情,古代的人迷信,觉得在亡国之君的地盘上建房子,会被冤鬼索命。每个朝代更替,都是踏着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走过来的,要是在那种地方建房子,只怕已经死去的亡魂会缠上自己,正因为如此,京都郊外的遗址才荒废这么久。

可司徒玉昨天已经向阿瑜讨教一番,再说他也不是那种迷信的人,他自然不相信这种鬼神之说,便向徒复山劝道:“父皇,如今军费吃紧,朝中大臣又吵着要加军饷,儿臣一直想着做什么生意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筹到足够的银两,思来想去,只有在京都建房才是良策。京都地少人多,且是大渝国都,来来往往的商人和富人不计其数,买下一间房至少要数百两银子,租下一间房一个月也要几十两,做什么生意都没有建房赚钱。”

司徒复山一听儿子这样说,倒是颇感意外。他虽然做了十几年的皇帝,但天天都是在宫中处理着政务,根本不知道民间的事情,听司徒玉一讲房价,两只眼睛精光一闪,吃惊的问:“这京都的房子真的值这么多的钱?”

“父皇,上回我将自己府邸旁边的那条街收回来,做成店面租售出去,一下子便有数万两进项,相当于一个小镇几年的赋税。如果我们能在那块地上建房,至少能建数万幢宅院,绝对比儿臣的那条街收入还要多,而且那里临近山川湖泊,环境清幽,卖给京都的富人,至少要卖五百两纹银,只需一年便可以解决数年的军费问题。而且那些房子我们可以只租不卖,就如同抱着一只下蛋的金鸡,收益将会更多。”

司徒玉这样一说,倒真的让司徒复山有些动心,“你真有这把握,在那里建房真能赚这么多?……可是,只怕在那里建房会风水不好,为何不挑过一块其他的地方?”

司徒复山是老一辈人,考虑问题毕竟有些守旧,就担心动了前朝的遗址,会影响这朝的龙脉,说来说去还是迷信的问题。

可司徒玉早有准备,又劝司徒复山道:“父皇,前朝的皇帝能在那里建宫殿,必定之前是考察过那里的风水的,那遗址离我们的宫殿也有几十里,根本影响不到我们。儿臣也考虑过其他的地方,但这京都地方小,能建房的地方本来就少,有空地的地方不是成为了农田,就是不适宜建房,哪里还有现成的地?唯有这前朝遗址足有几十万亩般农田大小,且临近山丘,建个一万幢房不在话下,如果这里都不行,只能挑选远之又远的几十里的山外,只怕那里就算建好了房,也没有人肯搬过去住呀。”

司徒玉说了这么一大堆,说得司徒复山心里面痒痒的。一方面,他既希望那里建了房真能够为国家赚来那么多的银两,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又有些担心动了前朝遗址,真的会给自己的国家引来什么灾祸。

“父皇,筹军费的事情是儿臣在朝廷上答应父皇的,儿臣愿为这件事情赴汤蹈火,前期建房所需要的银两儿臣愿意先垫付一半,房子破土动工之后再由国库付另一半,等房子全数卖出去之后,军费应该所差不多。儿臣算了一算,只需要卖掉数百幢房,一年的军费便不成问题。”

司徒复山见儿子这么有雄心壮志,又肯出一半的银子来建房,一拍桌子便答应他:“好,玉儿,就按你说的办。”

在前朝的遗址上建新房,这是从古到今都没有的新鲜事,一说出来只怕会有不少的士族大臣反对。可是,这些天朝廷上却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发生激烈争论,因为所有大臣的注意力都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了。

至于另外一件事情,那就跟陈锦鲲有着莫大的关系。

话说陈锦鲲从野丘国回来,经过一番视察和考虑,觉得自己国家的政策跟野丘国一比,那真是太温顺了。

野丘国虽然也是贵族把持朝廷,但是他们讲究能者居上。同样是贵族的几个儿子,并不是因为哪位是嫡长子就有资格享受更多的权力和财富,而是讲究谁的能力最大,谁的本领最高,就由谁来继承贵族家里的财产和权力。

比如说王老汉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太憨厚,二儿子太懒惰,只有小儿子聪明又能干。王老汉家里有几十亩良田,还有上千头牲口,又是千户(相当于我们这里的村长),将来他离世之后,家里的这些财产还有官位谁来继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