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4)(1 / 2)

加入书签

沈怀瑾道:那肯定是因为你们上次来的不是时候。说着,他拉着厉,并招呼上其它兽人,大家一起进了竹林。

只见翠绿挺拔的竹子脚边,土地裂开之处,依偎着冒尖的棕色身影。

沈怀瑾指着介绍道:这叫竹笋,是竹的幼芽,吃起来又鲜又嫩,既可以直接炒肉吃,也能晒干存到寒季吃。

兽人们都很兴奋,没想到他们出来捕猎,竟然还抢了采集队的任务。

沈怀瑾有心想挖点竹笋、砍点竹子回去,奈何没带上合适的工具。

厉见他神情沮丧,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安慰道:这里离部落不远,等明天带上工具,我再带你出来就好了。

沈怀瑾这才放心。

之后回部落的路就是一片平坦,如厉所言,从竹林到部落,只有兽人走半小时不到的路程,如果是亚兽平常出来采集时的速度,大概也只需要四五十分钟。

回了部落以后,沈怀瑾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三位采集队长。他们都表示近期有空就会领队带上工具去竹林那边挖竹笋,然后再让沈怀瑾教部落怎么吃竹笋。

第二天一清早,沈怀瑾和厉就拿上折叠锯和石锄去了竹林。

竹林间还有薄雾轻露,有些阴湿,沈怀瑾幸亏带上了外套。

挖笋时应选择枝繁叶茂、竹叶浓绿但带有少量黄叶的母竹作为找笋的目标,这样的竹子身边肯定有笋。看到冒尖的竹笋就拨开两边的泥土往下挖,挖时要循着竹鞭深挖,并且观察颜色,一般看着太老或者太嫩的,沈怀瑾也都不要了。

这个可以吗?厉在一旁问道。

沈怀瑾瞧了一眼,见竹鞭金黄色而且比较干燥,他点点头说,不错,可以继续挖下去,差不多了就用锄头锄断。不过不要光围着一根母竹挖,把母竹四周挖空的话,遇上刮风下雨的时候,母竹就会连根拔起,全部被毁,这样以后我们想用竹子、吃竹笋也没有机会了。

厉点点头,他明白这个道理,就像他们捕猎时,再缺食物也不会把某种野兽猎完,不然没有母兽生小兽出来,以后的日子他们就不可能吃上这种肉了。

两人挑挑选选共挖了两筐笋,正打算锯些竹子回去用时,只见音带着队伍拿着工具也来挖笋了。

两队人互相打了招呼,沈怀瑾顺便把挖笋的技巧和注意点教给了大家,正好身边笋多,可以现场教学。

大家学会以后便四散入了竹林,纷纷挖笋去了。音温柔地笑着,瑾,你们来得可真早,现在是打算回去了吗?

沈怀瑾摇摇头,我们还要砍些竹子回去。

音有些奇怪,摸了摸身边坚硬的竹身,好奇道:竹子这么硬也能吃吗?

沈怀瑾被逗笑,竹子当然不能吃,我带回去是为了做工具。

音这才明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其实还想再和沈怀瑾聊会儿,但得去挖笋了,只能和沈怀瑾约定到时候让他看看竹子做出的工具来,便与两人告别了。

沈怀瑾用折叠锯锯竹子不要太方便,为了让厉扛着方便,他直接锯去了顶部,留下约两米五长度的光秃秃的竹身,锯好的竹子用树皮绳仔细捆成一捆。

在锯竹子的时候,他还发现了几个竹鼠洞,要不是手上没空了,真想抓两只竹鼠回去尝尝鲜。

在亚兽们还忙着挖笋时,两人便一人背着两筐竹笋,一人扛着两捆竹子,和大家打了招呼便回部落了。

沈怀瑾决定先拿这些竹子编竹席,回去后便指挥着厉把竹子劈成两半,砸尽中间的结节,再小心劈成约两厘米宽的竹片。

他烧了一缸又一缸的滚水,一遍遍淋在刚刚劈好的竹片上,淋好后则放在太阳下晾干,等着第二天后续的处理。

今天部落可谓是竹笋大丰收,不过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吃这种陌生的东西,于是沈怀瑾晒上竹片后,便到了对岸,教大家怎么烹饪竹笋。

他决定做一个竹笋炒肉和一道竹笋排骨汤。

切好的新鲜竹笋一律要过水焯一遍除去涩味,再捞出备用。

石板倒油烧热后,沈怀瑾倒入了蒜和姜丝爆香,再倒入洗净切段的排骨翻炒至变色,倒入竹笋并加入适量的盐翻炒均匀,然后将其盛到一边的陶罐中,加适量清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着。

用过的石板不用洗,再加点兽油,放入切好的兽肉小火煸炒,直到兽肉两面呈金黄色为止,他再往里倒入姜丝蒜末甘草末等调料,继续翻炒出香,加大火候放入备好的竹笋。炒至竹笋熟透后加入盐调味,翻炒均匀后加葱段即可。

两道菜做法都不难,沈怀瑾教会大家后,自己也能坐下安心吃了。

此时竹笋排骨汤已炖得差不多了,厉先给被烟火熏得冒汗的沈怀瑾盛了一碗。

淡色的汤水上又被点缀了几点翠绿葱花,看着就开胃。沈怀瑾喝了一小口,只觉得清淡却又不寡淡,排骨已经炖得软烂,竹笋还清脆可口,而且非常鲜美。

竹笋炒肉则要重口又肥美一些,适合白天干了不少重活的人吃。

沈怀瑾怕厉吃不饱,又额外给他煎了两块肉排,自己嘴馋也跟着又咬了两口,于是一顿饭后撑得差点走不动道。

饭后,沈怀瑾又是和亚兽们一起去溪里洗澡,又是和厉屋边散步,又喝了杯用晒好的桃花干泡开的花茶,才成功消了食,安心入睡了。

作者有话要说:水季真好,生机勃勃,吃的还多!

第47章 、教学

晒好的竹片还要进行碳化步骤防止发霉, 碳化其实就是用高温烘,碳化后竹丝的颜色就成了浅咖啡色。

沈怀瑾原本是打算烧陶烧炭的时候顺便烘了的, 后来想到他有两筐石灰石要煅烧,索性先花时间建个石灰窑,到时一边烧石灰石一边烘竹片。

沈怀瑾要建的石灰窑不需要多大,毕竟只打算靠它办点小事。日后真要大规模煅烧石灰的话,沈怀瑾还是打算直接在石林和树林之间建几个大窑,既方便就地取材,又不会污染山谷内的环境。

建好的石灰窑直径大概在一米二左右,下方挖进风口,顶部留烟口,由于沈怀瑾手头只有木柴和木炭两种燃料, 只好一层燃料一层石灰石堆叠上去,以增加炉温。捡来的石灰石让厉尽量砸成了小块,方便煅烧透。

从上方点火,上方消耗的氧气让下方源源不断地进风,火焰逐渐往下直到整个窑内都燃烧起来。燃料烧尽后的草木灰通过炉排落下,又可以继续从上方添加燃料。

沈怀瑾一边烧石灰石一边烘干竹片,因为建好窑子已经是傍晚时分, 他又心急,直接烧了起来,结果只好和厉轮流守了一整夜。

天明时分,他估计石头也烧得差不多了,断火自然冷却后, 用木头小心地把烧好的石灰石夹到了藤筐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