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的去处(1 / 2)
姜若觉得慧姐真是有远见,在家休养真的能够大大缓解她眼前的困境,而且也并没影响她本来的工作,相反,时间自由后她写起来反倒顺多了。
最好的当然还是饮食和休息上能得到改善,姜若按照孕妇食谱买了一堆东西回来自己下厨,所有医生建议的保健品也买齐了,悉心调养着,偶尔还能下楼去小区花园散散步,她自己就觉出心里压力在自然减轻。
今天中午她正按照食谱炖汤,母亲突然打电话过来,姜若知道母亲自从退休后在家就比较无聊,正好自己现在也有空,就跟母亲东拉西扯的聊起家常。
“哎你上次说那个娃娃是找来有用吗?”
正聊着今年腊肠被野猫叼去一事,话题就突然拐了弯,姜若还没反应过来,“啊?”
“就是你上次说的娃娃啊,”母亲口气有些不自然地说,“我想起来了,就是一个小女孩模样的娃娃吧,咳……你三姑有一次带着她小女儿来咱们家,就我跟你说那个特没教养的珍珍,大人正在说话她就扯着嗓子哭,我看你阁楼上摆那么多娃娃就随便拿一个下来哄她,后来她就不愿意撒手了,一个娃娃也不好要,我就让她拿走了。后来你回来也没问,我就忘了,咳。”
姜若的三姑,姜若近些年对她没什么印象,因为后来吵架和他们家不来往了。导火索是因为大福元拆迁后三姑上门借钱,母亲没让借。
因为姜若家没拆迁的时候姜若的三姑就常上门借钱,后来看姜若家生活好了就自觉的不还了,还又上门借,姜若家不借了她还不高兴,又挑拨起哥嫂的夫妻关系。最终姜若的母亲受够了这个小姑子,和她吵得断绝了来往。
在母亲口中,这个三姑爱占便宜自私自利,她的女儿也相当没教养,但老式人际关系、尤其是亲戚关系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不管如何讨厌,姜若的母亲还是可以把自己女儿的玩具送给那个没教养的孩子,不管这个玩具对女儿是不是重要。
让姜若有点不能接受的也就在这里,她可以容忍母亲把玩具给杏雨,或是给她那个家境贫寒却为人忠厚的姨妈家的孩子,却十分介意母亲把自己的东西给她明明很看不上的人,完全就是为了表面和气而已。而且一想到那个娃娃在自己最讨厌的亲戚孩子手里,姜若就觉得膈应。
“怎么,那个娃娃是很贵吗?”见姜若一直没说说话,姜若母亲追问了一句,然后又说,“我看你回来也没有问啊。”
姜若忍不住抚了抚额头,她确实没问,因为那个娃娃不是她自己买的,而且只摆在家里一天而已,所以没了她也没发现,但是她不喜欢母亲这种态度,分明没有任何表达歉意的意思。
“反正也要不回来了,还说这些干什么,”姜若说,“我倒宁愿它是丢了。”
“哎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不就是个玩具嘛,瞧把你计较的。”一听姜若没说没关系,母亲立刻不高兴了。
姜若无奈的笑了,“这就是了,你现在说出来根本不是问我那个东西对我重不重要,你就是想让我强撑笑脸说没关系,好让你自己的心里舒服点儿。”
母亲那边有点卡壳,随后又开始说姜若小心眼计较,从计较说到作,说到作就不得不说姜若离婚的事,不作就不会离婚嘛。
姜若有点后悔了,她要是强撑笑脸说没关系不就没事了?
她刚想结束这个话题,因为汤也快炖好了,结果母亲又把话拐了回来,说姜若不懂人情世故,当初那个娃娃不给,姜若的三姑指定找事翻脸。
“那样不好吗?”姜若说,“她翻脸你正好不用借给她那五千块钱了嘛。”
那会儿五千块钱不是小数目,三姑在大福元拆之前最后一次来就借了五千块钱,母亲没好意思不借,借了之后母亲当天晚上就不住的说这个事,现在回想和送娃娃应该就是同一天,钱一直到现在三姑也没还,这五千块钱一直是母亲心里的痛点,被她念叨了好多年。
也许是被戳到痛点,母亲一时竟没说出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