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馆暴动(1 / 1)

加入书签

大厅里的许多人并未被希斯勒的虚张声势吓住,他们反而对这个试图用恐吓手段挤进政治领域的年轻暴发户感到气愤,然而任何人也弄不清楚希特勒的纯属虚张声势究竟到什么程度。

实际上大厅外面真的有六百名冲锋队员布防,大门口甚至还安防了一挺机关枪。此外,在前慕尼黑警察局长波纳的协助下,希斯勒已经说服了仍在警察局工作的一个官员弗立克,要他打电话给在大厅的警官不要干预,如果发生什么情况只须报告就行了,让戈林维持大厅的秩序。

希斯勒很快让人把卡尔、洛索夫和赛塞尔赶入旁侧的一间屋子里去,与此同时,希斯勒的亲信施勃纳?里希特当夜驱车赶到路德维希斯霍伊,去接住在那里的鲁登道夫将军,因为希斯勒想要借助这位将军的名望,让他充当他的革命的名义领袖。

对于暴动的顺利,希斯勒显得非常兴奋,他对卡尔等人挥舞着手臂喊道:“没有我的许可,谁都别想活着走出这个房间。”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他同时还向三位长官宣布,他已经与鲁登道夫建军联手组织了新政府。三位巴伐利亚邦的最高长官只有一个选择:跟着他一道干。

这样的行动等于是叛国,为此三位长官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如何答复。见到三人谁也不说话,希斯勒愤怒了,他挥动着手枪对三人喊道:“我的手枪里有四颗子弹。如果你们不肯跟我合作,子弹中的三颗留给你们,最后一颗就留给我自己。”他举着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嚷道:“如果到明天下午我还没有成功,我就不要这条命了。”

这三位长官心里非常清楚,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松口。不管希斯勒的话是真是假,他们都不能现在就做出决断,否则很容易毁了自己。作为巴伐利亚邦的最高长官卡尔尽力装出勇敢的样子反驳道:“你可以逮捕我或者把我枪毙。我死不死没有什么了不起。”赛塞尔也谴责希斯勒没有遵守他保证不举行政变的诺言。

意料之外的情况让希斯勒十分懊恼:“不错,我自食其言。请原谅我。但是为了祖国的缘故,我不得不如此。”尽管如此,三人坚决不与他合作,让希斯勒的想法落空了。看着意志坚定的三人,希斯勒变得越来越焦躁,而这样让三位长官越来越感觉到希斯勒是在虚张声势,他们也就更加不会与之合作了。

无奈之下,希斯勒不得不假传圣旨了。他冲入大厅之中,对着那些在场贵宾宣布:“经过我们的沟通,三位长官已经同意了与他一起组织新的条顿国政府,巴伐利亚内阁已经下台。我建议巴伐利亚政府由一位摄政者和一位享有独裁权力的总理组成,我建议冯?卡尔先生担任摄政者,波纳先生担任总理。十一月罪人政府和条顿国总统已经被宣布撤除,新的全国政府将在今天,在慕尼黑这个地方被任命成立。”

希斯勒虽然这么说,他的心里却一点底也没有。现在他很想找到李克工询问一下,西部特区是否能够给与他一定政治上的帮助。可是为了暴动的突然性,他并未通知李克工,询问也就不从谈起。

现在的希斯勒心中一点把握也没有,尽管暴动看似成功了,但何去何从他却有些迷茫。希斯勒刚刚回到自己休息的地方,鲁登道夫就到了。一见面他就劈头盖脸的喊了一通,鲁登道夫对希斯勒把他蒙在鼓里随便摆弄很是生气,对让希斯勒而非鲁登道夫担任条顿国独裁者,以及让他指挥根本不存在的军队的这种分配怒不可遏。

见到鲁登道夫不可抑制的愤怒,希特勒劝慰道:“我们不能再回头了,我们的行动已经载入世界历史的篇章。”

看着鲁登道夫渐渐缓和的脸色,希斯特道:“倘若阁下允许的话,我将立刻驱车去晋见卢伯莱希特太子(巴伐利亚太子),并告诉他条顿人民已经起来了,并且弥补了陛下先父所受的不公平待遇。”

希斯勒说的相当决绝,那一往无前的气势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感动。在鲁登道夫的斡旋下,卡尔最终选择了屈服,他同意与希斯勒合作并担任国王的代表。他们达成了表面上的团结一致以后,一起回到了大厅中。

看着五人亲热的样子,在场听众纷纷跳上了座位热烈欢呼。他们每个人都在讲台上讲了简短的话以宣誓效忠,并互相握手。希斯勒喜不自胜,感到内心十分宽慰,他挥舞着双臂喊道:“我就要履行我五年前在军事医院暂时双目失明时所立下的誓言:要不倦不休地努力奋斗,直到十一月罪人政府被推翻,直到在今天条顿国的悲惨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自由的光荣的条顿国。”希斯勒的演讲很有鼓动性,当他的一结束讲话,整个会场顿时爆发出一片“条顿国高于一切”的口号声。

5月9日早上11点多,三千名希斯勒手下的条顿社会工人党党徒又重新聚集在啤酒馆外面。不受约束的队伍在希斯勒、戈林和鲁登道夫将军的带领下朝慕尼黑市中心进发。

他们在路上碰到了警察的阻拦,戈林从人群中跳出来,威胁要杀死头一天晚上控制的人质。警察们只好让开道路,让他们继续前进。但是当他们正准备从狭窄的街道到慕尼黑宽敞的歌剧院广场集合时,他们又一次地遇到了警察的阻拦。

“别开枪。”见到对面子弹上膛瞄准的士兵,一个希特勒的保镖叫道:“尊敬的鲁登道夫将军阁下来了。”希斯勒大肆挥舞着他手中的左轮手枪,不停地叫嚷着:“投降,投降。”在他的带动下,所有人都大喊了起来。就在现场一片混乱的时候,清脆的枪声陡然响起,破坏了本就相当紧张的气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