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六章躲得远远(2 / 2)

加入书签

刚才谢昌云已经向史迪威谈了八月份准备进行核爆炸军事演习的事,并向史迪威提出了前来观摩演习的邀请,有关的一些计划他也准备让史迪威带给美国军方。

听了史迪威的请求,谢昌云就道:“完全可以,明天早上我先来接你去和早茶,然后陪你一起去几个地方。”

按照陈绪他们制定的计划,核爆演习现场要放置大批的坦克装甲车和汽车,以检验核爆炸对装甲集群目标的打击效果,小鬼子的那些薄皮战车不行,至少要二型坦克和装甲车,而且核污染清洗剂大概也要数百吨,只这两项消耗的初步预算就是一千三百多万。

谢昌云为此心疼的不得了,正想着怎么样从美国人那里弄些东西过来,让史迪威给美国军方带的信就有这个意思在里面,一听史迪威担任了美国军需装备委员会主席,就知这件事好办了。

当然谢昌云也是下了钓饵的。美国虽然做过了原子弹的摧毁效果的试验,但核条件下的作战演习却是个空白,他不信美国人对这方面的数据不感兴趣。

不过对史迪威来说就不存在钓饵的问题了,只需要给他提供对美国政府和军方看来是具说服力的理由即可。

所以谢昌云离开招待所之后就带着温妮直接来到了办公室,取出了相关资料,把所需的试验物资汇总了一遍,然后让温妮用英文打印了一份,准备明天大大方方的交给史迪威。

忙完了这些已经是十一点半过了,今晚正好是轮到谢昌云住在温妮那里,一路走回去时温妮就抱着谢昌云的胳膊开始频频放电了,所以俩人回到家也没有惊动别人,刚上到了三楼就迫不及待的搂在了一起跌跌撞撞的进了温妮的房间。

送走了史迪威之后,谢昌云就开始了对四战区各部队训练情况的密集视察。

虽然为前一段时间部队放松了训练管理的事,在谢昌云回到广州以后于汉谋又专门当面向谢昌云作了检讨,并提交了整顿方案,随营和四战区的督查组也已经分赴各部,不过谢昌云还是要以亲自视察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大督促力度。

同时,湘西剿匪部队在进行了思想动员和进一步的战术准备之后,再行进剿就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几天之内就肃清了第九督察区内的六股土匪,剿匪重点已推进到了麻阳、辰溪一带。那个曾强霸烈士妻子的恶霸土匪也被直升机发射的火箭弹炸成了碎片,其一家十二个十四岁以上的男丁也或被击毙、或被枪决。

“谁敢动烈属一根汗毛,谢长官就要他全家的命!”已成为了剿匪部队官兵的口头禅。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震惊的大事。在英国战后的首次大选中,以丘吉尔为首的保守党竟意外的惨败给了工党。

对英国人如此之快的抛弃了带领他们渡过重重困难而走向胜利的战时领袖,全世界都感到了无法理解。

连很多对丘吉尔并无太大好感的人也在咒骂英国人忘恩负义。

谢昌云给丘吉尔发了一封别有含义的慰问电:“英国人民十分体谅您在战时付出的巨大辛劳,希望您能获得几年的静心休养,我坚信下次大选英国人民还是会选择您来领导他们。

为此罗斯福也与谢昌云通了热线,对英国的大选结果表示了失望,担心这一结果会影响美国人的心态。

而谢昌云却道:“据我所知,英国对美国好像不再有影响力了,应该是美国的战后经济和社会计划影响了英国的大选。”

罗斯福道:“是的。丘吉尔先生过分的强调了来自东方的威胁,我们虽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所有应对将来的准备都是在美国对世界安全承担的责任之下进行的。”

这就是罗斯福与丘吉尔的巨大区别。两个人都看到了将来的趋势,但运用的手段却不相同,后果也自然不同。

七月十一日上午,谢昌云与蒋介石通了电话。

蒋介石对丘吉尔的下台明显有一种同类相惜的情绪,发了一阵感慨之后就明确向谢昌云表示他将在十六日发表文告,虽然电话里蒋介石不便说出是什么文告,但谢昌云已经明白了。

随后谢昌云与何欣怡和邓汉祥进行了商议,决定采取暂时予以回避、以观事态变化的策略。

议论到具体去哪里时,谢昌云想了想道:“昆明的云水阁已经两年没去了,我们去昆明怎么样?”

邓汉祥笑道:“不错不错!选昆明好。要躲就躲得远一些。”

何欣怡道:“去昆明可以,我打电话让我爸妈也来。不过要走就早点走,免得到时候让人有其他猜想。我看就后天吧!”

谢茂学夫妇准备带着李瑶岭和圆圆去张家口看女儿,顺带把杨成武等人的孩子送回去,正好也是定的十三号出发。

于是两天之后,谢家住的一号楼又再次人去楼空了。

现在昆明机场已由四航司接管,谢昌云一家和邓汉祥一家、包括小姑娘和小虎子、两个洋妞以及部分随从在内,三架飞机到达昆明时并没有惊动太大,只有接到机场秘密通知的龙云、以及四航司基地的负责人前来迎接,所乘坐的车辆也全都是四航司的。

而在广东,除了陈济棠和于汉谋之外,其余人也都不知道谢昌云到哪里去了。当然对外的电台联络还是始终畅通的,不过对报务员做了更换,原来经常带出的报务员还留在了广州,否则那些老练的无线电监听员通过报务员的电键手法就能判断出谢昌云所在的位置。

昆明的夏季气候宛如广东的春天,甚至比略带潮湿的广东春季更为舒适。在天水阁优美的环境里,摆脱了杂务的谢昌云却难以静下心来。

几天之后就将是形势的一个巨大变化,虽然定下了静观以待的方略,但到底会产生哪些变局,还是让谢昌云不得不认真思索,而且心里还隐隐有一种面临一场新的巨大战役的燥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