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儿带女去逃荒 第55节(2 / 2)
平村有县衙管着,每天按着人头发粮食,干活还有工钱,在宋家人看来,这些条件都是很诱人的。
而且昌高离兴陵又不远,如果以后兴陵的形势平稳了,他们想回老家也方便。
在外头逃难一个多月了,现在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安稳下来。
宋王氏看向一直没说话的云初,问道:“云儿,你是咋想的?”
云初抬起头,见大家都看着自己,便说道:“爹,娘,我想问你们一件事。”
“啥事儿,你尽管问。”宋王氏连忙说道。
“我想问问,宋家村那边大概隔多久会发一次洪水?”
大家都没想到云初会问这件事,宋大庄皱着眉头回忆了一会儿,说道:“有时候三四年一次,有时候六七年一次……这都说不好。”
宋家村地处黄河流域,每隔几年黄河就会决堤泛滥,周边的村镇就遭了殃。有时候年头不好,还有连续发大洪灾的时候,即使宋家村那边没有发水,其他地方也会受灾。
宋大庄四十多岁,印象里发大水的次数都数不清了,也曾经随着家人出去逃荒过,等到洪灾过去再回老家。
以前他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正常,可被云初这么一问,他才觉出不对劲来。
他只想着故土难离,可是这样每隔几年就要发一次洪灾,总是提心吊胆地担心洪水什么时候来,今年的收成会不会泡汤的日子,他真的过够了。
宋王氏也心有所感,她在京城住得那些年,才知道这世上原来还有另一种生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难道他们就死守着故土,看着自己和自己的子孙们一代代这样过下去吗?
宋王氏被云初这么一提醒,也激起了心气,她握住云初的手,问道:“云儿,那你说咱们该咋办,是等着去平村,还是去定阳县?”
云初向她笑了笑,说道:“我听葛岳衡话里的意思,昌高县衙这边查得严,生怕混了乱民进来,因此我想着,恐怕一时半会儿安顿不了咱们。”
昌高县内还有逃荒出来的呢,他们肯定要先安顿县里这些村子的百姓,接着才是安顿兴陵那边有路引的灾民。
至于他们这样没有身份证明和路引的灾民,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安排上。
“而且现在已经是八月份了,就算过不久县里就能安排我们去平村,可是眼看着天就要冷了,咱们在那边可要怎么过活呢?”云初说道。
平村完全是个白手起家的村庄,虽然人多,又有县衙照管,可是大部分人只能住在棚子里,难道他们要在棚子里过冬吗?
即使赚了些工钱,也只能盖个土坯房,再说天气越来越冷,在冬天里干活可是很受罪的。
听了云初的分析,大家都低头思量起来。
之前他们只想着朱家有地方住,县衙给发粮食吃,干活还有工钱,却没想到云初那么长远的事。
先不说县衙什么时候能安顿他们,就算是安顿了他们,他们再抓紧时间盖房子住,这冬天恐怕也是住不进去,更何况土坯房里过冬更是难熬。
就算是熬过了这个冬天,明年开春要怎么办?平村那里如今已有了上千的灾民,那里的田地又少,明年他们怎么种地,怎么养活这一家人?
想通了这些问题,宋王氏做了最终决定。
“咱们去定阳!”
去定阳不过七八百里路,他们有路引,往北去又没有灾民,不过就是再走十几天的事。
这么久的辛苦都吃过了,难道还差这十几天吗?
宋大庄等人思来想去,也都觉得去定阳是眼前吃几天辛苦,但是以后却可以更稳定更长远的生活。
既然决定了去定阳,大家再次忙碌了起来。
准备干粮,洗晒被褥,添置各种物品,这时候他们就感觉到住在集市周边的方便之处了。
云初又拿了一百两银子出来,交给宋王氏准备各种食物和路上用的物品。
因为还要继续向北走,这次宋王氏也顾不得心疼银子了,给家里人都每人都做了两套厚实的衣裳,被褥也要絮得更厚实些,免得夜晚受冻。
全哥和安安这几日又长了,只他俩的小被褥,衣裳,开裆裤,尿片等物就装了好几大包,都是预备路上换洗的。
至于吃食,宋王氏等人按照云初的意思,见集市上有什么可以储存得久的食物都买了些,留待路上吃用。
有了上次的经验,云初也自己找机会去了几趟集市,以添置东西为由,给空间里又存了许多粮食。
反正她的空间里面温湿度都是最适宜存储的,只看那么多珍贵药材都是好好的,所以云初一点儿不用担心粮食变质。
隔了两日,葛岳衡果然又出城来找他们,宋家人把商量好的结果告诉他,说他们决定去定阳县。
葛岳衡得知能帮上他们很高兴,连茶都没喝,赶着回城去帮他们办路引。
临别之前,云初硬塞给他一个装了银票的荷包,托他在城里给他们弄两辆马车。
之前弄驴车是没办法,这一路大家都受够了这头爱闹脾气又喜欢惹是生非的倔驴,实在不想再留着它给一家人添堵了。
他们本来商量着想把毛驴在这里卖掉,没想到宋阳听见这件事,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撒泼耍赖不许卖驴子,就连一向乖巧的宋月都跑去了牲口棚,搂着毛驴的脖子呜呜哭。
三个孩子养了这驴这么久,已经有感情了,虽然这驴又凶又爱耍小脾气,可他们都不在意,就是喜欢这头毛驴。
拗不过孩子,这里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卖驴计划只好就这么搁置了。
次日葛岳衡便出城来给他们送路引,果然带了车夫给他们赶了两辆马车过来,葛岳衡把剩下的银子还给了云初,又问他们预备什么时候出发,葛文清等人想来给他们送别。
得知他们准备拿到路引就走,葛岳衡赶紧回城安排不提。
宋王氏想着自家要走了,总要知会朱家一声,就让宋贵去平村报个信。
平村距离这里有十几里的路,宋贵找守城门的官兵问过路,便骑了毛驴颠颠地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