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一兰姆伽整训计划四(1 / 2)

加入书签

兰姆伽原来只是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的一座偏僻小镇,小镇四周除了干旱的河滩和荒凉的山谷,还有一座欧战时期遗留的战俘营。民国三十年英国人还在这里关押过两万名从北非俘虏的意大利战俘。退守印度之后,印度总督府和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根据英美中三国达成的协议,将兰姆伽及其周围数百公里山区划出来供美军和华军使用。

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即使只是一座战俘营,它的设备,却也让我感到惊讶……兰姆伽镇内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军用卡车可以任意开到野外训练场任何一个角落,还有游泳池、电影院等,可见欧美国家的士兵所享受的生活质量,与我们中国士兵有多么大的差距,即使只是座战俘营,也远比国内的军营豪华气派。基地里密密麻麻地建造了二十多座军营,床位多达三万多个,轮训军队绰绰有余!

工业生产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我终于体会到了,而对于工业国家和农业国家的差距,我也体会到了,原来,这才叫现代国家啊!在国内只能政府高官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在国外,连一个士兵也可以享受到……

当我率军抵达这里的时候,史迪威已经先行集合了一批美军军官在这里驻扎,这里非常大,非常宽敞,设备齐全,一百军全军抵达之后,美国军官把我们集合起来,带到一座特设的卫生清洁站,依次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洗澡、理发,清除污垢,打预防针,等等。

脱下的衣裤堆在一起,泼上汽油烧掉,理由是多日不洗,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还不如烧掉,会有新的军装下发,另外头发胡子一律不许保留,统统剃干净以防传播寄生虫;但是我有个怪癖,我喜欢稍微长一些的头发,经过协商,史迪威总算同意了我留下薄薄的一层头发,而其他的士兵都是清一色的光头;经过一番修理,士兵们仿佛卸掉许多包袱,个个觉得轻松愉快,清洁之后,开始分发军需品,军需官按名册清点,逐一领取。

这个倒和我们在国内分发军饷的时候差不多,但是我也只做到了分发军饷,军需物品上,我还没有细致到这个地步,这倒的确是规避军官贪污的好方法,以后也要统一采用;而对美国士兵合英国士兵可以享受到的奢侈水平我很多年后都还记得很清楚,这些物品有咔叽布战斗帽、钢盔各一顶;钉有铜钮扣的咔叽布军服各两套;羊毛衫夹上衣一件;棉织内衣内裤两套;短袜、衬袜及尼绑腿各一副;帆布胶鞋、大头皮鞋各一双。还有毛毯、橡胶雨衣、橡皮垫褥、水壶、手电、遮风镜、防蚊头罩、毛巾、铝饭盒、行军背囊等。

就连伙食也向美军看齐,注重营养,主要是面包、大米和罐头食品,国内不容易得到的各种珍贵的肉食,在这里简直吃腻了,反而思念起那原先叫人厌烦透了的新鲜蔬菜和瓜果来;先进的医药卫生和卫生教育保证了官兵的健康,热带丛林的恶劣气候已经不能打倒强壮而卫生习惯良好的士兵们,他们的防范措施,比之我那无奈之下的举动,不知要好了多少,或许战斗力我们强于美军,但是真要打起来,只要美国人不想着灭亡中国,就一定能打赢……

我还记得张灵甫大哥看着属于自己的军需物品时,嘟囔了一句,将来要是能和英国佬美国佬打仗就好了,把这些东西全部抢过来!

的确,这些东西着实让我感到了惊讶无比,相对与国内那些简陋的黄布军装,美式的军服则显得漂亮得多,而且还有冬夏套装,我们穿上了夏季军服之后,感觉极为舒适,通风,比之国内的那种不透风的军装,经常一个急行军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打完仗就要生病!

而在这里,不要说医疗是免费的,时常的体检啊健康检查啊之类的也是让我目瞪口呆,我们和欧美军队在这个方面上一比较,立刻就变成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简直就是贻笑大方了;而美国英国的军事优越性不仅仅体现在了军事装备和卫生习惯以及生活方面,也体现在了专业性方面。

担任训练中心主任的是美国麦凯布准将,总教官阿姆斯上校,下面有一大群美国军官在负责方方面面的工作。决心在缅甸报倭寇一箭之仇的史迪威,甚至把自己的儿子小乔和女婿布鲁克也都调到了兰姆伽,参加到火热的训练高潮里来。

美国人在兰姆伽开设了许多军事技术学校,比如战车学校、通讯学校、工兵学校、指挥学校等等,还有专门训练炊事兵的后勤保障学校。步兵训练主要是通过各种训练场地来进行。在兰姆伽,所有教官都是美国人,那么自然也有翻译,一百军当中有不少学生兵,翻译的任务就交给了这些学生兵;官兵分开受训,训练内容按照美国西点军校的军事教程来进行,极为专业,虽然严厉性不如我的德国式训练计划,但是专业性方面,却是极好的弥补了我的部队最大的短板。

我的部队和倭寇作战,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倭寇的军事很不可救药,新瓶装旧酒,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根本上还是采用了古代的冲锋战术,彰显勇武,而已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军界则更加注重士兵们的战术素养和战术配合,以先进的火力配备和先进灵活的战术配合打击敌人,所以要是我的一百军以同样的武器装备和美国的十万军队交战,那么我军获得惨胜的可能性很大,我们损失惨重之后,美军弹尽后投降,这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