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理亲王的野心(2 / 2)

加入书签

永琳显得有点儿迫不及待。这一切皆被理亲王看在眼里。永琳经过他的培养,已经变成了那种不露喜怒哀乐于脸上的一个孩子。

只是这一次他并没有责备永琳,或许是因为他今天高兴。也或许是因为柳侧福晋是他最宠爱的一个女人,更或许是永琳做到了他满意的。这才没有发怒。

等永琳走了之后,理亲王想了一会儿这才抬笔写了一封信。只是这一封信上只有寥寥几个字而已。

随后吹了一声口哨,立马飞过来一只小鸟。

这只鸟并不像是什么鸽子之类的专门用于传信的鸟类。而是类似于麻雀的一种鸟。

这只鸟可是被理亲王培训了好久,因为若是用信鸽的话,很有可能被宫里的侍卫发现,可是若是用这种不起眼的小鸟来说,一般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的。

理亲王将手里的纸条卷了卷,然后绑在了小鸟的爪子上。

他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将鸟抛向空中。便见鸟儿展翅朝着紫禁城的方向飞了去。

理亲王见鸟儿飞远了之后并没有离开书房,而就坐在书桌前。他在等,在等鸟儿带回来的消息。

而永琳离开前院,直接朝着后院自家额娘的院子而去。

柳氏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可唯独老大永琳被留在了前院。其他的弟弟妹妹们都跟着额娘住在后院儿。

永琳很羡慕,可是阿玛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听,所以每次哒只求做到让阿妈满意,那么阿玛便会让他去同额娘住一段时间。

就像这次一样。

“额娘,额娘儿子回来了。”

永琳再怎么成熟有心计。说到底也还不过是一个孩子,所以这时候的心情那是抑制不住的高兴。

因此一进柳氏的院子。便敞开嗓门喊到。

屋里的众人听到声音纷纷走了出来。其中就包括老八永召还有大格格以及抱着八个月大的十二阿哥的柳氏。

“永琳,你怎么回来了。”

柳氏一见永琳,神情立马变了。将自己怀里的小儿子丢给一旁的丫鬟照顾。自己三两步走到大儿子跟前,一把将永琳搂进自己怀里。

“是不是你阿玛让你回来的?”

抱着自己的大儿子。柳氏担心的问到。

就怕是自家儿子自作主张回了后院,惹得王爷不高兴,柳氏倒是不怕被责罚,她担心自己的儿子被王爷责罚。

“额娘放心。是阿玛让我回来陪额娘几天的。”

永琳安慰的拍了拍柳氏的后背。他都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这样抱着额娘了。所以这一瞬间的温暖,永琳贪恋了许久。

听到永琳这么说,柳氏松了一口气。她将自己的儿子从怀里拉了出来。

双手捧着永琳的小脸,上上下下的仔细看了许久。

“让额娘好好看看你。额娘感觉都有好几年没见到你似的。”

柳氏说着,眼泪便从眼眶里滚落了下来。

对于理亲王想要做的事,柳氏身为枕边人多多少少也清楚一点儿。更知道理亲王带永琳去想要做什么。

可是她没有权利阻止,更没有办法阻止。她来理亲王府也有自己的目的。可是如今她却有点犹豫了。

一边是自己的孩子。一边是她从小到大的寄托。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只能这么煎熬着。

“额娘莫哭了。您这不是见到儿子了吗?只要儿子以后好好听阿玛的话!将阿玛吩咐的事儿办的,妥妥帖帖的。那么阿玛定然会答应让儿子多陪额娘一段时间的。”

永琳用自己的小手,替柳氏擦干净眼泪。自己额娘也哭,她也想跟着哭。可是永琳都不知道自己十一岁了,有多少年都没有哭过了。

“主儿,阿哥这么晚的过来想了没有用膳呢!还是让阿哥用了膳,在同主儿聊聊。”

柳氏的贴身丫鬟紫芙说到,瞧着永琳阿哥这么急匆匆的,想来定是没有用,晚膳便过来了。

现在总不能让阿哥和主子们都饿着肚子在这里说话吧。所以,紫芙才开口说到。

“是是是。瞧额娘的记性。快让人再添一副碗筷。”

柳氏擦干净眼泪。起身拉着永琳就要往里边儿走。显然已经将自己其他的孩子给忘了个干净。

而另一边的坤宁宫里。

皇后自上书房回来之后,便坐在软榻上一动不动。甚至连晚膳都没有吃。

今儿皇后可是损失惨重。不仅折了一个夏棋,而且自己的儿子还被皇上送去了慈宁宫。甚至连着六宫的权利都被丢了。

如今的皇后也只有一个空头衔而已。

“娘娘,您吃点吧!”

春琴吩咐人已经将膳食摆在了皇后的面前,可是皇后却一动不动。

急的春琴团团转可是无可奈何。

“娘娘,娘娘。”

突然秋书走了进来。

进来之后的秋书还给四边儿的宫女使了一个眼色。

“你们都退下吧,这里有我和春琴伺候皇后娘娘。”

看来秋书是有事情跟皇后娘娘说,但是这事情并不能让外人知道,所以才屏退了众人。

春琴奇怪的盯着秋书。可是奈何在皇后娘娘跟前,她不能随便打听。

“娘娘来信儿了。”

秋书走到皇后娘娘跟前,悄悄地从自己袖筒里掏出一个纸条。而这个纸条显然便是理亲王绑在鸟腿上的那个纸条。

这次皇后娘娘终于有反应了。他接过纸条,然后瞅了一眼秋书。

而秋书也只是定定地盯着皇后看。她是皇后的宫女,那么一定听皇后的安排。

皇后将目光又转回到纸条上。叹了一口气,这才缓缓打开纸条。

刚看完纸条上的内容之后,皇后便将纸条递给秋书。

“烧了”

淡淡的两个字从皇后嘴里吐了出来。

秋书接过纸条点点头,转身朝着自己身后的一个烛台走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