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示范(1 / 2)
第1192章 示范
至于其他同学们,在练习的时候,基本都是站着唱歌的。 这样的姿势,对他们来说,是最舒服的。发声,呼吸,气息的循环,都是最佳。尤其唱美声,全身的器官都在协调着一起用力,对体力和精力的消耗特别巨大。
像秦放歌这样坐着唱歌的,只是极个别的特例,老师也根本不提倡。
还有同学拿出手机来,准备录音录像的,不过大家都知道,不能随意乱传,基本也就留着自己慢慢回味。
当然,秦放歌也是可以无伴奏清唱的,但这样一来,整体的艺术表现力无疑就会弱了很多,有没有伴奏影响还是很大的。他自己有这样的条件,自然可以任性。
这不,他都还没开始演唱,光是手上弹奏出来的伴奏,就足以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直呼过瘾。
说这是沈建萍为大家争取的福利,也是一点都不过分。
像是宋宇这样的学生,更是早就连嫉妒的心思都完全没有了,最早的感受是绝望,没办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大让他开始怀疑人生。感觉在秦放歌面前,就跟一只微不足道的虫子没什么区别。心灵被暴击后,慢慢调整过来,到这会,已经能从容淡定的欣赏天才的表演,感受其中那无穷的艺术魅力。
“在秦放歌手里,一台钢琴足以媲美一支交响乐团!”
人们不止一次这样评价过,不管是普通的音乐爱好者,还是专业的音乐评论家,音乐学院的资深教授,还是普通的音乐学生,都惊人的持同样的看法。
今天,周诗雨宋宇他们这样的声乐歌剧系学生,也同样发出这样的感概。在他如同翻花蝴蝶一样,手指在琴键飞舞的时候,一个又一个音符清晰无误的传入大家耳中,层层叠叠,此起彼伏,各种声部交织缠绕,格外华丽辉煌。
钢琴演奏系毕业的张小林老师更是听得心醉神迷,秦放歌这妖孽就这样随便弹弹伴奏,就直接将他们一众从小学钢琴的轰杀至渣了好不好!
让学钢琴的人头疼不已的多声部复调赋格什么的,在秦放歌指下简直信手拈来。一台钢琴想要演奏出交响乐团类似的效果,多声部是最基础的。最起码,也得有高中低三个声部,事实上,秦放歌现在的演奏,比这要复杂得多。各个声部之间的应承转合,内在联系,各种对位、和声都复杂让人莫不着头脑。
张小林自觉拿了曲谱后,估计都得苦练上几个月功夫才能勉强见人,视奏什么的,想都不要想。他还是专攻声乐歌剧系钢琴伴奏的,换其他学钢琴的人来,这学习速度还得慢上不少。都说术业有专攻,光是钢琴演奏,每一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就足以让人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
不提张小林内心如何波动,在这里,在这首咏叹调的“练习”中,钢琴伴奏其实只是配角。秦放歌的人声,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这首《在这寂静的夜晚》,大家原本都不陌生。可在经过秦放歌的改编之后,就又变得陌生,或者说是新鲜起来,连伴奏都做了相应的改动。不光这次的钢琴伴奏,在布拉格演出的时候,交响乐团的伴奏也是如此。
但主旋律以及节奏都没太大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秦放歌把整首咏叹调升调了,给大家整体的感觉,顿时又高大上得提升了一个层次。
即便还没听到,大家都是懂音乐的人,还是同行,越发期待他后面的表现。如果是其他人,比如宋宇他们敢这样升调演唱的话,肯定会被大家笑话是不知死活,自己作大死。大家对秦放歌的信心十足,他在布拉格的时候,也有成功演出的先例。
随着音乐的行进,秦放歌的歌声,也带领着在场众人,进入美妙的登顶之旅。
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知道这歌剧美声的唱法,追求的就是宏大,雄厚,宽阔,壮丽,也要求调动全身的器官,进行共鸣,最后的气息,再通过声带,将声音传递出来。他们平时也是这样进行练习的,现在秦放歌这现场示范,效果也是极好的。
尤其这样近距离,封闭空间比歌剧院小多了,大家的感受就也就越发深刻。他们的身体也在跟着一起共鸣,敏感些的女生还会有轻微的颤抖现象。在如何发声上,秦放歌也早跟同学们交流过,就是前面他当“助教”的时候。
这也特别有助于其他同学的学习和借鉴,秦放歌这简直就是“活标本”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他们都是专业练习声乐歌剧的,也听多了大嗓门的歌唱,但此刻秦放歌的歌声音量之大,仍旧超乎大家的想象。想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舞台上的时候,他可是要将歌声,传递到整个宏大的歌剧厅里的,音量不够的话,坐得远些,可就听不到声音。
尽管耳朵都被震得发颤,但站得比较靠前的同学,仍旧舍不得后退哪怕半步,近距离观摩的好处多多。再结合他之前所讲的发声技巧,气息运用,大家似乎都能感同身受。随着各自身体的共鸣,细细体会那种调动身体腔体,运用气息来歌唱的美妙滋味。
沈建萍一直在强调,声音的连贯性。其实也不光是在歌剧美声的演唱中,其他唱法同样对声音的连贯,有着同样高的标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