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这些年_203(2 / 2)

加入书签

那棉布裁的衣服柔软亲肤,透气性好,价钱也不贵,很受城中百姓的欢迎。

后来宋菽又接连推出棉布的被套、枕套、床单,还做了毛巾、棉花毯等物,销量也都非常好。只是棉花的产量有限,他便与又来卖木棉的白一城商量,让他带了许多种子,回更适合种植棉花的南方去了。

后来,宋菽也干脆来了江淮。

临州离白一城的老家不远,那一带如今有许多人种上了棉花,成了宋记棉花坊重要的原料来源。

除了恒州和临州两地,这作坊也在其他几个较为富庶的州县落户,无不受到喜爱。

扩建棉花坊的过程中,宋菽如法炮制,又发行了不少股票。这一次不仅仅是恒州,还有临州和相邻地区的富户、大家族赶来投钱。

宋菽手上的资金甚是充裕,除了棉花坊,也把火锅店开到了江淮各地。

去年严卓迎娶三娘,宋菽还给了一些股份作为嫁妆。同时也给宋河夫妇俩分了一些。

如今三娘跟严卓回了沧州,主管那一带宋记的业务。宋河和程二娘的大女儿已经满周岁,听说近日又怀上了,这段时间宋河便一直留守恒州,管着那里的业务。

六娘和五娘长大不少,宋菽也分了些坊店给他们管理,又派了得力的助手。

七郎八岁了,被不爱读书的六娘强行送进学堂,每天被阿姐盯着念书,没少给宋菽写信哭诉。

连七郎都能好好写出正儿八经的信了,宋阿南是什么毛病,十个字就把他打发了?

宋菽把揉皱又展平的信再一次揉皱了,扔到房间角落。

四个月了。

四个月前,三间新的火锅店在三地同时开张,宋菽忙得脚不沾地,火气正大呢,宋阿南的十字天书又送来了,宋菽忍无可忍,在信里跟他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后来宋阿南又来两封信。

十个字变成了三十个字,也不知道那小子憋了多久憋出来的,连墨迹都深浅不一。

宋菽把信放好,决定再晾叱咤风云的小将军两个月。

“东家。”宋宅的管家跑进来,“州牧大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