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第105节(2 / 2)

加入书签

我要揍她!

第154章 飞鸽传书,望风而逃

“我们要在家里多屯些粮和药材。”

方瑜的脑子转得飞快, 先和家里人交待了几句,让他们先做好物资准备,他还有更紧要的事要做。

老婆和孩子都留在了京城, 他实在是不放心。

而且按善书收集到的疫病信息, 京城真是很危险。毕竟这疫病才不管什么首都不首都的, 也不会因为你家做官就略过去。

正好善书把信鸽送了回来,要不然方瑜连写信的机会都没有。

方瑜奋笔疾书,把他能想到的事情都用小字密密麻麻地写上。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屯粮屯药,买些小青菜的种子,在暖阁里用花盆养着。再多买几只能下蛋的母鸡, 养在后院的屋舍里。

这样就算是到了最坏的情况,留在京城的方家人也可以坚持闭门不出, 有充足的主食、蔬菜和蛋白质资源撑到疫病结束时。

对了, 还有奶牛!可以买一头先放在家里养着,省得家里人缺少奶制品的摄入。

方瑜再一想,把奶牛改成了母羊, 还让妻子多买黄豆和石磨,府里养一个会做豆腐豆浆的下人。

还有启明星大剧院, 这种娱乐场所肯定不能在这种时候开门。不管京里情况如何,

方瑜就让冯婉先关门歇业。剧院年少的演员就带回家先养着,剩下的服务人员都是冯婉的陪房, 都不是安分人,就都送到京城外的庄子上去养着。

他现在怎么在信里交待都觉得不够, 方瑜真是恨不得长个翅膀飞回京城去。

家里有他的四个儿女, 有方华这个侄女, 还有教养的十来个孩子。现在又快到冬天的时候了, 季节变化, 天气一冷,小孩子就容易病一病。

他们家里不能光准备吃喝和药丸子,必须请个郎中在家里照顾着。

方瑜在信上写:拿钱砸,请个靠谱又不打眼的郎中住在家里,把郎中的一家子都弄到家里住,讲好了这几个月都不许出府。

他还另写了一封简短的信,讲的是疫病的大体感染范围。方瑜在信里告诉冯婉,这封信送到张之青府上,让张之青看情况悄悄转交给皇帝。

在家信的最后一段,方瑜反复强调,让冯婉快速准备好所有的物资,然后就借口守丧礼佛闭门不出,家里的所有下人也不能出去。

还有就是,不能派人出京给他送信,要不然这送信人容易直接助力疫病的传播扩散。

方瑜将信晾干,再把宝贝信鸽拿过来,这才发现,他用的信纸太多了,一个信鸽可能都运不过来。

方瑜派人买来大拇指粗细的小木筒,在把信纸卷好塞进去,扣紧盖子,再在外面用蜡油封住。

信鸽一只爪上前后绑住两个。

就这样,一只信鸽带着四个木筒信,在方瑜殷切地目送下,振翅飞往京城。

方瑜望天,看了很长时间,哪怕这信鸽早就飞没影了。

“唉!”

方瑜叹气。这信鸽虽好,但也只能单程往京城的固定地点送信,无法再从京城往乐平县送信。

他这边一共就有五只信鸽,这就代表着,在疫病结束之前,他只能给家里送五次消息。

咳,现在今剩下四次了。

方瑜发愁地坐上马车,直接去冯府找知县二舅哥冯达。

冯达正抱着新妾在后宅乐呵地听小曲喝酒呢,知道方瑜来了,微醺地出来见自家小舅子。

“这是怎么了?”冯达离老远就看到了方瑜脸上的严肃神情,他的酒气立刻就散干净了。

方瑜把善书汇报上来的情况说了一遍,又重点强调了这次疫病的传染性和致死率。

冯达七岁时就经历过一次大疫病的流行。

那时候他们家还在桥水县老家呢,他父亲还没考上举人,一家人日子过得简朴,但总算是有余钱余粮。他奶奶那时还在,老人家有见识,就不让家里人再出家门,还把来帮佣的小媳妇给辞退了。

等到疫病结束后,他们家附近的邻居死了三成,原先给他家里帮佣的小媳妇家里都染了病,一个都没活下来。

冯达高度重视疫病这个情况,白着脸对方瑜说:“我把城门关了,直接别让外人进来了,这样咱们这里就可万无一失了。”

听冯达这么说,方瑜对古代平庸官吏的认知更全面了。

他说:“现在情况还没这么糟糕呢,咱们可以先通知底下的村镇,让他们做好准备,减少感染风险。”

冯达在屋里来回踱步,焦虑地说:“能守住这一个县城就不错了!外面的村子也没个城墙,也拦不住那些带了病的流民走商,说什么都没用。”

“试试吧。要不然周围的地方都传染上疫病,咱们乐平县也没办法独善其身。”方瑜把他写出来的村庄防疫办法拿出来给冯达看。

冯达前所未有地认真看着,只见这上面还有直观的图画展示。

作者有话说:

半章,明天多写一些。

第155章 暴力监工

冯达看完后, 觉得可行,但也只是理论上的可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