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04章 酮症酸中毒(2更)

红焖排骨自然来不及吃。

自行车后面坐不住意识的人,还是夏晓兰让刘芬骑车,自己找了根绳子把于奶奶和刘芬拴在一起,夏晓兰又用手在后面撑着,刘芬骑车,她则跟在后面小跑了快二十分钟才到商都市人民医院……也幸好是在商都市里,要住在偏远乡下,这种情况下送到医院可能连黄花菜都凉了!

母女俩上次陪刘勇来过,对商都市人民医院的情况挺熟悉,这边把于奶奶放下来就大喊着救命,有穿白大褂的值班医生带着护士跑出来。

“病人啥情况?”

夏晓兰和刘芬一问三不知,她俩对于奶奶的身体状况不了解。夏晓兰只能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医生骂两人糊涂,赶紧开始抢救。

过了半小时,一个护士跑出来骂了夏晓兰母女一通:

“你们是咋当家属的,大娘是酮症酸毒导致的休克,她有糖尿病你们平时也不注意点?”

酮症酸毒?

刘芬一点都不懂,还以为于奶奶吃坏了肚子。

夏晓兰是真的吃惊,于奶奶居然有糖尿病?她平时也没见于奶奶吃药打针,好像邻居们也没谁说过。于奶奶除了人特别瘦,也看不出来有啥异样。这年代上了年纪的人,白白胖胖的本来就少,瘦才是主流现状。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以后一定多注意,千万要尽力抢救,不管花多少钱都行。”

夏晓兰态度诚恳,护士的表情才稍微缓解。

“我们肯定会尽力抢救的。”

夏晓兰问在哪里缴费,护士却好像根本不急。83年还和后世不同,对病人是先抢救后收费,不过拖欠医药费成了常态,并且出现很多逃费的,逼得医院也慢慢改了规矩……改革开放把经济搞好了,却把人心搞坏了,医患关系变得紧张,医院和病人相互不信任。

夏晓兰还是预存了200元的医药费。

虽然于奶奶不是个性格热情的,这年头租房本来就困难,到哪儿去找这么合适的房子?

对于孤老太太,夏晓兰也挺宽容,她希望于奶奶能快点好起来,大家继续当互不干涉的房东和租客也行啊!

刘芬吓得够呛。

几次在门口张望,坐立难安。

于奶奶没有家属,邻居也基本上得罪完了,夏晓兰完全不知道该通知谁。只能由她们母女俩守着,晚上就在医院的走廊上打了个盹儿,早上醒了就觉得鼻塞。

7点过后,终于有医生通知她们:

“情况好点了,她体内炎症很厉害,要住几天院,你们去办理手续吧。”

于奶奶真正清醒,是午11点的时候,夏晓兰守在病床前,刘芬回去做点饭。于奶奶动了动,夏晓兰就警醒:

“您醒了?我去叫医生!”

于奶奶还没回过神来,夏晓兰像一阵风般跑出病房。

隔壁床的病人和于奶奶搭话,“大娘,你孙女吧?小姑娘漂亮又孝顺,守了你一晚上。”

于奶奶精神虚弱,仍然木着脸硬邦邦摇头:

“不是。”

不是啥?于奶奶再不肯多吐两个字。

隔壁床的自讨个没趣,和于奶奶这样的人就是没办法聊天,容易把天聊死!

……

于奶奶住院的第三天,别人才知道。

扫大街的工作归街道办管,于奶奶负责的路段都三天没人打扫了,街道办的人当然要找上门。这才知道住院了……于家的房子很多人打主意,就算于奶奶把房子租给夏晓兰母女,对外的说法也是远亲借住。

街道办的人一脸感慨,“幸好还有你们这些远亲啊,不然谁照顾这老太太?”

自然是要街道办安排人照顾。

不过现在好了,名义上这就是夏晓兰母女的活儿。

胡永才家才知道实际情况,胡永才老婆觉得夏晓兰是摊上了这运气:房子才住多久啊,于奶奶就生病,要不是夏晓兰把人送医院及时,于奶奶这次绝对是凶多吉少。

老太太和谁都没来往,干着扫大街的工作,街道办的人只负责每月给她发工资。

哪能及时发现她有没有上班,孤老太太独居的话是挺危险的。

于奶奶这人有多硬气呢,她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每次到医院看病都是偷偷去的。在家里吃药也是背着夏晓兰母女,其他人和她来往不深,竟也一无所知。

胡永才老婆想,这下子于奶奶总要改变态度了吧?

得,人家该板着脸还板着脸,好像夏晓兰和刘芬那晚上救得不是她,这几天母女俩在医院跑前跑后照顾,也没得她半点感激——胡家知道实情,夏晓兰她们不是借住的远亲,一个月20块的房租没少给,并不欠于奶奶人情。

可这老太太就这态度,你能拿她咋办?

幸好夏晓兰不是施恩图报别有所求,不然真是要呕死。

于奶奶出院那天,自己把医药费掏了。

医生以为夏晓兰和刘芬是家属,出院前逮着刘芬叮嘱,糖尿病人的饮食有禁忌,平时也要按时按量的吃药控制血糖。刘芬让医生反复说了好几遍才记牢,等于奶奶出院后,刘芬不管老太太脸色难看不难看,每天像看贼一样盯着于奶奶的饮食,见面打招呼都是“您今天吃药了吗”,像于奶奶这样旧社会大小姐出身的讲究人,对着刘芬完全无语。

您今天吃药了吗?

有这样打招呼的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