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2 / 2)

加入书签

既然之前在母亲面前说开了,他就更没必要隐瞒了。

瞒着,只会让人觉得心虚有鬼。

霍临风坦荡的态度,反倒让温香莲无话可说。

之前霍临风跟她坦白时,有提到夏茗念了复读班,但并不在校上课,而是在校外自学,同时到处跑,做生意。

温香莲对此是不喜的。

她出身好,没吃过缺钱的苦,虽然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个道理,但终究无法感同身受。

而且身为教育工作者,她更喜欢女孩子在学校刻苦念书,念个好大学,然后分配到好工作,一步步有序地来。

她心目中的未来儿媳,也是这样的。

夏茗对她来说,始终不是理想的人选。

温香莲态度冷淡下来,“你找我,只是问学校的信息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霍家在京都是有头有脸的,而她任职的大学,也是响当当的, 难保“那位”没动歪心思,想借助霍家的背景和她的关系,走后门读大学。

温香莲很不喜欢这种投机取巧的人,如果“那位”要这么做,她绝对不答应,并且出手制止她跟霍临风继续处对象。

霍临风并不希望母亲误解夏茗,“只是询问学校信息,她没有跟我提过任何要求,在学业上,她很有主见,不需要我过多干涉。”

温香莲不以为然。

如果真的很有主见,自己不会选学校吗?用得着问到她这里来?

摆明了是别有用心。

其实温香莲想多了。

在八十年代,大部分考生只知道考大学,压根不知道要考哪所大学。

学生们只知道埋头学习,压根没机会接触到学校信息,有些人连本省内有多少所学校都不知道。

关于大学的专业,那更是一窍不通。

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压根没受过多少教育,知道的未必比学生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只能从听说过的几所学校里头盲选。

他们只知道省内院校,省外的学校,除了顶尖的那几所,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可顶尖的那几所,他们又考不上。

90以上的学生,选择省内的院校。

偏偏夏茗只选京都的院校。

而在她前世,高考结束后,会有一本厚厚的择校指南,罗列全国各大院校的名字,近三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等等。

关于学校的资讯,只要会上网查,都能查到不少资讯。

此外,还有各种填报志愿的专题讲座,甚至专题培训班,帮助考生选填志愿。

夏茗习惯的是这种模式,也就是在对各大高校十分了解的前提下,再填报志愿,心里有底,高考也更有信心。

至于霍临风,纯粹是夏茗提出要求,他无条件帮忙完成罢了。

压根没有温香莲想的歪门邪道。

温香莲对夏茗的居心持怀疑态度,“她有什么想法了吗?最想填报的志愿,是哪所院校?”

“第一志愿,是华清或者京大。”

温香莲脸一黑,“她是不是知道我是华清的教授,所以第一志愿要填这个?”

还说没有歪心思,第一志愿选华清,目的就暴露了。

摆明了是知道她在华清任教,所以想借用霍家和她的关系走后门。

不然,以她的成绩,勾得上华清的分数线吗?

温香莲记得,去年的高考生,夏茗所在的省份,华清和京大总共只录取了21人。

去年华清的录取分数线,比京大高两分,全省第22名,刚好压到京大的分数线,如果他第一志愿填京大,是可以被录取的。

可惜,他第一志愿填华清,第二志愿才是京大,因为差2分被华清退档后,本该顺位第二志愿进京大。

但牛气的大学就是有这个底气,你第一志愿不填我的学校,那我凭什么要你?

于是,那位全省第22名的考生,又被京大退档,最后才被第三志愿的院校录取。

在八十年代,这种情况很普遍。

很多知名的大学,如果在填报时不是第一志愿,而是后面几个志愿,那么哪怕分数够,哪怕勾选了服从调剂,学校也是不录取的。

很多人考了高分,却没能进理想大学,就是死在填报志愿这一关。

就是这么残酷。

霍临风有点不高兴,“妈,你想到哪里去了?她很聪明,有能力凭自己的本事考上华清。”

</div>

</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