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公审(2 / 2)

加入书签

他告诉杜如素,对于这八名土司,要根据罪行的轻重、悔改程度、对天命军支持的力度,要做出不同的判决,个别土司,还可以进行拉拢。

判决的结果,并没有及时宣布,杜如素着人在城内外放风:这场天大的官司,百姓基本上打赢了,不久之后,百姓很可能得到他们原先的土地。

李自成将这些事交给杜如素,又与知府孔兰川商量,根据本地农田的产出和生产的难度,每丁的极限是二十五亩,随后便带着三千信奉了天主教的汉人战俘,来到在遵义府与遵义县之间,开始拓宽官道。

城内城外,对于土司的事,穿得沸沸扬扬,但谁也没有准确的讯息,杜如素一直没有当众宣判土司的罪行,而是继续不公开审判着八名土司。

眼下已经到了秋粮的收获季节,这八名被捕的土司,土地上的庄稼都被天命军的士兵收割了,按照以前的约定,租种土地的百姓,还是得到了期望的粮食,其余的粮食,直接入了府库。

遵义府的吏员,在孔兰川的授意下,开始在城内外走街串户,继续搜集土司们的罪行,不知不觉之间,也会向城内熟悉的那些百姓,放出一些讯息,这些讯息集中集中起来,便是一句话:天命都督府代表天主入主遵义,谁能“入汉籍、奉天主”,便能早些拿回属于自己的土地!

这样的议论,又是发酵了数日,最后还是府衙的小吏们发挥了与百姓相熟的优势,住在城内的那些百姓,他们在城外的土地,主要集中于城东的十字坳与城西的肖家坳,这是最靠近府城的两“里”。

百姓们同意“入汉籍、奉天主”后,知府孔兰川重新登记人口,将所有的百姓登记为汉籍,又确定了新的里长,随后重新划分土地,每丁都是二十五亩。

这样的事情传出之后,百姓都是沸腾开了,“每丁二十五亩”,远远超出他们的想想,比他们的期望值高多了……

但百姓们发现,这些土地,都是天主的赏赐,只有“入汉籍、奉天主”的人,才能得到相应的土地。

遵义府城周围,一共有十六“里”,除了已经划分土地的十字坳与肖家坳,其余十四“里”的百姓,都是将里长家的门槛踩烂了。

百姓们既想得到更多的农田,又不想“入汉籍、奉天主”,里长们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府城,求见知府孔兰川。

孔兰川却是不在府衙,他正在十字坳与肖家坳,一面给百姓发放新的地契,一面宣传天命都督府的律令,其中“十五税一”的税率,最受百姓们的欢迎,这样的税率,不仅低于以前遵义府的税率,比土司时代更是低多了!

百姓们都是感谢孔兰川,但孔兰川一概不接受,让他们去感谢天命都督府的大都督,还有信奉的天主。

但百姓们对天主还是一知半解,并不知道如何感谢,孔兰川建议:百姓每户出一斗粮食,其余的银钱由府衙出,在人口集中的地方,盖一所天主教堂,这样在闲暇的时候,百姓就可以去城内祭拜天主。

一斗粮食,对百姓来说,只属象征意义,这样的事情,十字坳与肖家坳的两位里长,就办得妥妥帖帖,孔兰川则在南城寻到一所闲置的房子,以府衙的名义购买下来,做为遵义府天主教堂。

李自成已经让成都府派出传教的牧师,等牧师到达,天主教堂就将正式对外传教。

就在十四位里长求见知府孔兰川而不得相间的时候,遵义府的独立审判官杜如素终于公开了对八名被俘土司的判决。

这八名土司,根据罪行轻重,以及他们的悔改程度,分为四类:两名拒不交代自己罪行的,抄家;一名罪行特别重的土司,当众斩首,所有土地全部收回,家产罚没一半;三名土司收回所有土地,但保留所有财物,转为商户;两名罪行较轻、认罪态度好的土司,收回绝大部分土地,但保留最基本的生活用地。

于此相对应,百姓只要提供确切的证据,可以无偿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

十四名焦急的里长,听到这样的讯息,顿时喜不自禁,他们拿着杜如素的判决书,终于在府衙门口等到了即将外出的知府孔兰川。

“知府大人,我们是各村的里长……”

孔兰川装模作样片刻,只得皱着眉头,在知府衙门召见了十四位里长,“本府正在安置十字坳与肖家坳的百姓,此刻忙得很,你们有什么话,赶紧说!”

“是,知府大人,”一名里长抖抖索索,将杜如素的判决拿出来,“大人,既然府里做出判决,百姓都希望及时拿回属于自己的土地……百姓们有了土地,也好向府里纳税!”

“你们都是良民,本府十分欣慰,”孔兰川将判决执行看了一遍,道:“既然是杜大人的判决,本府也得执行……”

里长们大喜,“大人,我们现在就是替百姓拿回属于他们的土地,还有地契……不知道大人啥时有空?”

“这是本府份内的事,本府随时有空,本府赶着去十字坳与肖家坳,也是为了百姓,”孔兰川不动声色,却是将手向前一伸,“你们说,土地是百姓的,请拿出证据来,本府一定替百姓们做主!”

“啊……”里长们顿时傻眼了,百姓们失去了土地,如果有证据,岂不早就上府县告状了?

他们失去的土地,都是土司购买的,虽然有乘人之危、强买强卖之嫌,但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抢夺,岂会给百姓留下不利的证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