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非洲援助共识(1 / 2)

加入书签

现在的人大多数想的是那3亿人,如何打造这3亿人的产品,如何发展这3亿客户等等。

除了官府搞基层建设的,谁认真的为另外11亿人着想呢?

人都缺钱,最缺的肯定就是这11亿人了,直接给钱是下策,让他们生产力爆发,这才是王道。

等到生产力爆发了,哪怕按照日国模式进行改革,那也可以的。

哪怕不改革,也会有好处。

唐觉晓思考着新思路……

首先就要单个的农民养蚯蚓,养了就赚,感觉赚就会有人干。农科研究的人以前在各地都有卖东西的,就是不一定卖蚯蚓,而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想要哪个型号的蚯蚓,甚至可以网购。哪怕是懒得网购,自己随便挖个一斤,网上搜索不怎么科学的版本落后的《大棚蚯蚓养殖技术》、《牛粪养殖蚯蚓技术》,就养不得蚯蚓吗?养鸡一年翻62倍是战忽,养蚯蚓何止62倍?光是蚯蚓肥就是赚到了,蚯蚓可以喂鸡。

单个的农民赚到了,继而村霸就出现了。现在互联网发达,警力下沉,多少人等着功劳升职,再村霸也会有个限度,不同以往。如今的环境,很容易有强力人物统一收购牛粪,建厂搞大规模合作。

等到大规模一出现,各种学过“互联网+”的人就有了用武之地。有些盛唐的人觉得羊城生活太辛苦,回乡创业去了,可能拿的还是盛唐蜜蜂金服的创业金。

等到了各地形成初级规模,这时候会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拦路虎,做买办经济的人。

很多人是依靠进出口发展起来的,肯定有人在农业大豆进口上获利了,这时候他们会跳出来。

解决他们也简单。

这些人是中国人,那就是自己人,那就好说服,说服他们化被动为主动就行。现在能做大豆运输、饲料制造、饲料运输,将来把大豆换成蚯蚓就行。而且多出了蚯蚓肥,商机更多。

再说了,一旦薪姜、芸楠的油路打开,内陆货运通道必然爆发,玩豆子的现在都是海上有门路的,不赶紧先去内陆活动,不怕将来被人占了先机?

当然,不代表做成了这一套,大家就都舒服了,利益的分配还需要内部商定。

中国的三农问题核心所在……其实就是没钱。

农业每年逆差,就像是一个木桶某处漏了,每年不停的从外边装水,而不去根本的解决问题,也就是补漏,那多少都是不够的。只有慢慢的改变产业结构,才可以补这个漏。

春节回老家静心思考了一个月,唐觉晓想了很多。

农民阶级算是无产阶级吗?有人觉得不算,毕竟有块地在那。城镇工人没地,不打工真的就没饭吃。但要一想,他有房产,把房子一卖,又有钱去租地了。只是,他通常情况肯定不卖。

这两者谁更焦虑?不好说。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选择权越多的人,越具有安全感。

农业慢慢的工业化,只要想办法把农民收入提升到工人级别,安全感就会增加。

工人可以是建筑工,可以是工厂工人,可以是别的打工的。如果他拥有城市里能用的农业兼职,比如猫狗繁育,或是怕这个麻烦,弄一个简单安静的农业生产,室内蚯蚓养殖,又有完整产业链帮他们兜底,安全感也会增加。

隐隐感觉打破两者的界限,一定有利于和谐,但细节怎么做,千头万绪……

总觉得一件事做的人多了,总会有误打误撞做成的,而且中国人口多,大伙都有地,可以承受的实验失败次数非常多……虽然这么想不太负责任,但确实是这样的……而且可以考虑官府主体思路,官府既然是官府,那就有开拓进取、承担风险的义务……

唐觉晓没想通细节,但时间是不会等他的,只能见招拆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