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2 / 2)

加入书签

太子殿下的心里升腾起一股沉默的守候和期待之情。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悠悠世事何须觅,不劳寻讨问西东。不管这个历史会如何评定大清国的扩张行为,他只不负今晚的月华就是。

自觉想通,又觉得没有想通的太子殿下,也不知道什么时辰才在鱼儿游来游去的声音中睡去。

第二天早晨,他被炙热的太阳光吵醒后,看着眼前这霞光万丈,万里熔金的雄伟景象,自是心胸开阔,思绪高涨,等他听到一大早爬起来看日出的弟弟们发出的啸咏声后,情不自禁跟着发出一声仰天长啸。

声音高亢廖远、阴阳顿挫,宛如鸾凤之言,又似玉磬之音,传出海里之远,可惜,变声期的小嗓子破坏了整体韵味,几个转折的地方忽高忽低、忽柔忽刚、快而短促,听起来就像是讽啸,是要鄙视哪个人一样。

被他们的啸声吵醒的太子妃听他舒畅痛快的嚎完这一场,笑的前仰后合。太子殿下对这个小意外目瞪口呆,还好他脸皮够厚,强装起来面无表情的模样,拉着笑的起不来身的太子妃回寝室梳洗穿衣。

一船的人都听到了他们最敬爱的太子殿下发出的啸声,反应过来后,都是和太子妃一样笑的不能自已。娘吆,太子殿下您可赶紧长大吧。

正在皇贵妃的伺候下穿衣梳洗的康熙皇帝听到宝贝儿子的啸声,知道他已经调节过来自己的心境,心里的担忧放下来的同时,也因为他的小破嗓子乐呵。

还是太子妃厚道一些,在他出去巡视海防的时候,找来太医询问如何保养嗓子的事儿。总不能变声期过去了,还是这么一副破嗓子吧?太子殿下这么一个大美人,如果配上一副沙哑奇怪的小嗓子,简直就是一副名画上滴了一个大黑点儿。

胤礽跟在自己皇阿玛的身后,走到当地驻军的前方,瞅着面前这些站的笔直挺拔,军容整肃的年轻官兵们,心里却是涌起一股伤怀。

他们的体格健壮,铜浇铁铸;他们的目光肃穆,削铁无声,他们的神情豪迈,铁板铜弦,每个人,整个军队都好像是一把拉满玄的弓箭,蓄势待发。

虽然他还是不理解人类争强好胜,你死我活的争斗心理,可是他知道,自己无权、也没有理由去反对他们一心要开创霸业,功标青史的诉求。

罢了罢了。

这次的巡视任务非常的成功,完美的实现了康熙皇帝今天的目标,把官兵们的热血和志气点燃,却又安抚住他们急躁的情绪。

落日时分,父子俩和官兵们一起用过晚饭后,自觉时间紧迫,一路上要巡视的地方太多,不敢在威海多做耽搁,飞龙号当天夜里就启航朝青岛港前进。

太子殿下好像真的是在修身养性一样,每天吃吃喝喝睡睡,万事不盈于心。哪怕是到了东南沿海,他也还是老老实实的修养身体,乖乖巧巧的跟在康熙皇帝的身边接见地方官,没有折腾任何新物事儿,也没有露出任何不耐烦的神色。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嘿嘿嘿嘿嘿,太子殿下,赶紧长大吧吼。、

第179章 飞机

飞龙号到达上海港的时候, 太子妃为了让他散散心, 就催他去下船去看看。他想到一向善育人才的老师李光地大人在此任职, 还收了一个亲传弟子,就伸伸懒腰,领着弟弟们到岸上逛了一圈儿。

因为港口贸易发达, 上海街道上也都是各国商人涌动。胤礽眼见上海和四九城一样浓郁活跃的繁华气息,就有了笑模样。李光地大人新收的弟子叫何焯, 他让嘟嘟一查资料,居然是原本历史上的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之一。

何焯为人豪爽、义气,做学问更是博览群籍,长於考订,尤其喜欢临摹晋、唐法帖, 同样喜好晋、唐书法的四阿哥就颇有些一见如故的和何焯交流起来。

在上海港的这通散心, 可谓是他这一个月来唯一的私下行动, 等到飞龙号停靠在宁波港的时候, 已经进入了七月中旬。他想到他看到的奏折中提到的宁波,还有嘟嘟传给他的有关宁波的各种资料, 终于打起精神下船行动。

俗话说七月流火, 七月的宁波更是它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还好这个区域山多水多岛屿多,海岸线漫长, 海洋气候温润清爽。

有着两千年的人文历史的宁波,原名叫明州,前朝的朱元璋皇帝在沿海地区实行海禁的时候, 唯独明州对外开放,只是为避国号讳,改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

明末清初的百年乱世且不说,自打康熙皇帝开放海禁,宁波港再次开埠,它就在港口贸易方面显示出自己的巨大活力和无穷潜力,一跃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康熙皇帝去接见地方官,太子殿下领着太子妃和兄弟们去了一趟余姚,参观古树参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的柿林村,兴致勃勃的的欣赏宋徽宗的御笔“丹山赤水”,以及当地人口中代表着福寿禄的“七株头”。

一株千年白桃花树、一株古劲松树、五株古香榧树,虽然历经岁月的风霜雨雪,却是郁郁葱葱,傲立苍穹,躯干粗大须数人合围,树根裸露在外老斑重重。小阿哥们围坐在古树边,享受难得的凉风习习。

在当地人“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饮一存”的吴侬软语讲古中,品尝了当地的特产杨梅、皮蛋、年糕后,玩心还没收回来的小家伙们,就被他们“无情无义”的太子二哥全部派出去体察民情,宣扬讲解朝廷的各项惠民政策。

考虑到嵊泗群岛少数民族聚集、问题众多,他既无心游玩金沙细净、绿树成荫的海岛花鸟风光,也无心体验时光很慢,日光很长的温情浪漫,心忧百姓的太子殿下,满心满眼的都是考察当地的疟病、天花防治情况,以及泛滥成灾的大脖子病。

各种落后、封闭,无法沟通的难题让他越看越是头疼,当初凭着一腔热血自愿前来任职的地方官们,更是拉着他哭天抹泪的大吐口水,当地的少数民族人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官府的号令,政令太难实行下去了啊太子殿下···

康熙皇帝眼见他眉眼又皱巴起来,平时的好胃口也没了,吃着当地特色美食螺酱和梭子蟹也好像食不知味的样子,就领着他去了号称“海天佛国”、“南海圣境”、“第一人间清净地”的普陀山静心。

位于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应该叫普陀洛迦山、汉话翻译过来是小白华山。普陀山凭借它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有的山海风光、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两千年来一直都吸引众多文人、雅士、道人、和尚来此地隐居、修炼、游览。

五朝恩宠的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观音道场的赫赫声名更是广播海内外,到了观音诞辰之日,历朝历代的很多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都会特遣内侍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

一心内圣外王的康熙皇帝自是不能错过这个拉拢民心的事儿,这些年他不光对僧徒们礼遇有加,还多次召见普陀山的和尚们,赐金、赐字、赐佛经、赐紫衣,平时有空的时候还会和他们通通书信。

这也就导致了,他这第二次驾临普陀山,还领着宝贝儿子一起,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普陀山上下众位高僧、住持的真心、热情款待。

普济寺的素斋天下闻名,色、香、味、俱全,形、神、器俱备,清纯素雅、风味独特,住持大师给皇家父子二人亲手烹制的这顿晚膳更是神-韵高雅、诗情画意。

太子殿下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美景里,美美的感受了一番福建十大名菜之一“半月沉江”的鲜香,狠狠的体验了一把“片香菇沉于碗内,犹如半月沉于江底”的奇妙,感觉自己真的有点儿“三杯通大道”的缥缈澄空。

想到香菇和水面筋都是滋补的味甘之物,于老人孩子女子的脾胃都挺合适,尤其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喜欢吃斋茹素,他就厚着脸皮和住持大师讨了这道菜的具体做法。

康熙皇帝对于儿子的孝心体贴报以微笑,住持大师当然是满口答应。几个人说说笑笑的休息了一会儿,康熙皇帝就在诸多上师、道人的引领下,去参观普陀山的三宝、三石、三洞、十二景,胤礽跟着听了半天,忍不住想要自己随意逛逛。

自家皇阿玛除了保留本民族的萨满教传承之外,还兼收并蓄的吸收了其他教统学说,对于佛、道、儒、基督、等等各家学问都有涉猎,而且学的可谓是精通。奈何胤礽对于这些,都只当成普通的学术思想来对待。

他听着自家皇阿玛和大师们兴致勃勃的谈佛说法、参禅论道,只能是堪堪听个明白,让他来说,他就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因为他虽然跟随石溪道人和傅山先生学习多年,却一直都是单纯的学习书画知识而已。

当然,石溪道人是融禅机与画理于一炉,傅山先生是汇道法与书法与一身,书、画就是他们的“禅”,他们的“道”。

不管怎么说,石溪道人和傅山先生都没有特意和他讲过什么佛法、道法,有时候胤礽自己看了本佛经,和他们讨论,他们也不大热情。时间长了,导致他对于这些也就看淡了,和他们一样,只管画画、写书法就是。

所以,如今他身在这座“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观音佛岛,站在雕梁画栋、庄严肃穆的普陀寺大雄宝殿门外,看着里面烛火辉煌、香烟燎绕,听着不绝于耳的梵呗钟磬、诵经礼佛声,面对住持神秀大师含笑的眼神儿,只有沉默。

神秀大师,人如其号,人近中年,却还是普陀山最圣洁、最清俊、最骚气的美和尚。

一身主持红色袈裟,一串沉重的菩提佛珠,让他看起来更为清雅俊秀、出尘脱俗,压根儿就没有世人眼里作为和尚的慈目善目、与世无争,乍一看上去,整个一游戏人间的花和尚,误入佛门的贵公子。

但是胤礽却看的明白,神秀和尚是一位真正的,堪为人师的得道高僧,一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的佛法指引者。“和”,**同居、三界一统,“尚”,品格高尚、至高无上。

胤礽不说话,这位眼睛比一般和尚明亮睿智;步履比一般和尚稳健;修禅学佛比一般和尚虔诚;为人比一般和尚灵活机变的神秀大师也不说话,两个人就这么静静站着,好像两颗挺直的青松,眼观鼻,鼻观心,心无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