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臂可以再加长一点,转速也可以再快一点。”方浩文一边看着,一边指出不足。
“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莫晓萱倒是很满意,但既然方浩文要精益求精,自己干脆也把后世的经验告诉他,“要是可以的话,转速做成可调的,快慢档,或者12345更多档。”
“这个,我回头跟我表哥研究研究。”方浩文点头。
“多少钱?我先把这台设备钱付了,才好意思让你们研究提升版。”莫晓萱笑着问,一边掏出钱来。
“不用那么多,这也不复杂,不会超过一台电扇的钱。”方浩文说。
莫晓萱塞了两百块给方浩文:“先拿去,多退少补,你不要跟我客气,因为麻烦了你表哥,不是麻烦你一个人。”
“这东西值这么多钱?我们又要多少天才能把这钱赚回来啊?”婶婶走过来,心痛地说。
莫晓萱知道她心里准会说自己又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莫晓萱说了一句,就继续去干活了,也不管婶婶听没听懂。
“我问你,萱萱,你是不是把送菜的业务给你大姑妈了?以前不是说,你们要是不做的话,给你叔叔的吗?你叔叔在家也没事,他一个大老爷们,也不想来整天窝在这小店里,送菜这活,最适合他了。我天天在这里帮你,你怎么有好处第一个不想到我们呢?”婶婶追过来问。
“婶婶,叔叔在家种菜吗?姑姑不是帮我们送菜,而是她自己要种菜才有送。我们家没时间种菜了,姑姑有的是时间,所以才给她。”莫晓萱知道叔叔那个人,与大姑家那个表哥差不多,他宁可在家无所事事,也不会亲自种菜的,不种菜,哪来的菜送?
婶婶不吭声了。
莫晓萱也随她去,确实没法做到面面俱到,你真要计较也没办法。
自己有了这个自动和面机,节省了好多体力了,他们真要都来干扰的话,自己这个店干脆也关了好了,我就轻轻松松和面,配料,做半成品,送到贺博远那个店里,尽管少了收入,但自己的学费还是能挣到的,省得现在个个看着眼红,不要开个店,弄个众叛亲离。
“怎么了?我看你很不开心,是不是这个和面机没起到你期待的效果?”方浩文看出来了,走过来问。
莫晓萱抬头冲他抱歉地笑了笑:“哪有啊,我只是觉得太过意不去了,本来说好这店是我们两人的,我也就随意地用你,现在只属于我家的,你还是这么不遗余力,我真的不知怎么报答你。”
“说什么呢?这么见外。其实我很感谢你的,这段时间,受了你的影响,我思维开阔了许多。你真是为我打开了一个世界啊,以前只知道在田里干死活,现在才知道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方浩文盯着莫晓萱,“你也就跟着你姐去了大上海几次,怎么就这么聪明呢?不对,那村里那么多人在上海做裁缝,搞装潢,他们怎么没有你这样的想法?”
方浩文摇摇头,想不明白:“我真的发现你跟以前一点都不同了。以前你与伍宇晨在一起,对他唯命是从,一点没有自己的主见。现在自从与伍宇晨生分后,你真像个女强人。是不是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刺激了你,才让你有这么大的改变?”
可不就是?莫晓萱想起前世伍宇晨为算计自己,连带着让弟弟也送了命,又把自己扔下海,现在心里依然不能平静。
但她只是淡淡一笑:“没有。”
第27章 方家倒你的大霉了
那件事怎么说得清呢?真要说出来,自己还不被当怪物看了?
“晓萱,还有不足二十天我们就要开学了,我看你劲头很足的,你真的打算一开学就放手吗?”方浩文问。
莫晓萱笑了笑:“当然,这是肯定的,你不要忘了我们的初衷,我之所以想尽办法赚钱,就是为了攒下足够的学费。”
方浩文看着莫晓萱列的点心单,除了这一阵做的的烧饼油条葱油饼蟹壳黄等,又增加了许多新面孔,什么蛋黄酥,榴莲酥,蝴蝶酥之类的,满满的几张纸,好多都是闻所未闻。
“这都是什么东西?”方浩文不知莫晓萱脑子里怎么凭空多出来这些东西。
以前寒暑假有空,她会去上海她姐姐那里帮着做做辅助工,就那么短的一段时间,她就学会了这么多技能,那她悟性也太好了!
“这是我要在开学前弄出来成熟配方和工艺的点心。”莫晓萱说着把那几张纸拿过去,拿起笔,把一些划了,“来不及了,有的原材料暂时也难找,而且有的工艺繁琐,做出来太耗时耗力,成本太高,反而没市场。”
像这些蝴蝶酥之类的,需要用到黄油,而现在这个八十年代的农村小镇上,大家压根连黄油是什么东西都没听说过。
慢慢来吧,点心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现在也不要一下子都推出来,那些后来才出现的高档点心,每隔一段时间推出来一个反而倒好,这样能够保证一直有推陈出新的东西,才更能保持神秘感和吸引力。
这么一想,莫晓萱感到轻松多了,现在主打还是常规点心,这些制作方法经过这几天的试验和改进,质量基本也稳定了。
现在自己只要再开发几个新品种备着,然后就可以安心去上学了。
只是莫晓萱前世充其量只是个美食爱好者,虽说是个美食博主,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当时的许多配方现在都记不大清楚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时候,还可以“望闻问切”,凭着感觉和经验来,但是一旦自己放手了,就必须有完善的配方。
中式点心还好,就是有些西式点心,不同的配方做出来口感和外形就是不同。
好在现在有自动和面机了,可以有富余时间来研制配方。
于是莫晓萱一边回忆,一边记下来,把那些模糊的工艺交给方浩文,由方浩文不断地做试验摸索。
莫晓萱也不给他压力,就说是自己突发奇想,想要在传统点心上有个提升,能做出来是肯定好,不能做出来也没关系。
然后莫晓萱自己又制定了个方案,为了更有吸引力,周一至周日每天上柜的点心都不同,搞饥饿营销。
而且这样一来店里工作人员也不太辛苦。
不过尽管如此,莫晓萱也不打马虎眼,每天尽管决定只推出两种点心,事实上内容还是很丰富的,比如说要是今天卖包子,那么就不只是简单地推出菜包,肉包,豆沙包,三鲜包之类的,还会有小笼汤包,生煎包,叉烧包,莲蓉包,奶黄流沙包等等之类的。
写好方案后,莫晓萱很兴奋,立刻拿给方浩文看。
“你这鬼点子都是从哪里来的?”方浩文看着她,好像第一次认识她似的。
莫晓萱嘿嘿地笑着,就算回答。
这边莫晓萱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镇上小店和县城的买过来的老字号每天的供货品种都是同步的,方浩文的悟性也很好,经过他的不断摸索,做出来的点心甚至比前世的口味更好,莫晓萱真是开心异常。
现在谁说每天的品种变少了,但是因为同样的点心里面,有更多不同的口味,顾客不但没变少,反而更加供不应酬。
这样的饥饿营销事实证明很成功,因为一星期才会重复一次,所以不少人争着趸。
人是社会性的,一传十,十传百,现在镇上工厂的工人,一来买就是一大包,恨不得全部带走的样子,然后带到单位,休息的时候大家分着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