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加入书签

谢十一看着顾岚,就像看到了以前无脑崇拜大哥的自己,无语凝噎。

他又叹了口气,给了世子一个“你还是太年轻”的眼神,耷拉着脑袋走了。

顾岚被他那个眼神噎了一下,也不再劝他,随他胡思乱想去。

此时,澜沧国的前营账中,又来了一队倭人,他们是打着浪人旗号的海盗商队,因为主船船身全黑,专门劫掠大楚东南沿海,被百姓惧称为“鬼船”,与澜沧国多有交易往来,黔西那块鸦烟,背后的经销就是他们。

其中有一人戴着金色面具,听说是新进船队的,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杂役,没想到是个经商高手,上个月在莫腊国将一块楚绸卖出了天价,在船队中地位直线上升,听说因为脸上有疤,从那以后他就用金面具遮面,自称“金鬼先生”。

这一次,他们是来鼓动澜沧国出兵的。

不知金鬼先生对大楚有何深仇大恨,他进言商队首领,说是此事不宜息声宁人,最好能挑得澜沧国与大楚大动干戈,将大楚原本就已经不强大的兵力、粮草拖在黔西,有助于他们在东南沿海更好地劫掠,于是商队首领便带了他来见澜沧国的将领。

万万没想到,金鬼先生竟是出了一个屠城的阴毒主意。

满账皆惊。

“哈哈哈哈哈哈”,商队首领大笑起来,端起桌上的烈酒,“金鬼先生果真不是池中物,身为大楚人却对大楚毫不容情,在下也是十分的佩服,我们有了金鬼先生,就是大楚人说的如虎添翼,请,满饮此杯!”

那金鬼先生目光依旧像死人般沉寂,笑道:“我早已不是大楚人了。”

“是的,金鬼先生是我们自己人”,商队首领立刻改口。

金鬼先生半抬起面具,露出半张脸,慢慢喝下了那杯酒,随着他仰头的动作,众人都看见了他左脸颊上狰狞的疤痕,和面上的刺青——这定然是一个犯了罪被大楚流放的罪人!难怪对大楚深恨至此!

商队首领注意到了这点,用倭语对手下人吩咐道:“吩咐下去,立刻替金鬼先生准备一副更贴合、方便动嘴的面具。”

“嗨”,手下立刻应声。

上船时还不懂倭语的金鬼先生竟是听明白了,还用倭语道了句谢。

“金鬼先生大才”,商队首领的夸赞像是不要钱一般涌出。

无论如何,这位金鬼先生的商业才能和对大楚东南的了解,是他们非常需要的。

谢九渊到黔西的第九日,澜沧国闪电般包围了新城,丝毫不顾念新城处于边境,是澜沧国人与大楚混居之地,围城屠戮,流血漂橹,骇人听闻。

他们将城中人的头颅尽数堆在边境,要求大楚开放黔西,与澜沧国共同种植米壳,否则,新城就是黔西的榜样。

消息传至黔西,谢九渊派人焚毁米壳田,斩了没来得及跑走的所有倭|人,宣布开战。

消息传至京城,启元帝大怒,即刻下了圣旨,将涉嫌动乱黔西的倭|人使团捉拿下狱,驱赶境内倭|人、澜沧人,宣布与倭国、澜沧国断绝来往,即刻举全国之力开战,一日不为新城百姓血恨,一日不休!

谢九渊受封平澜将军,在满朝文武不看好的冷眼中,率京卫开战,不到一月,三战三胜,以几千兵马将澜沧国两万军队打退至边境线,因不收俘虏,来敌尽斩,凶名随着军功遍传朝堂,叫人心惊胆战。

这日,与谢九渊第三战捷报一同传来的,是一封未署名的密信。

“这是什么?”启元帝沉下了脸。

宿卫跪地请罪:“臣等无能,这封密信不知如何混入了宫中,臣等正严加彻查,定查明此事。”

深感威胁的启元帝怒气不减,三宝拆了信,确认无毒无机关,才交给启元帝,这封信只一行簪花小楷。

【金鬼先生乃是江南科举案被流放的魏财——无常】

金鬼先生是谁?

被流放的魏财去了哪里?

无常又是谁?

这封信到底从何而来?

启元帝一掀笔墨,厉喝:“给朕查!查不出来,你们提头来见!”

收兵归营,谢九渊照例去看了被俘的士兵,他卸了盔,一身血气,虽然身材高大,肤色却是江南文人才有的白,连黔西的毒辣日头都没晒黑他,玉面上犹带斩杀敌人时飞溅的血痕,真是杀神一般。

他经过兵营,士兵们都忍不住和百姓一样心生畏惧,同时,内心又很安然。

畏惧的已经不是他异于常人的白发,而是他在战场上杀敌的狠厉,安然,自然是因为他焚毁米壳田宣战的果决,与三战三胜的战绩。

“说吧”,谢九渊站在高台上,面对俘虏的敌国兵士,“说些有用的,说不出来,说了假消息,就死。告慰我新城百姓在天之灵。”

屠城是谢九渊记忆中最惨痛的一幕,上辈子他被迫入了文党,没受谢家的排挤,因此没有机会与谢家撇清关系,被谢家拖了数次后腿。谢氏因为谢九渊与谢十一手足不睦,痛苦不已,不愿上京,留在清溪吃斋念佛。

而最终,青溪城因自己被屠,谢九渊一夜白头,不止是深|恨倭人,他更恨自己。

所以对于澜沧国屠了新城的行为,谢九渊亦是深恨不已,宁可背上“心狠手辣”的骂名,他也坚决不受降。

有人用澜沧话翻译了一遍,不多时就有人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

消息五花百门,有专人一一记录在案,谢九渊听到一条消息,叫了停,要他再说一遍。

“这场战役是倭|人挑唆的!他们是海上的海商,有一个人带着金色的面具!他们叫他、叫他金鬼先生。”

谢九渊瞬间狰狞了面目。

金鬼先生,四大海盗商之一,与祥子并称“二鬼”,传言中也是大楚人,同样是屠了青溪城的罪魁祸首。

那澜沧士兵见谢九渊在意,放下心来,看样子可以保住自己的命。

问话结束,谢九渊离开。

士兵们将说出消息和没说出消息的俘虏们分别分批带走,但其实他们走的方向,是同一个山谷,那里曾经种遍了害人的米壳田,焚毁后,谢九渊派人挖了深坑。

血债,总要血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