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印象(2 / 2)

加入书签

当年,周闰发为了引起翡翠台高层的注意,经常打扮一新守在人来人往的电梯口,装作等待电梯的样子,每见头面人物上下电梯,他就不失时机地问候一声。这位身高1.8米的英俊小伙子于是引起了翡翠台高层的注意,也给那些监制人员留下了好印象,于是就有人开始打听这个小伙子是何许人。

很快地,周闰发开始了跑龙套的演艺生活。

不过他很幸运,天生就是个演员坯子的他,从龙套演员到剧集主演,这个过程只用了两年。从艺员训练班毕业两年后,他一跃成为翡翠台的当红小生,香港的“长篇剧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娱乐圈里,只要能够给人留住印象,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呵呵,你这是在学发哥啊!”

被卢德双戳穿,余汶乐害羞的摸了摸鼻子,羞涩的笑道:“发哥是我一直学习的偶像!”很直接的承认下来,他就是在学周闰发,岂止何止是他,香江很多新人,都在学习发哥的出头模式,甚至你现在去翡翠台办公大楼,经常可以看到电梯门外,有一群光鲜亮丽的少男少女们守候在那里。

“行了,去工作吧,做事要有始有终,等你下工之后,咱们再好好聊聊!”

“是,卢生,我先去工作了!”

看着一脸兴奋激动着跑去搬家具的余汶乐,卢德双笑着摇了摇头,他确实很欣赏这个年轻人,如果之前不是考虑到余汶乐默默无名,说不得《国际班的春天》里的乐仔一角,就不可能给了吴言祖,要知道当初卢德双修改这个剧本的时候,乐仔这个角色,就是按照余汶乐写的。

现在遇到,也不算太迟,之所以会想要把余汶乐招揽过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没落都是有预兆和原因的,这个道理同样也适应在娱乐圈,都说没有永远都红的明星,再当红的明星也总有陨落无光的时候,而明星又是撑起娱乐圈的主要支柱。

一部香江电影,主演的不是“伟仔”、“华仔”、“辉仔”等,未来十几年来上映的30多部港产警匪片,也几乎是铁三角“轮流坐庄”。香江中生代演员断层现象严重,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影评人文隽曾说,“香江电影缺少接班人。”

在十几年后,香江男演员中,50后的基本都是半退休状态,要么是退居幕后,要么只是单纯的以客串为主,还能带来一定的票房,这里面以洪金保1952年(二次金像奖影帝),程龙1954年,周闰发1955年(三次金像奖影帝),任达哗1955年,梁佳辉1958年(四次金像奖影帝)为主。

而60后是整个男演员群体中人数最多的,他们仍然活跃在荧幕上,更是影片的实力担当,也是票房的主要来源,这里面以刘德哗1961年(三次金像奖影帝),黄秋升1961年(二次金像奖影帝),张雪友1961年,吴震宇1961年,周星池1962年,梁朝韦是1962年(四次金像奖影帝),李莲杰1963年,郑子丹1963年,刘清云1964年(二次金像奖影帝),郭富程是1965年,黎铭1966年,张佳辉1967年(二次金像奖影帝)为主。

70后的现状和60后差不多,由于更为年轻一些,所以拍摄的影片较60后也多一些,也是影片实力和票房的主要保障,这里面主要以谷天乐1970年,吴言祖1974年,陈亦迅1974年为代表。

而作为现在最应该担起真个香江影坛的80跟90后年轻演员,则出现了断档,除了谢廷锋1980年,程冠希1980年(虽然这位已经自毁前程了),余汶乐1981年这三位,大家现在能叫出名字的男演员基本是没有的,现在本该是他们演绎的黄金年龄,可是真正靠自己担任主演的电影还是不多,要么是几个人拼盘合演,要么就是大绿叶,就算是主演也多以小成本或文艺爱情片为主,机会还是不多这也是造成现在香江影坛没落的主要原因——没有机会和空间。(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